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吉林省榆树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7-16 23:12
高一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C [A项“一辈子都读不完”太绝对,原文中有“大有一种”修饰限制;另外,将中国历史时空的复杂性简单归因于读不完二十四史也过于简单。B项应是“前后一百多年”。D项把孔子、司马迁、司马光三者并列错。]
2.D [A项“相同的”错。B项“固有的迷宫”错,这个迷宫是人为造成的,文章倒数第二段最后一句有相关表达。C项结论过于简单绝对。]
3.B [原文中没有“谨严细微”一说。]
4.解析:A
B项,说母女反目成仇以及作者写得生动有趣不符合事实;C项,用“幸会”表明自己和妈妈今生得以为母女感到无比庆幸和荣幸,大词小用而显奇效,与幽默无关;D项,本文组材以时间为序,情感随事件跌宕。
5.解析:文章的第②—④段是写母亲对女儿生活方面的教育,既有生活方面的影响,也有人身安全方面的教育。第⑤⑥两段主要针对“我”的青春期在心理方面的教育,站在孩子角度,平等的交流。第⑨段主要写“我”得病时母亲的表现。以上几方面,可以在划分层次的基础上概括总结。
答案:(1)生活上,对女儿无微不至地细心关怀;(2分)(2)心理上,设身处地、润物无声地教化;(2分)(3)女儿得病时奋不顾身地照顾。(2分)(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6.解析:文章最后引用的是妈妈在海边对“我”说的有关“走路”的感悟的话,重点是“人生如行路”,其实质是“一往无前、专心致志”,“一脚一脚地走”。需要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答案:人生恰如行路(1分),目标确定后,贵在一往无前,专心致志;(2分)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脚踏实地,不疾不徐地走完人生之路。(2分)这样的人生就是对人对己有益的人生。(答出“人生如行路”给1分;答出“一往无前、专心致志”给2分;答出“一脚一脚地走”给2分。意思对即可。)
7.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因果关系不当。
8.DE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安全隐患已得到控制”理解错误,原文强调的是网络信息安全现状的严重性;B项,说法太绝对化;C项,应该是“基本覆盖了全国县以上城市和大部分乡镇”。
9.①观念上,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及人才观,引进网络安全方面的人才,加强队伍建设。②技术上,加强技术防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对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梳理,落实实名制工作,以确保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安全。③机制体系上,加强网信机制建设,做好各项网络信息安全基础工作,加强体系防范,健全内部安全体系建设。(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本中心内容的能力。关于网络信息安全,在三则材料中均有涉及,但是侧重点不同。材料一,重点在于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的同时,还需要网络安全人才,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网络机制建设。材料二,加强体系防范,健全内部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技术防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加强数据安全应急处置,保证企业内部平台安全。材料三,将对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梳理,落实实名制工作,以确保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安全,需要大规模地引进人才。
10.解析:选A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11.解析:选A “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12.解析:选B “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是文帝曾经做的梦,并不是事实。
13.参考答案:(1)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得分点:“稍”“决”“平”各1分,句意2分)
(2)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得分点:“益”“论”“任”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门第低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文帝出京镇守吴兴,子高当时十六岁,在小时候他就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他在淮渚想要搭军队作战的车子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同意了。子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更名为子高。(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文帝十分宠爱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得以继续攀登。
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人率先投降,文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变发生在昏暗的黄昏,军队非常混乱,周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子高在昏暗中复命应答,又赶去慰劳众军。文帝稍稍集合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之引入文育军营中。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的部将申缙又来投降,张彪便逃跑到松山,浙东平定。文帝于是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高也轻视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
文帝即位,任命他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子高)为文招县子,封邑三百户。王琳到栅口时,子高在台内值班。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天嘉二年,升为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等到征讨留异时,子高随侯安都驻扎在桃支岭岩下。当时子高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另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头上的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子高)任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人从临川征讨晋安,子高从安泉岭出发与他们在建安会师,在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之乱被平定后,凭借功绩升任通直散骑常侍,晋爵为伯,增加的邑户连同之前的封邑共四百户。六年,被征为右卫将军,回到京师,镇守领军府。文帝病重,(子高)入内侍奉医药。废帝即位,子高晋升为散骑常侍,仍任右卫将军,移营驻扎在新安寺。
14.【解析】 C项,“浓墨重彩”有误,这里是运用白描手法;E项,“反衬”不正确,应为对比。
【答案】 CE
15.【解析】 抓住这首词的关键词进行分析,“云湿纱窗,雨湿纱窗”写词人无月可赏;“路也难通,信也难遇”写词人壮志难酬的郁愤;“杯且从容,歌且从容”写词人借酒浇愁排遣郁愤的洒脱。
【答案】 ①无月可赏的落寞。往昔花好月圆,今宵赏月不得、丹桂不见,唯有“烛花红”。②欲诉无门的郁愤。欲问“化工”,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明咏中秋无月,实叹世路艰难、壮志难酬。③自我宽慰的洒脱。现实无奈,只能暂凭杯酒、歌舞排遣落寞和郁愤。(每点2分)
16.(1)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7.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首先明确各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中句子的语境分析即可。①“美芹之献”泛指救国之良策,常用于自谦,这里形容“许多有识之士提出的有关冬奥会的建议”不合语境。②安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正确。③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只看了字面意义,错误。④“过江之鲫” 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后用以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但多含有盲目跟风之意。含贬义,此处用来形容“姚明致力于公益事业”是褒贬失当。⑤鼎:古代烹调用的器物。脔:切成小块的肉。尝尝鼎里的一块肉。常比喻由部分可推知全体,以小见大。⑥“提纲挈领” 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此处用来形容“一本书的前言”符合语境。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要辨析感情,明确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褒义,还是贬义。第三,要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1)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2)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3)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4)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5)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 C
【解析】A 逻辑混乱,语义重复,“禁止”与“不得”重复;B 成分残缺,存在……的情况;D 搭配不当,“维护”搭配“合法权益”可以,但是不可以搭配“合理要求”,可改为“满足合理要求”。
19.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A“已将您生命焚尽“不得体,“生命焚尽”是指生命的结束,应该为“青春焚尽”;B项,“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不得体,学生会不能对学校领导“责成”;D项,引用诗句对象是雪。
20.【解析】 作答本题,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①处与它前面的短语构成一个完整句,领起全段。从下文看,文段阐述的是连环画与文学的关系,故应填“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等相关内容。②处与前面的“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构成并列关系,说明插图的作用。而从后文看,主要强调人民大众熟悉这种绘画形式,所以该处可填“又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等相关内容。③处是连环画普及的原因,根据上文,可填“由于连环画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等相关内容。
【答案】 ①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②又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 ③由于连环画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每点2分)
21.【答案】时间感  速滑运动员  训练  肌肉运动感觉(满分5分。答对一词给1分,答对两词给3分,答对三词给4分,答对四词给5分。)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提取关键词,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是压缩信息类的题型,考查我们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首先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是“时间感”,第一句话介绍了“时间感”,第二句话重要信息是“肌肉运动感觉”在“时间感”的复杂心理结构中的作用,第三句重要信息是“时间感”可以“训练”,据此可提炼出答案。
22.【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涉及两类事物,一类是紫藤萝和牵牛花,另一类是枯树和篱笆,它们各自借助对方而成就了一道道风景。审题时要注意材料中双方的依存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材料的倾向性。由此可以展开联想,在人类社会中也有这样的最佳搭档,比如配合默契、互补的相声演员,比如各类流行音乐组合,比如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合作等。当然,也可以展开反向联想,因为没有合作互助意识,不善于借助外物而影响发展的人和事也是比较多的。据此,可以有如下立意:①助人亦助己,②合作共赢,③借助外物成就自我,④取长补短。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