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庞参字仲达,河南缑氏人也。初仕郡,未知名,河南尹庞奋见而奇之,举为孝廉,拜左校今。御史中丞樊准上疏荐参,邓太后纳其言,即擢参,召拜谒者,使西督三辅诸军屯。四年,羌寇转盛,兵费日广,且连年不登,谷石万余。参奏记于邓骘,骘及公卿以国用不足,欲从参议,众多不同,乃止。拜汉阳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到,先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于是叹息而还 参在职,果能抑强助弱,以惠政得民。元初元年,迁护羌校尉,畔羌怀其恩信。明年,烧当羌种号多等皆降,始复得还都令居,通河西路。时,先零羌豪僭号北地,诏参将降羌及湟中义从胡七千人,与行征西将军司马钧期会北地击之。参于道为羌所败。既已失期,乃称病引兵还,坐以诈疾下狱。校书郎中马融上书请之,书奏,赦参等。后以参为辽东太守。永建元年,迁度辽将军。四年,入为大鸿胪。尚书仆射虞诩荐参有宰相器能,以为太尉,录尚书事。是时三公之中,参名忠直,数为左右所陷毁,以所举用忤帝旨,司隶承风案之。上计掾广汉段恭因上疏曰:“伏见道路行人,农夫织妇,皆曰‘太尉庞参,竭忠尽节,徒以直道不能曲心,孤立群邪之间,自处中伤之地’。昔白起赐死,诸侯酌酒相贺;季子来归,鲁人喜其纾难。夫国以贤化,君以忠安。今天下咸欣陛下有此忠贤,愿卒宠任,以安社稷。”书奏,诏即遣小黄门视参疾,太医致羊、酒。永和元年,以久病罢,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庞参传》) 【注】薤: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鳞茎,鳞茎和嫩叶可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于是叹息而还/ B.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于是叹息而还/ C.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于是叹息而还/ D.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于是叹息而还/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有“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意,是汉代设立的察举考试,明清后变成对举人的雅称。 B.军屯,此指国家配给驻防卫所的士兵土地,就地屯田,自耕自种,实现军队的自我供给。 C.疏,古代一种文体,有多种解释,此指封建时代大臣向帝王分条陈述建议、意见的文书。 D.黄门,汉代由宦者担任,帮助皇帝传递信息,因常站在黄门下等候皇帝的宣召得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庞参德才兼备,屡被举荐。他尚未有名气时就受到河南尹的推荐,接着又有御史中丞举荐。 B.庞参任职边疆,熟悉政务。他曾受命督办军屯,还做过护羌校尉等与边疆事物相关的职务。 C.庞参礼遇贤士,为政惠民。做汉阳太守时,面对郡里贤人倨傲毫不介意;做太尉时,百姓上书赞扬其德政。 D.庞参贤能忠贞,多被赞誉。尚书仆射虞诩认为他有宰相的才具,上计掾段恭把他与白起和季子并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已失期,乃称病引兵还,坐以诈疾下狱。(4分) (2)参名忠直,数为左右所陷毁,以所举用忤帝旨,司隶承风案之。(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2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注】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汪元量,宋末元初诗人、词人。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牌后小标题“幽州九日”,将这首小令的写作时间、地点,以及作词的缘由都交待得非常清楚。 B.“官舍悄”写出馆舍的万籁俱寂,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坐到月西斜”写出作者夜不能寐、望月西沉的情态。 C.“永夜角声悲自语”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长夜漫漫、角声时起,给人一种绝域苍茫的肃杀感受。 D.“客心愁破正思家”一句中的“家”不仅指自己的小“家”,也指已经沦丧于蒙古铁蹄之下的南宋王朝这个大“家”。 E.“南北各天涯”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故国、对家乡的思念,正是因为路途遥远,这种思念才显得更加沉重。 15.本词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仁人志士不苟且偷生、不逃避死亡的原因。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一句写出自己沦落他乡,因而生发出无限悲秋之绪;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