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测试卷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D(A“并没有涉及文明崩溃的讨论”错误,原文“也赢得了较多关注”说明以前也有讨论,只是关注度不高。B气候论和应变论是研究复杂社会和文明崩溃的常用方法。C从原文“原因常常归结为气候变化、生态灾难等环境的恶化。青铜器时代的中国也经历过多起环境恶化事件,但并未导致崩溃的发生”可知强调的是不能简单把环境的恶化归结为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衰败的原因) 2.A(文章从应变论角度较为深入地阐述了社会应对外部挑战的策略) 3.C(归纳不全面,文中有两个原因,一是选址,二是作物种植多样性) 4.A(“朋友轻描淡写地回答”是他们对格桑花的熟悉,因此“写出了我内心的失落”分析错误) 5.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手法。(3分)突出了格桑花平凡及低调又张扬的特点。(2分) 6.做人要纯朴,享受凡人群居的快乐。做人要兼容,互相托举、映衬,和谐相处。做人要低调,珍惜普通平凡的可贵。(每点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7.B(从材料二图2看,对于人们是否愿意付费观看网络自制剧的调查中,不确定的人们要看质量与价格再决定,而不是不愿意选择付费观看的观众) 8.D(“选择剧目时尊重观众的需求是首要的”说法错误,文中无此信息) 9.针对抄袭严重的现状,我们可以加大打击力度,杜绝抄袭,加强原创;扩大题材,增加受众面;在创作质量方面向精品化发展。(答对一点得2分,针对问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0.D(原文标点:由是突厥胜多败少,所以每轻中国之师。今者沙钵略悉国内之众,屯据要险,必轻我而无备,精兵袭之,可破也) 11.D(“疏”“表”是朝廷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而不是向“高官”) 12.B(“晋王因李彻是前代旧臣,曾掌管军旅之事,就让他总管晋王府的军事”分析错误,是皇上因为李彻是前代旧臣,曾掌管军旅之事,下诏李彻总管晋王府的军事) 13.(1)皇上对侍臣们说:“怎能得到文如王子相、武如李广达那样的人呢?”他就是如此被看重。(得分点:“安”“见”各1分,大意3分) (2)左仆射高颎被治罪后,因李彻平素与他关系很好,于是被疏远猜忌,未再任用。(得分点:“得罪”“善”“因”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李彻字广达,朔方岩绿人。李彻性格刚毅,有器量才干,仅表魁伟,多有式艺。大冢宰宇文护把他当亲信,不久任用他为殿中司马,多次升迁任奉车都尉。周武帝时,李彻随皇太子西征吐谷浑,因有军功,赐封为同昌县男爵,食邑三百户。周宣帝即位后,李彻跟随韦孝宽平定淮南,每次都担任先锋。淮南平定后,就授李彻为淮州刺史,安抚招纳新归附的百姓,很得百姓的欢心。 隋高祖接受禅位称帝后,加授他上开府,转任他为云州刺史。一年多后,朝延招入任左武卫将军。晋王杨广镇守并州后,朝廷精心选拔正直而有文武才干的正道人做他的僚佐。皇上因李彻是前代老臣,又多次统领军队,诏命李彻总管晋王府的军事,并晋其爵为齐安郡公。当时蜀王杨秀也镇守益州,皇上对侍臣们说:“怎能得到文如王子相、武如李广达那样的人呢?”他就是这样被看重。 第二年,突厥的沙钵略可汗进犯边塞,皇上命令卫王杨爽为元帅,率部打击敌人,以李彻为长史。官军在白道遇上敌军,行军总管李充对杨爽说:“突厥每次犯边,将领们总以保全军力为宗旨,没有人能死战。因此突厥军队胜多败少,所以常常轻视中原军队。现在,沙钵略全数调遣国内的士众,屯兵据守险要之地,必定轻视我们而无所防备。用精兵袭击他,可以打败敌人。”杨爽听从其计。将领们大多心存疑虑,只有李彻赞成其计策,请求与他同行。李彻于是与李充率精锐的骑兵五千,出其不意,突然袭击,大破敌军。沙钵略丢下所穿的金甲,隐蔽行走于荒草逃跑。李彻因战功加升为上大将军。沙钵略因此屈膝称臣。不久,沙钵略被阿拔侵犯,呈递奏疏,请求援助。朝廷以李彻为行军总管,率精骑一万前往。阿拔闻讯逃走。军队返回后,又让李彻兼任行军总管,驻守平凉,以防备胡人侵扰。封爵位为安道郡公。开皇十年,李彻升为柱国。等到晋王杨广转而镇守淮海后,以李彻为扬州总管司马,改封爵位为德广郡公。 左仆射高颎被治罪后,因李彻平素与他关系很好,于是被疏远猜忌,未再任用。李彻后来口出怨言。皇上闻知后召他入宫,在卧室内赐宴。酒席上谈到平生之事,当日李彻被赐鸩酒毒死。 14.A、D(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A“‘承’字表明了敢于担当的勇气”分析错误,“承”字只是表明了自身的处境。D项,不是设问句,而是反问句,意思是遭到贬谪偏远之地,没有几个人能够回去) 15.首联写虽然被贬,但诗人认为即使远离家乡,能有朋友做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1分)颔联借景抒情,大家被贬各地,千山万水,难以相见,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他深沉的懊丧和哀愁。(1分)颈联写彼此之间难以来往和互通消息,体现了孤独寂寞,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2分)尾联写各地环境恶劣,为朋友和自己的未来担心、忧虑。(2分) 16.(1)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7.B(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欢乐。使用不正确。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当兴旺之时,不会停止发展。使用正确。不忍卒读:形容文章内容特别凄惨,读不下去。使用不正确。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使用不正确。卓尔不群:指才德超过众人。使用正确。饮鸩止渴:比喻用有害的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不顾后果。使用正确) 18.D(A项,不合逻辑,在“得当”前加上“是否”。B项,句式杂糅,删除“而做到的”。C项,谓宾搭配不当,该句的谓语“加强”不能与宾语“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搭配) 19.C(A项“拜访”敬辞,不得体。B项“赏脸”敬辞,不得体。D项“惠存”谦辞,不得体) 20.一方面要在评价标准上松绑(2分) 也不能把“伪人才”引进来(2分) 实行差异化评价(2分) 21.参考示例:(1)各有所长(2分) (2)每个人能力都是有限的,也许你在某个方面略胜一筹,但其他方面却会是别人领先。(3分) 22.参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 本作文题由三则材料构成。材料一与材料二虽然事例不同,但性质相同,医生和民警身上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材料三选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可看作是对前两则材料的解说与深化,是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从医生与民警做了本职工作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人要爱岗敬业”“干好本职工作”“责任意识不可丢”等;也可以他们不顾自身的身体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奉献精神不可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