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35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C (A.“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没有话语权”有误;B“这些是汉字和汉语地位下降的根本原因”有误;D.“已被键盘和拇指替代”有误) 2.D (“文章逐层深入地论证了”有误) 3.A (“只要就能”有误) (二)(14分) 4.(3分)C 5.(5分)村里人的震惊:村里人明白了二爷夜渔的真正原因,为他的大爱情怀而感动。气氛的肃穆:表达了村里人对二爷舍己为人的由衷敬意。(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 6.(6分)突出人物形象,表明二爷夜渔的故事影响深远;深化主题,村里人用行动表达对二爷的敬佩;意味深长,让读者受到感染,引发思索。(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12分) 7.(3分)B 8.(5分)CE 9.(4分)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国家发展,进行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实现可持续发展。(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一)(19分) 10.(3分)B 11.(3分)C 12.(3分)C(“他救助和周济所有被贬到交趾的官员”有误) 13.(10分)(1)当时边远的地方刚刚平定,战事尚未止息,事务多而繁杂,黄福依据事情制定适宜的政策,都很有条理。(大意3分,“息”“制宜”各1分) (2)(黄福)公正廉洁宽恕,向来使人信服,做事无论大小都很谨慎,为国家忧劳忘记家事,年老更加忠诚。(大意3分,“孚”“笃”各1分) (二)(11分) 14.(5分)BD 15.(6分)尾联写故乡征战,旧业全荒;诗人浪迹鄂州,又听到战鼓声。(4分,意思对即可)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忧国愁绪中,提升了全诗的思想境界。(2分,意思对即可) (三)(5分) 16.(5分)(1)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2)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0分) 17.(3分)B.(积重难返:形容长期形成的恶习或弊端不易改变。得意忘言: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计较言语。坐而论道:指脱离实际,空谈大道理) 18.(3分)A(B.语意重复,可删去“比较合适”。C.成分残缺,可在“缺水”后加“的历史”。D.语序不当,可改为“不仅凭借城市建筑提升城市品位,还要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 19.(3分)D 20.(6分)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就会折一些柳条回家 踏青折柳一直延续至今(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21.(5分)示例一:自己不想说的话,不强求别人说;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强求别人做。设身处地感受别人的难处,推己及人理解别人的选择。 示例二:为他人生活提供方便,就是方便自己;为他人成长创造条件,就是成就自己;在成全他人中成就自我,在分享快乐中感受幸福。 四、(60分) 22.(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年间,从太学生担任金吾前卫。上书议论国家大政方针。明太祖认为他不寻常,越级任命他为工部右侍郎。建文年间,他深受倚重和信任。明成祖列出奸党二十九人,黄福在其中。成祖到京师后,黄福迎接并归附。李景隆指出黄福是奸党,黄福说:“臣本来应该死,可被视为奸党,那么我心中不服。”皇上搁置,不查问,恢复了他的官职。之后,督运安南军饷。安南平定后,(朝廷)在那里设置郡县,皇帝命令黄福以尚书衔掌管布政司、按察司的事务。当时边远的地方刚刚平定,战事尚未止息,事务繁重,黄福根据事务制定适宜的政策,都很有条理。他上疏说:“交趾赋税轻重不一,请斟酌制定标准,务必从轻省方面考虑。”他又请求说:“沿泸江北岸到钦州,请设立卫所,设置驿站,以方便往来。实行开中法,给予商人们运销食盐的权利,再让商人运粮食到交趾,来充实军粮储备。官吏的俸禄,仓库储粮不足就用公田的产出补足。”他又说:“广西百姓输运粮饷,陆路艰险,应该让广东海运二十万石来供给。”这些建议都被批准了。于是他编制百姓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多次召见当地父老宣谕皇上的恩德和旨意,告诫下属官吏不要苛刻、侵扰(百姓),上下顺服。当时因为犯小错被贬谪到交阯的官员有很多,黄福都加以帮助和救济,选出贤明的人与自己共事,因此,贬谪的人到了这里就像回家一样。镇守宦官马骐依仗受宠侵害百姓,黄福多次压制他,马骐诬陷黄福怀有二心。皇上觉察出这并不真实,不追究。仁宗即位后,黄福被召回,命他兼任詹事,辅佐太子。黄福在交趾共十九年,到他离开时,交趾百姓搀扶着一路相送,哭泣着不忍分别。宣德七年,皇帝让黄福到南京任职。第二年黄福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后,加封他为少保,参与辅助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的机要事务。留都的文臣参与机要事务从黄福开始。李隆采纳黄福的建议,政治宁肃,百姓安定。正统五年去世,七十八岁,赠谥号忠宣。黄福仪态修整,不随意说笑。历经六朝事务,提出过不少建议,他公正廉洁宽恕,向来使人信服,做事无论大小都很谨慎,为国家忧劳忘记家事,年老更加忠诚。他自己的日常生活非常节俭,妻子儿女仅够衣食,所得俸禄,只用于接待宾客和周济贫困的人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