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18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3 分)C 2.(3 分)B 3.(3 分)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4.(3 分)B 5.(5 分)以母亲的视角突出洗手之于人心的需要,有助于主题的表达;通过描写与洗手相关的生活情景,表现母亲认真细致的个性,使文本更具感染力。 6.(6 分)洗手是向前人作品、自己劳动果实表达敬畏或尊重的方式;洗手意味着做好准备,以便进入一种感知与体认事物的良好状态;洗手提醒人们结束和即将开始,并能促使人们思考新的生活方向。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7.(3 分)A 8.(3 分)D 9.(6 分) 现状:文化旅游迅速崛起,发展潜力巨大;出现了同质化的效仿现象,以及为了旅游利益而争夺历史文化发源地等无序化竞争现象。 途径:结合区域特色,使文化旅游产品具备相应主题,杜绝效仿,避免重复;结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开发具有体验性、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结合业态的发展趋势,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做到“无中生有、变废为宝”。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10.(3 分)D 11.(3分)A 12.(3 分)B 13.(10 分) (1)(5 分)奸计正在此,希望趁我们惊扰发动变乱,怎能落入他们的圈套?他们做不了什么的。 (语意通顺得 3 分,译出“胶扰”“术”各得 1分。) (2)(5 分)(杜纮)在京城做官时,同乡马随到京师选官调职,在旅舍中卧病,杜纮接他回家,请医生为他诊治。 (语意通顺得 3 分,译出“宦”“逆旅”各得 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14.(5 分)B、E 15.(6 分) 李诗虚实结合,以散落渌池的舞影歌声虚写逝去的繁华热闹,又以东流入海的滔滔汴水实写眼前的凄清寂寥,意蕴深厚,余韵悠长;高诗欲抑先扬,开篇极言梁王汇 聚贤才的繁盛,其后急转直下,写到世殊时异,空余高台陈迹、秋风衰草,顿挫跌宕,悲慨万端。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1)(3 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2)(2 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3 分)A 18.(3分)C 19.(3 分)D 20.(6 分) 也有人质疑基础研究的价值 基础研究可以推动技术创新 让公众深入地理解基础研究 21.(5 分) 个性之外的差异化并不一定源于自己的母语国家和母语文化。 拥有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并不一定能换取到世界舞台的入场券。 (或:换取世界舞台的入场券并不一定要靠自己的文化身份。) 四、写作(60 分) 22.(60 分)按照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作文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