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每小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 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其指斥乘與,犯大不敬,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象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B.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C.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寸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D.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以此推之,司马光去世时官位高且享有爵位。 B. 右,古时就官位而言,左比右要高;就座位而言,左比右要卑,如“虚左以待”。 C. 台谏,台官与谏官的合称,其中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通称谏官。 D. 大不敬,中国古代侵犯皇帝人身、权力及尊严的一种罪名,“十恶不赦”中的“十恶”之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刘安世谨遵师教,也能反躬自省。在吴守礼将要查办贪官司户之时,刘安世遵照司马光“不妄语”的教诲没有揭发,事后为自己的不诚实而自责。 B. 刘安世痛斥奸人,嘴下毫不留情。他指责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互相勾结,贪天之功,希望得到皇帝的宠幸,天下的人们将他们称为“四凶”。 C. 刘安世身为谏官,敢于直言进谏。针对王安石任人唯亲的做法,他认为当时的任用官员与从前大不相同,影响甚坏;甚至参奏文彦博一班旧臣借机贪污纳贿。 D. 刘安世正身洁己,深受老师影响。他平日在家也无倦怠之态,正襟危坐,写字不用草书,不喜爱女色和钱财,他的忠孝正直都是效法老师司马光。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 (2)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 【答案】:10. C 11. B 12. C 13. (1)于是他一一分条陈述文彦博以下七人(授予亲戚官职的情况),这些人都是品德声望很高长期担任要职的朝廷大臣,刘安世也不稍微宽容他们一下。(2)现在章惇父亲还健在,他却另外登记其他田产,灭绝道义情理,(若)只是从轻处罚,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 【解析】10. 本题考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首先比较几个句子之间的异同点,找出断句有差别的地方,然后结合前后文进行判断。如:“饮酒、谈笑、徐书数纸”是几个动作,从常识角度,应该断句为“饮酒谈笑/徐书数纸”,排除AB;“顾客曰”中“顾”是回头看的意思,所以这句话是:回头对客人说,所以中间不用断开,故选B。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就官位而言,左比右低;就座位而言,左比右尊。 12.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借机贪污纳贿”有误,无中生有;文中提到的“执政”并不一定是王安石,他只是在话语中将当时的现象与王安石联系在一起。 13.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因:“于是”;“疏”:陈述;“耆德”:品德声望;“假借”:稍微宽容;“别籍”另外登记,其中的“籍”是“登记”的意思;“义理”古今异义词,道义情理;“止”仅,只;“示惩”显示惩戒。 参考译文: 刘安世字器之,是魏地人。.跟随司马光学习,他向司马光询问尽心做人的要诀,司马光教导他做人要诚实,并且让他首先从不乱发议论做起。调任洺州司法参军,沼州司户以贪污闻名,转运使吴守礼打算查办他,向刘安世询问,刘安世说:“没有这种事。吴守礼因而停止此事。但刘安世内心常常不自安,说:“司户确实贪污而我不以诚实应对,我岂不是违背了司马公的教诲啊!”司马光入为宰相,推荐刘安世为秘书省正字。后司马光去世。 ”宣仁太后向吕公著询问适合担任谏官的人选,吕公著拿刘安世来回答,他就被提拔为右正言,当时的宰相常常授予亲戚官职,刘安世说:“太祖太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接受朝廷内外显要的职务,自从王安石主持政事,,(他)致力于使自己的心意畅快,历代贤君的法令制度被破坏无余,现在朝廷之上,仍然沿袭原来的风气.。”于是他一一分条陈述文彦博以下七人(授予亲戚官职的情况),这些人都是品德声望很高长期担任要职的朝廷大臣,刘安世也不稍微宽容他们一下。 章敦因为强行购买昆山的民田而被罚金,刘安世说::“章敦与蔡确、黄履、邢恕一向互相勾结,自认为是国家重臣,据功自傲,而实际上是侥幸得官,天下人称他们为\‘四凶\'’。现在章敦的父亲还健在,现在章惇父亲还健在,他却另外登记其它田产,灭绝道义情理,(若)只是从轻处罚,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恰逢吴处厚解释蔡确《安州诗》进献之事,刘安世认为蔡确是指斥皇帝,触犯大不敬条令,同梁焘等人极力论述这件事,把蔡确放逐到新州。 同文馆案件兴起,蔡京请求杀死刘安世等人,谗言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刘安世还是被迁徙到梅州。章敦与蔡卞想把刘安世等处于死地,趁着使者到海岛诛杀陈衍,婉转地告诉使者去拜访刘安世,威胁他让他自杀。章敦又提拔一个土豪担任转运判官,派他去杀掉刘安世,判官骑着快马将要到梅州,梅州太守派遣手下人来劝刘安世自己作出对策。刘安世神色不动,对着来人饮酒谈笑,慢慢地写了几页纸交给仆人说::“我将要死了,你依照这个去做事。”回头对来人曰::“死不难啊.。”来人暗中从仆人那里看到,(纸上写的)都是处理一同贬官会被处死的官员的家事,写得很详细,判官离梅州还有二十里,呕血而死,危险得以免除。在家中居住时也从没有懈怠的面容,坐了很久也不会侧身倚靠。写字从不用草书,不喜欢歌舞女色珍宝财富。他忠孝正直,都是效法司马光。年老以后,朝廷上的各位贤人差不多死光了,(而他)岿然独立于朝廷上,并且名望更加显赫。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小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释: 篠(xio):细小的竹子。裛(yì):通“浥”,沾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似对非对,有形式天成之美;而一联之中涵四专名, “万里”、百花”这类字面,使诗篇一开头就不落寒俭之态,为下文写“狂”作铺垫。 B. “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的操守,引出下文疏狂之意。 C. 五六句写客中少助,生活局促的情景。昔日厚禄故人书信断绝,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则家人忍饥挨饿的情形可以想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D. 诗末“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而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被世俗中人耻笑为“老来更狂”。 E.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优美景致的描写直接表现了“狂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后半部分则借对“狂夫”潦倒生计的描述,凸显出“狂夫”的狂傲之气。 15. 此诗颔联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6分) 【答案】:14. DE 15. 运用拟人手法,“含”“裛”,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雨的细小,给人以小心爱护之感。叠词,“娟娟”,写出了竹子秀美之态;“冉冉”,描摹了红荷的娇美之貌。无堆砌之感,又平添了音韵之美。以乐景衬哀情,此联写草堂的美景最主要是反衬“狂夫”恶劣的现实处境,进而表现“狂夫”贫贱不能移的形象。 【解析】14.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D项“自笑狂夫老更狂”是诗人自嘲,选项解释错误。E项,对美景的描写只能侧面表现狂夫的精神。 15.这是一道综合赏析诗句的题目,注意从遣词造句、手法运用以及情感抒发、意境创设等角度分析,此题主要从“娟娟”“冉冉”等叠词的运用,“含”“裛”等拟人手法以及写草堂的美景反衬“狂夫”恶劣的现实处境,进而表现“狂夫”贫贱不能移的形象等手法的角度赏析。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的观点。 (2)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答案】:(1)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2)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