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北省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7-04 22:55

河北省保定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龙山时代的中原文化,包括豫中西的王湾三期文化、豫北冀南的后岗二期文化、晋西南的陶寺文化和陶寺晚期文化,以及关中的客省庄二期文化等。而龙山时代的北方文化只有一个,即老虎山文化。其实这些文化都属于广义的中原龙山文化范畴。
龙山时代的中原文化,是在仰韶文化基础上,受到海岱龙山文化的影响发展而来。中原和北方诸龙山时代文化,均可以公元前2200年左右为界划分为前后两大期,前后期的变化以临汾盆地最剧:龙山后期,原本无鬲的临汾盆地出现大量陶鬲,陶寺文化也就因此而变为陶寺晚期文化,这与老虎山文化的强力南下有关,说明北方和晋西南之间发生了冲突战争。
老虎山文化的南下不止到达晋西南,类似的陶鬲、细石器镞和卜骨还进一步渗透进后岗二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等当中,理当给这些地区带来一定压力。稍后王湾三期文化向豫南和江汉地区的剧烈扩张影响,或可视为是来自北方压力的余波。
北方地区自龙山时代的老虎山文化以来,石城猛增,战争频繁,父系家族突显,显示和东方地区一样开始了社会变革,但并没有显著的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工现象,墓葬多无随葬品,绝大多数石城不过是御敌之普通石围聚落,这种长期廷续的社会发展和文明化方式,可以概括为“北方模式”,与“中原模式”相对。
中原地区的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开端于更早的庙底沟时代,而于铜石并用时代明显加快了步伐。中原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专门武器除铖外还增加了矛、石镞等,精整、量大、形态多样,反映战争专门化程度、惨烈程度空前提升。
北方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亚文化,在公元前5千纪至公元前3千纪的漫长时间里,基本都处于从属地位,主要在中原的带动和影响之下发展。但公元前约2200年以后,北方文化迅速强大并对中原产生强烈影响,其深层原因当在自然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当中寻找。
北方较中原冬季更为干冷,发展农业的条件有限,狩猎采集和畜牧业程度明显高于中原;北方对气候变化敏感,气候变化对动植物资源及其经济形态的影响程度也远甚于中原。这就决定了北方地区不容易出现贫富分化、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的显著差异,而且锤炼了北方人相对习于流动、坚韧不拔、勇敢强悍的集体性格。而中原处于早期中国的核心位置,年均温度、降水量和对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都大致适中,使得中原“发展到成熟的文明社会——晚期夏王朝阶段”。
北方地区地处边缘,积淀有限,最终也只是将其文化要素融入中原,并未能长期引领中国文化的发展。而中原地区居“天下之中”,只有这里才具备兴盛时影响全局、低谷时博采众长的特殊条件。这是中原地区在早期中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中心地位的缘由。
(摘编自韩建业《龙山时代的中原和北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原文化分布比同属于广义的龙山文化的北方文化分布复杂,因前者诞生的时间比后者早。
B.老虎山文化向中原文化地区广泛渗透,给中原地区带来压力,其后,北方王湾三期文化又向豫南等地扩张。
C.公元前约2200年之前北方文化从属于中原文化,公元前约2200年之后中原文化从属于北方文化。
D.老虎山文化的一些现象表明北方社会发生了变革,但并没有显著的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工现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几个方面对龙山时代中原和北方地区的文明进行阐述,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历史背景。
B.文章主要从北方文化对中原文化的渗透的角度,阐述了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的融合。
C.文章对“中原模式”和“北方模式”这两种文明模式进行比较,论证了“中原模式”优于“北方模式”的观点。
D.文章从北方文化和中原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其演变过程探讨不同文化发展的深层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山文化后期,临汾地区出现原本没有的陶鬲,这与北方老虎山文化南下渗透有密切关系。
B.龙山时期中原地区的武器精整、量大、形态多样,这表明,战争的专业化和惨烈程度很高。
C.贫富分化、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没有显著差异的地区,其气候对经济形态的影响较大。
D.中原地区在早期中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原因是中原具有有利的地理环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风中的马灯
王军先
①记忆中的秋天,总是和马灯有关。
②每年,父亲都要亲手制作几盏比较粗陋的马灯。父亲先选好一个用薄薄的木片锯成的圆形灯座,在灯座的四周用刀子刻出一圈槽子,直径大小要跟选用的罩子相吻合。做罩子的材料是父亲从村里药房要来的盐水瓶,然后用缝衣服的线在盐水瓶靠近底部的地方缠上几圈,在线圈上浇上煤油,用火点着燃烧一段时间,再将瓶子的底部放进凉水里,瓶底子就会“砰”的一声脱落下来,切口像锯子锯的一般整齐。最难把握的就是线圈在瓶子底部燃烧的时间,时间短了,瓶子的底部截不下来,时间长了,瓶子放到水里就会无规则地炸裂。记忆中,父亲很少有失手的时候,每次都能截下断面整齐的罩子。灯罩做好以后,将空的墨水瓶用钉子固定在底座的中间,用棉绳穿在铜钱的孔里就是灯芯了。将油灯里倒满煤油,用盐水瓶做的罩子罩上。然后在底座的边上钻上三个细孔,用三根铁丝穿起来,将铁丝的顶部拧到一起,一盏虽不漂亮,但却经济实用的马灯就做成了。
③农村仿佛有做不完的活计,一进入秋天,父亲就格外的忙碌,经常在家里将山芋切成一片片的山芋干,再用车子推到野地里撤开、晾晒。白天,村子里、田野上刚种上小麦的茬地里,到处都是白花花的山芋干,在阳光下,白得晃眼。经过三天左右的晾晒,山芋干就干得咯嘣脆了。
④白天,父亲要在队里干活,晚上,就和母亲带着我们兄妹几个来到田野上捡山芋干。这时,已经完全黑下来的田野上,一盏盏马灯就亮了起来,像天上的星星,被风一吹,或明或暗。我们一字排开,将马灯放在前面用手可以够到的地方。当面前的山芋干捡完的时候,再将马灯向前移动一下。或者将马灯挂在带来的铁叉上,捡完灯光附近的山芋干,再向远处捡的时候,灯光便模糊起来,只能看到山芋干白晃晃的影子。有时候根本看不见山芋干,全凭感觉,就用双手在面前的茬地上摸索。深秋的风吹过,我感觉一阵阵凉意袭过全身。唧唧的虫鸣,点点的萤火,还有远处一盏盏晃动的马灯,组成秋天的又一道风景。
⑤收获的季节,晴天还可以,要是遇上阴雨天,那可就麻烦了。傍晚,看见乌云密布,天上透不出一点星光,我们连饭也顾不上吃,赶紧到地里捡山芋干,到了地里,漆黑沉闷的天幕下,一盏盏马灯又开始晃动起来,就像天上的一颗颗星星,一闪一闪。有时候,正在地里捡山竽干的时候,雨点就噼噼啪啪地下了起来,父亲一边抱怨老天爷不帮忙,一边嘱咐我们快点捡。雨水下成一片的时候,我们开始回家。父亲推着车子,我在前面拉着,一路上车子不知倒了多少次,我和父亲也不知摔了多少跤。山芋干捡到家里也逃避不了发霉变质的厄运。家里房子窄小,没有太多的地方将潮湿的山竽干晾起来,只两三天的工夫,山芋干就开始发霉了,在阴雨天里散发出酒糟的味道。霉变的山芋干,只好低价卖给附近的酒厂酿酒,或者用来喂猪。每到阴雨天,我总是看见父亲蹲在山芋干的边上,用手不停地翻捡着,嘴里的旱烟袋冒出一道道烟雾,脸上布满了愁云。
⑥当乡村的夜晚不再需要马灯送来光明的时候,父亲也渐渐地老了。他脸上那一天天增多的皱纹,那在风中飘动的白发,还有在李节深处不停地蹒珊的身影,一回回让我泪湿双眼。父亲已经定格在那一个个用秋风、秋叶、秋虫,还有马灯装点起来的深秋季节了,那疲倦的面容,那呆滞的目光,在秋声、秋色中,让我无限忧伤。
⑦那一盏马灯,那一团不停地晃动着的光亮,闪烁在秋天的田野上,闪烁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闪烁在砭骨的秋风里,像父亲绵密的叮咛和一声声沉重的叹息……
⑧那盏风中的马灯,是父亲期望的目光,照耀我生命旅程的最明亮的灯盏。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着墨不多,言简意赅,在结构和文意上统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B.文章第②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了父亲制作马灯的过程,很有时代气息,同时也展现了父亲特殊的手艺。
C.马灯和父亲关系密切,当乡村的夜晚不再需要马灯送来光明的时候,作者的父亲也渐渐地老了,令作者感慨万分。
D.文章题为“风中的马灯”,全文多处提到“风”,照应了标题,而风中的马灯又有特殊韵味,蕴含着作者的深情。
5.文中“马灯”承载了作者生命中哪些刻骨铭心的回忆?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6.本文在行文结构、材料选择上有着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编者按】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有没有让你的幸福指数更高?在城市打拼、逐梦的你,觉得生活还有哪些不便之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人”。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新型城镇化,如何更舒心?”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停车难,不仅仅出现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在许多中小城市,“今晚车停哪儿”也成了困扰有车族的麻烦事。
很多城市发布的车位数据仅涵盖了已经备案的停车位,并未纳入单位内部车位等大量非经营性车位。2016年,北京市开展了停车普查,结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峻:截至2016年底,全市城镇地区最终核定车位总数为382万个,按照夜间22:00后的实际停车情况,停车总数为384万辆,供需总量大致相当。
过去,北京空军总医院门诊大楼前的地面车位一度只有30个,如今,这里“长”出了两座约7层楼高的停车楼。垂直循环式的机械车库并不多占空间,却能多提供96个车位。杭州某老旧小区辟出宝贵的空间,建了一个地下5层的圆筒形机械式停车设施。今后,地上、地下停车库和机械式停车库等集约化的停车设施,有望成为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的利器。
一边空空荡荡,另一边满满当当……车流如潮汐般往复,让公共场所与居住地之间的停车位常出现明显的“冷热不均”。到了夜间,北京147万个公共建筑车位中仅停下58万辆车,约六成可供使用。
打破冷热不均,要靠信息化。停简单、丁丁停车……近年来,全国已有超过200家企业研发了各种智慧停车APP,“停车电子地图”将停车场分布、空闲车位数等信息“一网打尽”,让车主得以“有的放矢”地停车;一些城市也行动起来,比如广州就拟搭建统一的停车引导平台。
(摘编自刘志强《今晚,我的车停哪儿》)
材料二:
我国汽车保有量飞速增长,导致许多城市的停车位日益紧缺。目前中国的“共享经济”越来越火,“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之后,现在已有不少企业瞄准了“共享停车位”这一新的共享方式。“共享停车位”基于地理位置,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就近共享停车。车位主人可以分享自己的空闲时段车位到APP管理软件上进行分时出租,这个过程不但可以让车位主人增加收入,还可以方便附近的其他车主停车。
(摘编自《家用汽车》)
材料三:

(摘编自《成都商报》)
材料四:
浙江云行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SPS国际运营中心)组建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研发出人工智能100%识别系统,这个智能系统能识别出420余种车辆附属品,并进行深入学习和判断,不断积累用户画像数据、停车行为数据,从而打通汽车后市场万亿级产业链,对汽车的上下游生产服务产生影响。SPS对车辆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运用,也将在协助社会安全管理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SPS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通过对车牌信息的识别和车内人脸抓拍的识别,能够进行深入的判断,将储存的这一信息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判断,从而能识别出车内驾驶人员是否疲劳驾驶,而且协助公安系统识别出犯罪嫌疑人,从而提升城市公共安全。
(摘编自东北新闻网)
7.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物联网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可以让车主在入口凭借办理的电子车证快速通行,在出口自助或通过专用收费机顶盒交费后离开。
B.与云服务平台关联的停车引导系统能够识别车牌,为车主提供区位和车位引导服务,并能通过停车引导屏反向找车。
C.车主可以借助物联网的云服务平台获知商家消费停车打折等消息,也可以登录微信公众号进行缴费和防盗锁车等。
D.智慧停车场管理方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管理运营停车场,即使在停电时也有办法执行收费任务。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城镇化提出了一些施政理念,有关媒体对此进行跟踪报道,探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与人的幸福指数关系。
B.很多城市的实际停车位超过备案的停车位,如果算上非经营性停车位,这些城市的实际停车位和北京一样,供需总量大致相当。
C.公共场所与居住地之间的停车位常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北京夜间的车位只利用了四成,而其他中小城市则满满当当。
D.SPS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作用巨大,通过识别司机是否疲劳驾驶和识别犯罪嫌疑人,进行深度学习和判断,提升城市公共安全。
9.根据材料,提出三条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可行性建议。(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