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福建省福州市2018届高三5月份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5-08 16:55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愿景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图的实施不谋而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精诚合作,实现共赢。
双十一期间,这家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订单猛增,企业负责人要求员工克服一切困难,全员上阵,目不窥园,努力满足市场需求。
这部影视剧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层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演员必须自身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演角色的情感。首先要学会不“动于衷”,才能绘声绘色,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2017年9月,第十七届北京国际航空展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众多国家展商的航天产品亮相北京,济济一堂。
当代中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争做行不由径一心报国的杰出青年,唯有如此,才能昂扬立足于社会,从而创造出令人敬佩的辉煌业绩。
ABC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B.大到政务工作、小到居家出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日益渗透其中,数字经济将人们曾经想象中的智能新生活变为现实。
C.全科医学很“全面”,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还需要有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注重预防和康复,对固定人群实施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等。
D.高校能否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19.下面是小刘在微信中给即将过四十岁生日的姨妈写的一则留言,留言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姨妈您好!明天是您不惑之年的生日,我特别想去给您过生日,可是我现在工作特别忙,百忙之中无法前往,我感到非常遗憾。但是,我在此顺便给您送上我的祝福,祝我亲爱的姨妈身体健康,永远年轻,永远快乐!
A.B.C.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树木看上去很安静,但它们实际上。许多树木在夜里会上下移动它们的枝干。?科学家们的发现解答了这一疑惑:树木显示细微的周期性脉冲,就好像它们有微妙的“心跳”一样,而且。此前,人们认为树木不会进行这种活动,而只是被动地通过叶片的水分蒸发将水分“吸”上去。不过,目前尚不清楚树木从根部向上运送水分的原理。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从2015年7月开始,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采用了预约参观办法。这一措施合理有效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一方面加强了洞窟的保护,另一方面给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实施预约参观办法以来,来莫高窟参观的人数逐年递增,年游客接待量由2014年的45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55万人次。
从逻辑方面看,以上材料可以推断出某一结论,请从下面两项中选出推断不妥的一项并说明不妥的理由。
甲、莫高窟预约参观的办法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乙、预约参观办法实施前莫高窟的游客量不均衡。
不妥的一项是()
理由:
17(3分)B
18(3分)A
19(3分)D
20(6分)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活跃(活泼)难道树木也有“脉搏”(“心跳”)吗?树木在积极地从根部向上运送水分
【评分说明】写对一处得2分,学生所写的不是答案提供的的,只要合乎语境,合乎逻辑,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补写题评分,要本着给分原则,不能死抠字眼,也不能唯“参考”是“标准”,要多几个参考,要在整体表达上赋分。
第处,答出类似“却很活跃”、“在进行着微妙的活动”等,可给1分;第处,答出“为何会有这一现象呢”或是“这一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呢”等,可给1分;第处,答出“积极”、“主动”者均可给1分。
21.(5分)不妥的是“甲”。(2分)理由:因为需要预约,有的游客本来某天有时间,但如果预约不上,就不能在这一天参观。(3分)
【评分说明】正确选出不妥的得2分,说明正确得3分。“理由”主观题评分,要本着给分原则,不能死抠字眼,也不能唯“参考”是“标准”,要多几个参考,要在整体表达上赋分,只要言之成理,都要酌情给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西安发布了23条人才引进新政,长沙也推出“人才新政22条”,成都则推出“蓉漂计划”,郑州也迅速出台“户籍改革”……短短几个月内,包括济南、南京、杭州、青岛、厦门、天津、重庆等在内的二线城市,纷纷加入“人才争夺战”。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如全球一体化、地区冲突加剧、中美贸易再起争端等,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天生我材必有用,面对社会与国家对人才的多元需求,作为“强国一代”,你有怎样的“成才梦”?如何使这个梦变得“有用”?请写一篇文章,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并加以阐述。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