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高三年级十七模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 2.C 3.D 点睛: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娶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代词与代词内容之间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4.答案C 命题透析 思路点拨“人物关系复杂,以‘复仇’作为主线贯穿全文”理解有误,小说中人物关系并不复杂,而且前半部分围绕“复仇”来写,后半部分则围绕“输血”“救命”展开。 5.命题透析 答①运用了倒叙手法,将爷刀刃仇敌后行走于旷野置于开篇,设置悬念,扣人心弦,引出下文内容。(2分) ②使用比喻、比拟、排比等手法强化了风雪之大、哭声之响、自然环境的死寂荒凉,暗示了社会环境,烘托了爷的形象,反映了爷的心境。(3分)(意思对即可) 6.命题透析 答案示例一:“纯爷们”是爷。 ①情节方面:爷是贯穿伞文的重要人物,杀敌报仇、救护虎山峪后代等感人故事都集中发生在他的身上。②形象方面:爷是小说重点塑造的形象,他的英勇无畏、疾恶如仇、恩怨分明、敢于白责、重情重义等性格,正与“纯爷们”相符。③主旨方面:爷是文中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通过爷荡气回肠的故事,弘扬了一种英勇、正义的人格精神。 示例二:“纯爷们”是韦二。 ①情节方面:韦二收养爷的孩子,危难之中将自己的儿子交给日本人,到死也无人知其苦衷,可见其“纯爷们”特征。②形象方面:在日本人面前表现胆怯、懦弱,实则内心坚毅,虽遭人痛骂,仍忍辱负重,最终献出生命,非“纯爷们”不能做到。③主旨方面:正是通过着墨不多的韦二突显战争年代无畏牺牲的人物形象,他们遭人误解,甚至付出生命,是真正的幕后英雄,值得纪念和赞颂。 (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7.D 夸大其词(多条国际铁路的部署和开通,进一步加速了中国铁路“走向世界”的进程。) 8.D E(项“截至2016年底”错,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一一京沪高铁“复兴号”于2017 年g 月21日实现高速运营。B项由材料二可知,中国高铁时速350公里项目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1.29亿元/公里.C项原文表述为“该产品与传统变压器相比,空载损耗降低50%,噪声降低20分贝,同时具备在线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功能”。(对一项3分) 9.①维续保持中国在筑路成本运营经验、运营速度、技术整合等方面的优势。②继续提高中国高铁的科技含量和水平。③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等历史契机,乘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之势。(1点1分,2点3分,3点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认真整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的相关内容,概括作答即可。 10.C 11.D 12.B 13.(1) 宗皋劝说皇帝推崇(崇尚) 宽容敦厚,认真考察采纳忠诚的言论,不要只是把严明作为治理的标准。(“惇崇”,推崇,崇尚;“察”,考察;“纳”,采纳;“以……为”,把……作为。各1分,句意1分) (2) 皇帝怀疑他有侵夺冒领之嫌,命令罢职回来听候调查。不久事情真相得以查清楚。(“侵冒”,侵夺冒领;“勘”,调查;“白”,清楚。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郭宗皋,字君弼,是福山人。嘉靖八年的进士。提拔为御史。嘉靖十二年十月,星像下雨一般陨落。没过多久,哀冲太子(明世宗朱厚熜皇太子朱载基,追封为哀冲太子)去世,大同军队发生动乱。宗皋劝说皇帝推崇(崇尚)宽容敦厚,认真考察采纳忠诚的言论,不要只是把严明作为治理的标准。皇帝大怒,下诏入狱,打四十大板释放了他。历任苏州、松州、顺天府的巡按使。恰逢朝廷推荐保定巡抚刘夔回来管理院中事务,宗皋评议刘夔曾经推荐大学士李时之子,奉承讨好没有品行,不讲作风纪律,(惹怒皇帝)被判罚剥夺两月俸禄。 二十三年十月,敌寇攻入万全右卫,抵达广昌,布列大营四十里。当时顺天巡抚刚被关入监狱,朝廷提拔宗皋以右佥都御史身份代替他,敌寇已经离去。宗皋上书说:“密云是最要害的地方,应该设置重兵把守。请求敕命马兰、太平、燕河三军镇每年发千人戍守,在五月奔赴密云,有警报总兵官就亲自带兵赴援密云。居庸、白杨,地理重要兵力薄弱,遇到警情一定等待上奏部里批复,不能及时处理。请求预先拟定好借调的法令,命令建昌三镇之军,平时就协助密云防务,遇到警情就移兵驻守居庸。”全都回复可以。不久,宗皋听说敌人四十万骑兵想要分道进入,上奏调派京营、山东、河南军队做后援。已经准备完毕却没有发生,被处罚剥夺一年俸禄。按照惯例,京营每年调发五军到蓟镇执行秋天防务。宗皋请求停止调拨三军,用犒劳军队的饷银补充本镇招募军队的费用。又请求调发修边剩余的银两,增加修筑燕河营、古北口。皇帝怀疑他有侵夺冒领之嫌,命令罢职回来听候调查。不久事情真相得以查清楚。 不久进封兵部右侍郎,总管宣、大、山西军务。俺答汗带领三万骑侵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和俺答汗在鹞儿岭作战,双方战损相当,宗皋因此被处罚剥夺俸禄。第二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和林椿都战死,宗皋与巡抚陈燿因此被罚剥夺俸禄。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情况,趁机说全军全都沦陷,是数十年没有的大挫败。帝于是逮捕宗皋和陈燿,各杖打一百,陈燿于是被打死,宗皋谪戍陕西靖虏卫。 隆庆改元,从戍卫的地方起任刑部右侍郎,改任兵部,协助处理军政。很快进封南京右都御史,就职改任兵部尚书参赞重要事务。给事中庄国祯弹劾宗皋衰老平庸,宗皋也自认为年老请求退休,下诏准许他的请求。万历中,两次慰问,每年供给廪隶(粮食、奴仆)。十六年,宗皋年已九十,皇帝又派遣行人慰问。这年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康介。 14.(5分)C D 15.(6分) ①该句意思是说,初夏正需一场及时雨,以清洗从北方刮来的尘土。 ②用了比喻的手法。“雨”比喻宋军,“北尘”比喻金人的统治。 ③形象地写出了水深火热之中的北国人民,亟待宋军挥师北上,把他们从金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的心情。(每点2分) 16.(1) 夜深忽梦少年事 (2)溯洄从之 17.C【解析】敬谢不敏: 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倚门倚闾: 比喻长辈对子女的盼望和爱护。(正确) 借花献佛: 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布帛菽粟: 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正确) 左支右绌: 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孜孜砣砣: 形容勤勉不懈怠的样子。(正确) 18.B A.搭配不当,“提出”与“抚慰金”不搭配; C.成分残缺。应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加上“推进”; D不合逻辑,“该型飞机在运营成本上是其他同级别机型的1.3 至2倍”不是“优势”。 19.C 甲,由“转眼”“霎时”可以看出。乙,由“福食”“养生”并联系前面内容可见是置于厨房的警戒联。丙,由“洗砚”“烹茶”“鹤”可以判定。丁,由“琴瑟”“芝兰”可以判定。 20.①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一定冲击②还包括乡村中一些古老的建筑③寄托着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精神追求(每空2分)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此段文字讨论的是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所以所填内容必须围绕这一话题进行①处之前是对乡村传统文化的现状的介绍,根据“城市化浪潮的加剧,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乡村传统文化是很迫切的”,可推知答案。②处所在句子是对传统文化遗存形式的介绍,根据“不仅包括”“还包括”可知此处句式应为“还包括……”再根据“老宅子、庙字、祠堂等”属于古老建筑,可推知答案。③处所在句子是对后两种遗存的评价,说其“保留着人们对传统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那么可推知其应该承载着“精神”。 21.①人应该做绿叶(2分) ②人应该做红花还是绿叶(2分) ③举例论证(事实论证) 解析: 根据“正方三辩: 人应该是去竞争做红花的”,推知正方的论辩立场为“人应该做红花”,进而得出反方的辩论立场为“人应该做绿叶”。根据开头的两段,可以推知双方的辩题为“人应该做红花还是绿叶”。在主持人讲话后,双方都引述事例,所以都运用了“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 22.试题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家庭活动非常少,父母和孩子各自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中心安排业余生活,随意性大,欠缺规划。良性的文娱话动带给家庭成员正面积极的影响,而沉迷手机、电视及浮躁社交活动给家庭成员带来相当大的危害,家庭的文娱活动是家庭成员间互动沟通的好时机,家长有责任管理设计好业余生活,不能让家庭成员各自为政,以个人喜好恣意安排业余生活,当然也不能粗暴干涉强制霸占孩子的业余时间。消除恶性生活习惯,养成良好家庭娱乐氛围,这是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好的家风,无论对个人成长的促进,还是对社会风气的涵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庭文娱活动”结果可以看出,人们对良好的家庭业余活动也是有期待和正确认知的,让想与做结合起来,不让美好家庭只停留在愿景里,也是一个立意角度。立意时结合对比论证会更加深刻有力。 点睛: 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可能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由于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 服从材料的整体;观点可能比较新颖;有话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