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6-07 09:29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磨面的老王
杨振声
一个伏天的午后,午饭刚过,满地都是树荫,一丝风也不动,好像大地停止了呼吸,沉闷得很。一团炎炎赤日,很庄严地在长空中缓缓渡过,这个世界像被它融化了,寂静得可怕。在一个花园东北角上,立着两间茅草的破房,从腐烂的窗格中间,滚出一阵阵 隆隆的磨音。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那里磨面,黄色的脸皮上有着一缕一缕的汗纹,一条蓝布裤 子露出膝骨来,被汗洗透,都贴在腿上。他十几岁就失去父母,雇于人家磨面。除了对门李家的花狗儿时常跑来看看他,对他摇摇尾巴要点冷饭吃,只有那两片又冷又硬的磨 石是他离不开的友伴。
墙下的日影渐渐长了,树荫下睡醒的老牛,哞哞地唤它的小牛。巢上的小鸦儿伸长了脖子,张着宽大的嘴儿叫老鸦回家。压山的太阳照出半天的红云。老王出了黑魆魆的磨房,拍一拍头发,走到左边的河里把身上洗一洗。坐在河边草地上,看李家的花狗儿和一个黑狗儿扑着石玩。张家的小福儿伸着两只泥手,从一株柳树后面转了出来,一直跑到河边对老王说:
“妈妈要你磨麦子,你明天有工夫么?” 
“有工夫,明天一早就磨起。”老王回答说。
那小孩子又眉开眼笑地说道:“妈妈要面给我做巧果子,后天过七月七啦!”说着跑到那两个狗的跟前,抱着那个黑狗的脖子,和两个狗滚作一块儿。爬起来又往北面一个菜园里跑了去,两个狗也跟在后面跑。她口里嚷道:“我叫爸爸吃饭去啦。”不一会儿张老三扛着锄从北面走了过来,福儿在前面跑。她又站住等她爸爸一回,仰着小脸儿问她爸爸几句话,扯着她爸爸的手儿往村西头走去了。
老王看得出了神:那个小孩子含笑的小脸儿,仿佛有一种魔力,引出人心中很深密的爱。这个景象深深印在老王眼里,使他的脑筋起了特异作用。他呆呆地坐了一会儿,顺着脚走回自己屋里,饭也不吃,瞪着眼睛仰卧在炕上不动。
老王仿佛身在磨房里,但是这回自己不推磨了。一个大驴子给他推磨,他只在一旁忙着加麦子收面。这个长脸的驴子,竖起两个大长耳朵来在磨前飞跑,面落得十分快。他看着自是高兴,忽听身后一声叫道:
“爸爸,你不去吃饭么?妈妈都预备好啦。”老王回头一看,—个五岁的小孩子站在他的面前。这是他的小孩子,比白天看见的福儿还长得好看些。抱起来亲个嘴,他喜得唇都颤动了。
“你磨面给我做巧果子么?”小孩子抱着他的脖子问他说。
“是呀!是呀!做一大串巧果子,好不好?”老王忙着回答说。小孩子喜得张了小 嘴笑,露出一口洁白的小牙来。他抱了孩子走回家,他的女人指着桌子说:“快吃吧,等会就冷了。”看见桌子上放着一盘子热气腾腾的黄瓜炖牛肉,刚蒸好的馒头,他觉着腹中饥饿得很。饭吃得香甜极了,却是越吃越觉着饿。小孩子坐在桌子头上,伸出小手来要馒头,又张着小嘴儿要菜吃。他心中说不出来的快乐,泪包着爱的眼光常射在他的 小孩子脸上。一阵脚步响,张老三闯了进来,嚷道:“福儿!福儿!我好半天没找到你,你跑到这里来了。”说着抱了小孩子往外就跑。老王吓呆了,急向前来抢,却吓醒了,心里还只是蹦蹦地乱跳。睁开眼屋内漆黑,死沉沉地寂静,只听远远的鸡声和肚子里面 咕噜咕噜的声音相答。
老王瞪了眼,躺着不动。直到窗纸发白了,树上的雀儿噪起来了,他才懒懒地起来,仍旧一转一转地磨他的面。他渐渐地瘦下去了。
秋天的黄昏,屋角上黄色的夕阳照在草园里一堆堆的落叶上。下面的蟋蟀,唧唧!唧唧!时断时续地叫它的友伴。草屋里的老王已经绝粒几日了。他起初受了风寒,头烧得厉害。后来腰腿都痛起来,他不得不和他那两块又冷又硬的磨石分手了。他躺在床上, 也没人送饭他吃,捧水他喝。倒是对门王家的花狗儿有时想起他,跑来打两个转身,见 他躺在炕上,把两只前爪子搭在炕沿上,摇摇尾巴,对他汪汪地叫两声就跑了。他一阵一阵地发昏。忽觉屋内放了光明,他看见他的驴子在那里推磨,他的老婆在 那里做饭,他的小孩子在草园里玩,很可爱的小脸对他笑着,伸出小手来招呼他,他也 笑着跑向他的小孩去了。
(有删改)
13.请简要概括小说中老王的生活状态。(4分)
4.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老王什么样的情感?(4分)
15.文中写小福儿对表现老王的梦境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16.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
现代文阅读(二)(18分)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
中国书法的用笔
宗白华
中国书法的用笔有中锋、侧锋、藏锋、出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等区别,皆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
罗丹说:“一个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而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他们在它里面运行着,而自觉着自由自在。”所以千笔万笔,统于一笔。罗丹在万千雕塑的形象里见到这一条贯注于一切中的“线”,中国画家在万千绘画的形象中见到这一笔画,而大书家却是运此一笔以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这就是中国历代丰富的书法。唐朝伟大的批评家张彦远在谈到书画法的用笔时,特别强调“一笔而成,气脉通贯”,和罗丹所指出的通贯宇宙的一根线遥遥相印。可见中国书画家运用“一笔”的点画,创造中国特有的丰富的艺术形象,是有它的艺术原理上的根据的。所以古人所传的“永字八法”,用笔为八而一气呵成,血脉不断,构成一个有骨有内有筋有血的字体,表现一个生命单位,成就一个艺术境界。
用笔怎样能够表现骨、肉、筋、血来,成为艺术境界呢?
三国时魏国大书家钟练说道:“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蘸墨画在纸帛上,留下了笔迹,突破了空白,创始了形象。后汉大书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像其一物,若鸟之行,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有度,方可谓书。”所以,这一画之笔迹,须流出万象之美;同时,这一画之笔迹,又反映着人对它们的情感,流出人心之美。没有人,就感不到这美;没有人,也画不出这美。画家、书家、雕塑家创造了这条线,使万象得以在自由自在的感觉里表现自己,这就是“美”!美是从“人”又是万物形象里节奏旋律的体现。
人类从思想上把握世界,必须接纳万象到概念的网里,纲举而后目张,物物明朗。中国人用笔写象世界,从一笔入手,但一笔画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隋僧智永欲存王羲之典型,以为百家法祖,故发其旨趣。智永的永字八法是:
“,”,侧法第一(如鸟翻然侧下);
“一”,勒法第二(如勒马之用缰);
“| ”,帑法第三(用力也); 
“亅”,趯法第四(趯音剔,跳貌与跃同);
“/”,策法第五(如策马之用鞭);
“丿”,掠法第六(如篦之掠发);
“ノ”,啄法第七(如鸟之啄物);
“ヽ”,磔法第八(磔音窄,裂牲谓之磔,笔锋开张也) 
八笔合成一个永字。笔画的变形多端,在于反映生命的运动。这些生命运动在宇宙线里呈“翩翩自得之状”。同时,这些笔画,由于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一个点不是平铺的一个面,而是有深度的。一笔而具八法,形成一字,一字就象一座建筑,有栋梁椽柱,有间架结构。西方美学从希腊的庙堂中抽象出美的规律来,我们也可以从古人论书法的结构美里得到若干中国美学的范畴,以丰富美学内容。
(有删改)
17.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18.智永的永字八法有哪些“旨趣”?请简要概括。(6分)
19.请结合文章,说明书法用笔如何形成艺术境界。(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
歇除外。
书信,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它传递信息,促进情感交流,体现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时代特征
 
江苏省启东中学208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右丞崛起开元、天宝之间,才华炳焕,笼罩一时:而又天机清妙,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不以胶滞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丽而不失之浮,乐而不流于荡。既有送人远适之篇怀古琶之作亦复浑厚大推尤不苟非实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焉能至是乎。
(节选自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2.唐代诗人中,杜甫、      、      分别有“诗圣”“诗仙”“诗佛”的美称。(2分)
23.王右丞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作简要概括。(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三次出兵祁山,因司马懿施反间计而被召回成都,撤回时采用增灶减兵之计,使魏兵不敢追赶。
B.《茶馆》第二幕中,王利发对茶馆进行了“改良”,茶馆还未开张,就遭到巡警大兵、特务等人敲诈勒索,反映了当时黑暗势力的横行猖狂。
C.《阿Q正传》中,阿Q对赵家遭抢感到快意而且恐慌,后被戴“银桃子”自称革命党的假洋鬼子举报,稀里糊涂地成为抢劫嫌疑犯。
D.《哈姆莱特》第二幕中,波洛涅斯认为哈姆莱特因恋爱不遂而癫狂,乔特鲁德则认为哈姆莱特因他父亲的暴亡和她自己过快改嫁而癫狂。
E.《边城》中,掌管水码头的顺顺托媒人为儿子天保说亲,媒人向老船夫转述了顺顺的想法,老船夫认为还得问翠翠的意思。
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失宝玉通灵知奇祸”中,怡红院的萎海棠竟然开了,宝玉先是“转喜为悲”,然后又“转悲为喜”,宝玉为何有这样的表现?(6分)
(2)《家》第十三章中,觉慧自语:“你这个伪善的人道主义者,你是多么愚盘啊!他为什么对自己有这种看法?(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6~28题
从整体而言,大和以后的诗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是为“晚唐”。从表面上看,晚唐诗人的苦吟精神或许颇近于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然而杜甫的诗兴或萌生于民生疾苦等社会现实,或有感于悲欢离合的内心情思,或触发于山川云物、草木虫鱼等自然景物,为情造文。晚唐诗人则陷入了一种为文造情的窘境,咏物与咏史两类题材在这一时期也便特别繁盛。诚然,晚唐诗人并未满足于咏物与咏史这两类题材,他们也力图开拓新的题材范围来达到创新,但他们的求新由于胸怀眼光的原因,往往流于险怪、荒诞,与创新题材随之而来的,则是对细枝末节式的具体技巧的刻意求新。这使晚唐诗歌中律诗所占比重之大,远超盛唐、中唐诗人。然而,在存诗较多的晚唐诗人中,有多人的作品中竟无一首古风。此外,后人评论晚唐诗,凡有所称赏,大多是着眼于一联只句。甚至于辛文房评晚唐诗人云:“徒务巧于一联,或伐善于只字,悦心快口,何异秋蝉乱鸣也。”语或过当,但确实深中其病。对于晚唐诗歌,沈德潜的观点是:“‘鹭鸶飞破夕阳烟’……固是好句,然句好而意尽句中矣。”在为晚唐诗风辩护的言论中,清人叶燮可谓最称平允云:“晚唐之诗,秋花也。江上之芙蓉,篱边之丛菊,极幽艳晚香之韵,可不为美乎?”然而若论一年花事,春花生机勃勃,元气淋漓,秋花虽美,毕竟属于“晚香”,难免呈露肃杀萧条之态。诗至晚唐,唐诗便进入尾声了。
(有删改)
26.请概括文中晚唐诗人陷入“为文造情”境地的原因。(3分) 
27.刻意追求技巧,对晚唐的诗风有哪些影响?(6分) 
28.结合文本内容,阐释文末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