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早孤力学。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擢甲科。召试学士院,为光禄寺丞、集贤校理、通判越州。吏冯士元为奸利,有告士元受赇藏禁书者,戬穷治之。辞连宰相吕夷简、知枢密院盛度、参知政事程琳,遂逮捕夷简子公绰、公弼参劾其状。既而士元流海岛,度、琳坐尝交关士元罢去,其余绌罚者自御史中丞孔道辅、天章阁待制庞籍又十余人,朝议畏其皦核。戬敏强善听决,喜出不意,独假贷细民,即豪宗大姓,绳治益急,政有能迹。初,静边砦主刘沪谋筑水洛、结公二城,以通秦、渭援兵,招生羌大王族为边卫。戬使沪与著作佐郎董士廉督其役。会罢戬四路,宣抚使韩琦、知渭州尹洙皆以为不便,召沪、士廉罢役归,不听。乃使裨将狄青将兵以往,械送德顺军狱。戬力争于朝,卒城之。进户部侍郎、资政殿大学士、知并州。契丹与元昊方交兵,边奏互上,独戬不以闻。话遣使问其故,戬对曰:“敌自相攻,中国不足忧也。”麟、府间有弃地曰草城川,戬募土人为弓箭手,计口给田。初,兵兴,用不足。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承受、中贵人不能遏。又群噪州门,守门者拒不得入。戬闻,悉召至庭下,推首谋者数十人,黥隶他州,事乃定。迁吏部侍郎,改宣徽北院使,拜奉国军节度使,卒。赠太尉,谥文肃。戬遇事,果敢必行。然凭气近侠,用刑峻深,士民多怨之。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B. C. D. 12. A. B. C. 郑戬把这些人都叫到庭中,查出几十个首谋者,竟然将他们全部流放,事情得以平定。 D. 13. (1)吏冯士元为奸利,有告士元受赇藏禁书者,戬穷治之。(5分) (2)诏遣使问其故,戬对曰:“敌自相攻,中国不足忧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有感 张耒 儿童鞭笞学官府,翁怜疼儿傍笑侮。 翁出坐曹鞭复呵,贤于群儿能几何? 儿曹相鞭以为戏,翁怒鞭人血满地。 等为戏剧谁后先?我笑谓翁儿更贤。 注:翁,官员。坐曹:指官吏在衙门里办公。 14. A.本诗通过孩子玩游戏的小视角,侧面表现了官僚作威作福、虐害人民的社会现实。 B.首句以白描的手法写了儿童仿效官府鞭笞犯人,以儿童的游戏起笔,吸引读者。 C. “儿曹相鞭”,不过逗乐为戏,天真无邪;“翁怒鞭人”,则是以人命为儿戏。 D.此诗前四句是叙述儿童在模仿官府玩游戏;后四句主要是议论,为儿童作了辩护。 E.全诗语言质朴,不事雕琢,且幽默风趣,但冷嘲热讽,严肃尖锐,讽刺艺术卓越。 15.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5分) (1)庄周《逍遥游》中,《齐谐》记载的语句“______ , _____ , ____ ”描绘了鹏徙 于南冥的场景,交代了鹏离开北海的凭借之物。 (2)郦道元在《三峡》中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是“___ ,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A. 18. A. B. C. D. 19. A. B. C. D.下面我要说的话事关重大,请大家集中精神,洗耳恭听,同时一定要严守秘密,万不可外泄。 20.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凝华过程中水蒸气 要向空气放出热量,如果空气温度较高,,只有空气温度突然降低时才能使水蒸 气放热,所以,,即人们所说的“霜前冷”;下雪后,雪要融化,雪在融化过程 中要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 ,我们就会感到“雪后寒”。 21.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结果是大家都更累了,破坏秩序的人没有得到持久的收益,而遵守秩序的人则是受害者。 生活中,被“剧场效应”绑架的事物有很多,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好角度,自拟题目,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