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2018北京高考压轴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5-11 16:40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A
2. B
3. 轻松、安全出行新体验;健康、科学生活新体验.
4. D
5. B
6. A
7. 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在企业中融入人工智能,改善用户的新体验,辅助商业决策展开竞争;迎来新的技术革命,使中国在未来获得越来越强的世界影响力。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8. D
9.   A
10.D
11.行至道体堂,堂前怪石林立,过去都浮出水面,现在却像是被有力气的人一夜间都背走了。
12.参考答案:观水     赋诗(唱和,同游)    感物
13.第一问:王羲之:情感随境遇不同而发生变化。客:任何境遇都有值得高兴的地方,它发自内心,与外界无关。第二问,答案略。
参考译文:
从文山门进山,经过万松林,来到天图画,一条大江横亘在眼面。往前走几百步,到了一座山岭的尽头,就是松江亭,松江亭与两千尺的大堤相连接,堤的尽头是障东桥,桥外几十步远的地方便是道体堂。从道体堂的右边攀登上山就是银湾,这是临江最高的地方。银湾往上有一亭叫“白石亭”,青翠的山峰叫“六月雪”,有一桥叫“两峰之间”,即到了终点。这就是文山临江一带的概貌。
戊辰年,我从朝廷罢官归来,每天往来徘徊于文山中。五月十四日,大水暴发,报告消信的人来了。当时学馆中有临川人杜伯扬、义山人萧敬夫,此地的学子因为参加太学考试,全都去了京城,只有孙子安未曾去。就让人准备马匹、驾好车子,和两位客人快速奔驰去观看,约定孙子安随后赶来。
还没到天图画,就听到水声像狂风巨雷,轰鸣震响,显出不可抗拒的威力。站在岸边侧目观看,不能正视往下看。江对岸的秧田菜地已全部被洪水淹没了。到了松江亭,亭对着的是江中的沙洲。沙洲过去像山丘一样隆起,到现在却只剩下洲顶,其余都不见了。老松树有几十株,淹在水中的枝干争相簸荡摇摆,显出一副傲岸、不肯屈服的样子。走到障东桥,坐下来面对着上游的水从“六月雪”峰顶泻下,就像从千万丈的高处往下倾倒,汹涌澎湃,波浪翻滚,一直送到我们眼前,真是雄伟奇异啊!行至道体堂,堂前怪石林立,过去都浮出水面,现在却像是被有力气的人一夜间全部背走了。
饮了几杯酒后,派人去探察能不能上“六月雪”,下着围棋等待消息。去的人回来说:大水截断了道路。于是我们不再前行。转到银湾。山势回旋曲折,水到这里便打着漩涡,转折而去。当初在这里建亭,占据山水回旋曲折的交会之处,却不知在这里可以放眼东西二三里,大水奔流的情景无不尽收眼底。因此,从今天看来,银湾就成了观览大水的绝妙之处。坐在亭上,大家互相逗趣开玩笑。各赋律诗一首,尽力描写大水的形态,希望用尽力气能大致写出大水声势的万分之一。我说:“风雨移三峡,雷霆擘两山。”伯扬说:“雷霆真自地中出,河汉莫从天上翻。”敬夫说:“八风卷地翻雷穴,万甲从天骤雪鬃。”只有子安素来不作诗,听了我们三人的诗句,总是拍手捋须,心中有所感悟领会,大笑不能自持,真像陶渊明不通音律,又常扶无弦琴的情趣那样。我们倚着亭栏观看了很长时间,奇诡怪异、超卓绝妙的景观,变化无尽,不能彻底领略,但天色却渐渐暗了下来。于是就叫车马跟在后面,四个人挽着手慢慢走出山。等到了家,还耳鸣目眩,手足颤动,身体和精神很久不能平静。
从前我读《兰亭记》,见到文中说,人受外物的触动生发感情,有时高兴有时悲伤,都随着自己的遭遇变化着,我很同意这样的观点。客人说:“王羲之实在不是旷放达观的人。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失意还是得志,拥有还是丧失,都还有值得高兴的地方,这是因为它发自内心而不是外界。哪能因为从前欢乐、现在悲伤,就在须臾之间改变了呢?”我一下子明白了。人生重在顺遂心愿罢了,譬如我今天所经历的,天地间万物都不能和它交换。从前感到高兴的事物,过后就没有了,已不可追,我心想以后欢欣的事物来到,那么今天欣喜的事物又会很快就忘记,所以急忙起身奋笔疾书,乘兴写了这篇记,并告知同游者,让他们也聊发一笑。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14. A
15.D
16.孟浩然抒发的是因“不才”、“多病”而无奈归隐的怨悱之情,而王维抒发的是却是因晚年“好道”而归隐的悠闲自在、自得其乐之情。同是“独”,“孟浩然是因“多病故人疏”,而王维却是“兴来每独往”;“白发”“水穷处”同为迟暮之境,带给孟浩然的感觉是“催人老”的感慨,带给王维的却是“坐看云起时”的洒脱。截然不同的感受,体现出二人内心迥然相异的情感。
17.(1).月出于东山之上    (2).徘徊于斗牛之间    (3).东船西舫悄无言    (4).唯见江心秋月白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8.D
19.A
20. 他的书陪伴了我的童年,拓展了我的友谊,生成了我的人生梦想。
他的书让我了解我生活之外的世界。
他的写作风格影响了我的写作道路。
他和他的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知道生活中有更为复杂和丰富的东西。
21. 失去书的空虚、失落与前文拥有书时的充实、快乐形成对比,突出书对我影响的重要性。 
寻找书的艰难与找到书后的欣喜形成的对比,突出我对书的喜爱与感激。
因为失去书,所以凸显我对这书的内容早已牢牢记住,它已经深入我的灵魂。
行文有波澜,跌宕中吸引读者。
解答该题,可以从内容与结构等角度作答,从内容上来说,与前后文拥有书时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书对我的影响及我对书的喜爱与感激,作者还写到“我牢牢地记住了书的内容”,说明书已经深入我的灵魂。从结构上来说,这样行文使得文章起伏跌宕,能够吸引读者。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22.略
解答该题,应当从语言、手法等方面入手,把握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关键词语,抓住表情性较强的词语,结合分析事物的状态,人物的活动进行,从修辞手法运用方面分析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还应该注意音律的和谐,语言的流畅。
23.示例:
写出了乡土与文学的关系。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学,凤凰之于《边城》(黄土高原之于《平凡的世界》、大海之于《老人与海》)就是如此。茶峒的山水草木滋养了顺顺、天保、傩送、老船夫、翠翠这样的人物,为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成长提供了背景和动力。比如山、河的存在才使得山歌更加动听,比如水急才有天保的溺亡等都是如此。茶峒的山水也滋养了人物的灵魂,充满了真和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家生活的环境会对其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赋予它创作灵感,是他创作的源泉。
或文学对乡土也有促进的作用,文学的传播使乡土闻达天下,让更多人了解并感受自己之外的生活。
这是一道较为开放性的试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从《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三部作品中选出一个自己最为熟悉的,从任意两方面谈即可,重点谈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即可。如分析凤凰之于《边城》、黄土高原之于《平凡的世界》、大海之于《老人与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即可。
24、本作文题是“环境和成长”,属于关系型命题方式。文章重点写出“环境影响人的成长”。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环境的,环境是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环境,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环境也以人物的存在而存在。环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如果失去了人物,这个系统便失去了中心,失去了关系的纽带,环境成了一盘散沙,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形成的可能。所以,要抓住材料中的“一个人生活在鼓励中,就可能增长自信生活在谴责中,就可能变得自卑;生活在和谐、宽容中,就可能心态平和、待人真诚,生活在纷争、狭隘中,就可能锱铢必较、鼠目寸光。”构思作文时,可以写记叙文,用事情交代两者关系。可以写议论文,阐明环境和成长的关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