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高2014级高三高考模拟 语文试题答案(一) 1.B【曲解文意。原文是“对于‘大’的迷恋导致了现代问题的出现”,并非“大”这一特征导致的;不是“信息社会向我们展示了‘微’的魅力和‘小’的美好”,而是我们发现了其美好。】 2.D【偷换概念。D项表述内容主语应该是“微技术”,而非“微文化”。】 3.C 【原文“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微生活可能……,从而丧失了现代公民所应该具备的责任、理想、视野和胸怀。”这里将或然变为必然。】 4.B(3分)【A项“都充分肯定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说法绝对,材料三的看法有所保留。C项材料三选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D项“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理解有误,三则材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5.A、D(4分)【B项“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是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不一定能代表观众们的普遍看法。C项“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理解不准确,三家媒体的受众有交叉。E项“三则材料……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理解有误,材料二是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6.(5分)①“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②“中国诗词大会”所选择的诗歌都很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③“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的爆红,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④“中国诗词大会”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催生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5分。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 7.A【A项强加因果】 8.①忠诚勇敢。连长跟他说有两条路时,他选择了陪连长战斗到底。②为人憨厚。文中有对他的肖像描写“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相”。③枪法精准。连长让他射击谁,都是一枪命中;最后三枪也是准确无误。④机智变通。他在连长死后故布疑阵,引敌人上钩,消灭很多敌人。他没有死守与连长的约定,改变主意决定留得有用之躯,为连长报仇。 (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3分,答出3点5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得5分。每点必须由概括和分析两部分组成,只有举例不给分,只有概括也不给分。) 9.(示例一)以“第三条路”做标题更合适。①使主人公丁二娃形象更加鲜明。连长指出了两条路,丁二娃却找到了第三条路,从而表现出他的脑筋灵活、善于变通。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看完题目,读者在阅读中就会有意识去寻找“第三条路”,但谜底却直到结尾才揭晓,有戏剧化效果。③有利于深化文章主旨。文章赞扬了丁二娃坚定而又善于动脑的战斗精神,“第三条路”正是对这种精神的集中表现。 (示例二)以“英雄”做标题更合适。①有利于突出主人公群像。本文中的主人公不只丁二娃一个,连长也是主人公,用“英雄”做题目更有概括性。②英雄事迹贯穿全文情节。全文都是围绕两位主人公的英雄表现来写的,文题相符。③有利于凸显文章主旨。连长以身殉国,丁二娃全身而退,结局虽然不同,但都是值得赞扬的大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礼赞。 (从人物、情节、主旨的角度答题各2分,观点1分,理由1分。认为哪个合适都可以,但不明确写认为哪个更合适的扣1分。) 10.D 11.D【古代谥号的性质有褒有贬,还有同情。】 12.C【“他刚到广东任上,便向世宗上书检举张忠等人的罪状”说法错误,由原文“未赴,而世宗嗣位。上忠等罪状”可知,伍文定上书时还未到广东任上。】 13.(1)刘瑾收取徐俌送的重礼后,就制造大案,巡抚艾朴以下十四个人都被逮捕了。(“入”“兴”“悉”各1分,句子大意2分) 14. B E (答对一个2分,全对5分)【B项“下句的‘暖’字与上句的‘满’字形成对比错误,应该是‘暖’和‘悲’形成对比”;E项“老”字是“总是”的意思,突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时间长,表现了诗人羁旅漂泊和怀才不遇的凄楚与痛苦】 15.(1)同:二者都借“家信”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 (2)异:杜诗描写沦陷后长安的萧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李诗主要是写诗人想入朝为官而愿望始终得不到实现,于是想写家信告诉自己就要回家了,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伤。(4分) 16.(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千骑卷平岗 17. A【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要关注语境、使用对象、感情色彩等问题。“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挂冠而去”:指辞去官职。“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应改为“不翼而飞”。“十羊九牧”: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使用有误】 18.B(A 项语序不当,“热情地”应移至“交流”之前;C 项搭配不当,“传授”指把学问、技艺教给别人,“茶树种子”不能搭配“传授”;D 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目的”。) 19.选B 20.①又显得动荡不稳 ②行动迅速 ③有时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容易过于激动 (答对1句给1分,答对2句给3分,答对3句给5分) 21.示例:①我国国民普遍缺乏主动关注食品安全的习惯(或:我国国民关注食品安全信息的主动性不强);②民众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而非权威可靠的渠道(或:民众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渠道多样,以互联网为主);③多数民众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会通过适当的渠道维权(或:多数民众有维权意识,但仍需加强)。(6分;写出一条结论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22.具体请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给分。 【参考译文】 伍文定,字时泰,湖北松滋人。他的父亲伍琇,当过贵州参议。文定自己考中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他臂力过人,擅长骑马、射箭,议论事情慷慨激昂。当初做常州推官,办事精明、勤快,很会断案,被称为强干的小吏。魏国公徐俌与百姓争抢田地,文定把田判给了百姓。刘瑾得到徐俌送的重礼后,就制造大案,巡抚艾朴以下十四个人都被逮捕了。文定已经升调为成都同知,也被抓进京城的大牢中,结果被罢官为民。刘瑾败亡以后,他重新起用到嘉兴做官。后来他升任河南知府,设计擒获了大盗张勇、李文简。因有才干能胜任繁难的政务,被调往吉安。他施计平定了永丰和大茅山的盗贼。不久,辅佐巡抚王守仁平定了桶冈、横水。 朱宸濠反叛,吉安的士绅、百姓争先恐后地逃跑或躲藏。文定斩杀了一个逃亡的人,众人才安定下来。于是他把王守仁迎入城中。知府刑王珣、徐琏、戴德孺等先后到来,一起讨伐贼寇。文定担任大帅。丙辰之战中,文定亲自冒着箭和滚石的威胁向前,大火烧着胡须也不退后一步。贼寇被平定,他战功最大,被提升为江西按察使。张忠、许泰到南昌,想顶替他的战功,而守仁已经俘获宸濠押赴浙江去了。张忠等人大失所望,非常嫉恨。文定出来拜见,他们就把文定给绑了。文定骂道“:我不顾及九族的命运,为国家平定反贼,有什么罪?你们是天子的心腹,侮辱国家的忠臣义士,为反贼报仇,依法应该斩了你们。”张忠更加恼怒,把文定捶倒在地。文定后来上书皇帝请求解职,皇帝没有答复。 不久他调任广东右布政使。尚未赴任,世宗皇帝即位。他上书检举张忠等人的罪状,并且说:“过去张忠、许泰与刘晖到江西来,张忠自称是天子的弟弟,刘晖自称天子的儿子,许泰自称威武副将军,与天子是同僚。他们侮辱朝廷命官,诬害残害良民,提出万般要求,侵夺了百万余资财,致使江西到处是饿死的百姓,盗贼汹汹而起。现在即使把三个碎尸万段,也不足以向江西百姓谢罪。如今大恶人江彬、钱宁都已经伏法,这三个人实际上是他们的党羽。请求尽快将他们正法,用以彰显国家的典章制度。”又请求发放宸濠的资产,发还给江西,用来补给江西的经费;怜悯开释张忠、许泰所陷害的无罪者以及宁府没参与阴谋的同宗族的人,以清理冤狱。世宗一并嘉奖并采纳了。 评定功绩,文定升为右副都御史,负责督办长江防务。嘉靖三年(1524)讨伐海盗,擒获了董效等二百多人,皇帝赐诏书奖赏慰劳。不久称病辞官回乡。文定以忠臣义士自许,遇到事情敢作敢为,不随时事而见风使舵。嘉靖九年(1530)七月他死在家中。天启初,朝廷追赠他为“忠襄”的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