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答案C】题中A项,偷换概念,“内在稳定”应为“相对稳定”;B项,以偏概全,见第一段“书法的气质首先来源于法度”,第二段开头“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中国历代文人的心灵累积。”D项,曲解文意,“书法的气质影响了中国文人的气质”有误,原文是“中国文人的气质成就了书法的气质。 2.【答案C】题中C项,《兰亭序》等例,应为“书法很好地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精髓:……思维、情感与生活的统一”提供论据。 3.【答案A】题中A项,无中生有,“每一幅书法作品的气质都完全不同”在文中缺少依据。 4.【答案D】D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错误,文中的细节描写只能表现人物性格,并未推动情节发展。5.“手指一触”“上下翻飞,疾如闪电”等动作上的细节表现了苏七块的医术高明。“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这些神态上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刻画出苏七块恪守原则的特点。“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着左拉右推,下顶上压”一连串的动作细节,表现了苏七块内心焦急等待后急于救治的心情;正确紧急的正骨处理,是他高超医术的体现,突出了人物形象。(5分,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每点包括细节描写的体现和分析) 6.医术奇,不等病人觉得疼,断骨头就接上了,速度快,手法精,连洋人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外形奇,“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刻画了一个有个性、精神、干练的人物。看病规矩奇,凡来瞧病,不论远近亲疏,必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否则绝不搭理。为人处世奇,从苏七块在给张四治病这个事上可以看出他做人原则性极强,内心深处又不乏善良的一面。(6分,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4分,三点6分,每点内先概括再分析。) 7.【答案B】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此题注意“未下”的主语,“诏”“命”引领的对象。 8.【答案B】“河内”指黄河以北。 9.【答案C】原文表示没必要干涉,而非无权干涉。 10.(1)然而我管辖的县令能够斥责撤掉狡猾的属官,确实是值得赞扬的,又有什么该处理的呢?(5分,黠:狡猾,1分;诚:确实、的确、实在,1分;按:查验、调查、考察,1分;何按之有,宾语前置,1分;句意1分) (2)仰头向天祈祷说:“酒,是上天赐给的美好待遇;王审琦,是我的平民朋友。这正是帮我兴旺发达共同享受的时候,为什么对他那么吝啬不让他喝酒呢?(5分,祝:祈祷,1分;布衣:平民、百姓,1分;靳:吝啬,1分;句意2分) 11.【答案BD】B项,“流露出作者不被重用却不敢抱怨的矛盾心理和对仕途的关心”说法错误,不是“不敢抱怨”,而是没必要抱怨,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苍生未休,诗人不安。D项,“动静结合”说法错误。(5分,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5分) 12.抒发了诗人有济世之志,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三度为郎”“一从出守”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饱含生平未得意的感叹。体现了诗人不能得到“圣主”的重用,却能关心“苍生”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长不用”指长期未被重用,但诗人的关注点在于“苍生”,百姓未能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诗人不安。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悲叹。“便白头”“岁月如流水”“秋风今又起”三句悲叹时光流逝,也是悲叹自己年老体衰。表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寂寞。“心事向谁论”“蝉鸣空满耳”表现了诗人有满腹心事,却无处倾诉的凄凉。 【解析】从诗歌的题目看,“客舍”有游宦在外的漂泊之感,“悲秋”直接表明了对秋天的伤感之情;从诗歌的内容看,诗人还写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时光流逝、不被重用的惆怅。能抓住其中三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6分,一点2分,三点6分,每点之内先概括再分析) 13.(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14.【答案C】第一处: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第二处: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根据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第三处: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官又快又高。根据语境,用“扶摇直上”更恰当。第四处: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故选C。 15.【答案D】题干要求选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文中划线句子“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修改的关键是把句子的逻辑关系理顺。A、B两项,“身处逆境”包括了“仕途不顺”及“怀才不遇”的情形。不能并提。C项,“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的说法绝对。且“仕途不顺”与“怀才不遇”有交叉,不合逻辑。D项的修改最恰当。故选D。 16.【答案B】题干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仔细阅读文中括号上下文内容与四个选项,根据括号所在的上文已经交代“夏天来了”这里就不要再说“夏日”,上文说了“风雨雷电”,这里说“天气晴朗。”先说阳光照射,后说仿佛彩霞,这样更符合逻辑,故选B。 17.【答案B】A项,“脑髓 (suí)”应读“su”,意思是“脑里的骨髓;脑浆”。C项,“拾人牙惠”应为“拾人牙慧”,意思是“牙慧即牙后慧,意即蹈袭别人的言论。比喻抄袭或套用别人说过的话”。D项,“凝噎”中的“噎”应读作“y”。故选B。 18.【答案A】宾语前置句,“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译为:这样做却没有称王的,还从来没有过这种情况呢;定语后置句,“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被动句,“见”表被动,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白白地被欺骗;状语后置句,“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为后置状语,译为: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形加以装饰;宾语前置句,“何以”为宾语前置,“汝”作“见”的前置宾语,译为:凭什么还要见你呢;被动句,“为……所”表被动,译为:都被陛下栽培;状语后置句,“于廷”为后置状语,译为:恭敬地在朝堂之上把书信给了我;判断句,“也”表判断,译为:道理存在的地方,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被动句,“于”表被动,译为:这不是曹操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为: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故选A。 19.【答案D】题中D项,“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说法错误,对联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故选D。 20.“教书”改为“从教”;“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 21.【答案】(1)感叹社会礼崩乐坏秩序混乱,孔子的梦想是克己复礼、大同世界, 期盼礼乐盛行、社会和谐;(2)反抗科举制度及封建礼教,宝玉的梦想是爱情自由、男女平等,追求个性解放的不羁生活。【解析】句子仿写时一定要与例句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一致,还要注意内容上的关联。本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句式,仿写的句子句式要与例句一样。二是注意题干中提供的语境,不能脱离“梦想”这一主题。注意前后句之间要构成排比。同时内容要符合人物的生平和特点,如孔子的克己复礼、大同世界;宝玉反对封建礼教制度。追求男女、爱情自由。 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本题材料讲述了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人们答案各部相同,每个人都选择抢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幅画,最后著名作家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使“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为什么抢离出口最近那副画是最佳答案,因为抢离出口最近那副画最可能成功,成功之后还有可能再抢救下一幅画。也就是说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可能实现的那个。再说能收进罗浮宫的每一幅画都是有价值的,“离出口最近的那副画”,既有价值,救它又最可能实现,自然是最佳目标。有价值而最可能实现的目标远胜于最有价值却不能实现的目标。所以作文时,可以从肯定贝尔纳家答案角度进行立意:不要好高骛远;理性确立奋斗目标;目标要切合实际;“价值”与“实现”最佳组合;最可能实现的目标是最佳目标;成功与目标;等等。也可以从否定贝尔纳答案角度立意,如:追求最有价值的目标虽败犹荣;不以成败论英雄;成功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奋斗过程;人生不能没有追求;等等。 参考译文: 王审琦,字仲宝,他的祖先是辽西人,后来搬家到了洛阳。后汉乾佑初年,隶属周祖帐下,性格单纯谨慎,周祖十分亲近信任他。跟从周祖平定李守贞,因为功劳被任命为厅直左番副将。广顺年间,历次担任东西两班的行首、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等职务,跟从周世宗征讨刘崇,奋力作战立了大功,调动官职做了东西班都虞候,改任铁骑都虞候,调任本部军队右第二军都校。世宗召集禁军的各位校官在园苑中聚宴射箭,王审琦连续射中靶子,世宗称赞他,大加赏赐。 周世宗亲自征伐淮南,舒州城墙坚固未能攻下,下诏让郭令图担任刺史,命令王审琦从中路带领骑兵进攻舒州城,一晚上就攻下舒州城,捉住了舒州刺史。郭令图已经进入城中,王审琦等人于是去救援黄州,几天后,令图被舒州人驱赶。王审琦选拔轻装骑兵嘴里含着木棍在夜里出发,中间住了两夜,就到达舒州城,打败了舒州人,令图能够回到原来的官衙。周世宗赞赏他,授予他都指挥使的官职。周世宗围困濠州,王审琦率领几千名敢死战士攻下了水砦,夺取了月城,濠州于是投降。等到进攻楚州,做了南面巡检。城池将要陷落的时候,王审琦预料淮人定会逃跑,于是设置埋伏等待他们。不久,城中的士兵果然凿开南门而溃逃,埋伏的士兵攻击他们,斩杀了几千人,俘虏了五千多人,到皇帝临时驻扎的地方献功,世宗赏赐他名马、玉带河几百匹锦色绸缎。 建隆二年,出京做了忠正军节度使。在任上镇守八年,施政宽厚简单。所管理的属县中有个县令因为一个官吏犯法就停了那个小官吏的职务,幕僚上告县令没有首先请求上级(就擅自做主),请求处理他。王审琦说:“五代以来,诸侯强横,县令官员不能够行使自己的职权。现在天下太平,我驻守边疆重镇,然而我管辖的县令能够斥责撤掉狡猾的属官,确实是值得赞扬的,有什么该处理的呢?”听到这话的人都很佩服。王审琦沉稳宽厚有谋略,尤其擅长骑马射箭。镇守寿春,每年收取租税,按照收入的多少来支出,从来没有过分的要求。一向不能饮酒,曾经陪皇帝饮酒,太祖喝酒到兴头上,仰头向天祈祷说:“酒,是上天赐给的美好待遇;王审琦,是我的平民(百姓)朋友。这正是帮我兴旺发达共同享受的时候,为什么对他那么吝啬不让他喝酒呢?”祈祷完毕,回头对王审琦说:“上天一定会赐给你酒量,试着喝一杯,不要害怕。”审琦接受皇帝命令,喝了十杯也不难受。开宝二年,跟着太祖征伐太原,做御营四面都巡检。三年,太祖曾召王审琦在皇宫花苑里喝酒射箭,王审琦连续射中靶子,太祖赏赐他御马、黄金做的马鞍。七年,王审琦死去,年龄才五十岁。开始,王审琦得了急病,不能说话,太祖亲自来看他,等到他死了,又到他家里去,哭得很悲伤。死后,赐给他中书令的官职,追封他做琅琊郡王,待遇增加一等。埋葬他那一天,又因为他停止上朝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