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
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4-17 13:33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观正确与否,关系人心聚散、国家兴亡、民族盛袁。能否树立正确历史观,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然而,一些人认为历史观问题属于学术观点问题,与政治无关。事实上,历史观争论是当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隐蔽化的重要表现。
唯心史观脱离历史发展实际,常常以假设代替史实,对历史的认知和评价不是基于“回到历史现场”的客观审视,而是来自罔顾特定历史情境的主观臆断。但历史不容肆意假设,尤其是当这一假设暗含某种政治意图、带有某种政治目的的时候。当前,唯心史观的集中表现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它常常披上学术外衣,打着还原真相、重新解读的幌子,在脱离时代背景与历史实际的情况下,对支离破碎的史料进行篡改、拼接,进而得出所谓历史真相。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能改变。我们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建设、改革征程中领导人民披荆斩棘、从胜利走向胜利,就在于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始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以史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理性客观,才是坚持唯物史观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形而上学史观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看待历史,否认社会矛盾,否认社会发展,否定社会革命的作用,其典型表现是历史终结论。历史终结论认为,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证明,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已成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马克思主义告诉人们,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社会主义实践在苏东受挫,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失败的只是那种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或昧于表象不明大势,或囿于一隅不顾全局,这些都是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表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产生全球性影响;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中国方案。事实证明,历史并未终结。
线性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线性的,它忽视社会历史发展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将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简单化。在线性史观“进步”和“落后”的两极论述下,不同民族被分置于线性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独特的内在发展逻辑被忽略或掩盖。在此框架下,西方国家理所应当地把“文明”引入其他“野蛮”国家,帝国主义的殖民过程就此合理化。事实证明,西方模式并不是唯一正确的发展路径,当前的西方之乱就是最好注脚。世界文明发展的道路从来都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各有其存在价值。各国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与共同努力。人类必须从“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中跳出来,尊重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坚持历史合力论,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郭海成《在理性辨析中树立正确历史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历史观是属于学术还是政治问题使得当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变得复杂和隐蔽。
B.披着学术外衣、借口还原历史真相而随意主观臆断的唯心史观有很强的迷惑性。
C.把殖民过程合理化的西方模式不是唯一正确的发展路径,也不再适应当今社会。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依靠文明的发展,唯有如此才能跳出西方中心主义窠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在介绍不同的历史观之前先解说了历史观的正误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
B.文章通过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比以及具体事例来论证唯心史观的错误。
C.文章在讨论历史终结论时用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作为论据证明历史没有终结的观点。
D.文章表述进步落后的内容是论证线性史观忽略各民族独特发展逻辑的论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有拥有正确的历史观后,一个国家的人心才能凝聚、国家和民族才能强盛。
B.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就要以史实为依据,实事求是、理性客观地看待历史过程。
C.苏东的社会主义实践受挫证明了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和形而上学史观的失败。
D.要想不犯形而上学史观的错误就不能用静止片面、零散孤立的眼光观察历史。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推磨
刘庆邦
小时候我不爱干活儿,几乎是一个懒人。可我娘老是说,一只鸡带俩爪儿,一只蛤蟆四两力。在这样的观点支配下,一遇到合适的小活儿,娘就会拉上我,动用一下我的“俩爪儿”,发挥一下我的“四两力”。
秋天,生产队给各家各户分红薯。鲜红薯不易保存,把一块块红薯削开,削成一片片红薯片子,摊在地里晒干,才便于保存。削红薯片子是技术活儿,由娘操作。娘分派给我的任务,是犯湿红薯片子运到刚耩上小麦的麦子地里,一片一片摊开。这么多红薯片子,啥时候才能摊完呢,我一见就有些发愁。娘好像看出了我的畏难情绪,手上一边快速削着红薯片子,一边督促我:快,快,手脚放麻利点儿!我虽然不爱干活儿,却很爱面子,不愿让娘当着别人的面吵我。,只得打超精神,用竹篮子把红薯片子装满,抵在肚子上,一趟一趟往附近的麦子地里运。天渐渐黑下来了,月亮已经升起,照得地上的红薯片子白花花的。当时我一点儿都不觉得美,更没有感到什么诗意,只想赶快把活儿干完,好回家吃饭。
比起晒红薯片子,最让我难忘的活儿是椎磨。
石磨分两扇,下扇起轴,上扇开孔,把轴置于孔中,推动上扇以轴为圆心转起来,夹在石磨两扇间的粮食就可以被磨碎。_磨的上扇两侧,各斜着凿有一个穿透性的磨系眼,磨系眼上栓的绳套叫磨系子,把推磨棍穿进磨系子里,短的一头别在上扇的磨扇上,长的一头杠在人的肚子上,利用杠杆的原理,人往前推,石磨就转动起来。
我刚参与推磨时,还抱不动一根磨棍,娘让我跟她使用同一根磨棍推。娘把磨棍放在小肚子上往前推,我呢,只能举着双手,举得像投降一样,低着头往前推。人的力量藏在身上看不见,只有干活儿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可因为我和娘推的是同一根磨棍,我不知道能不能帮娘增加一点儿力量。娘一个劲儿鼓励我,说好,好,不错,男孩子就是劲儿大。得到娘的鼓励,我推得更卖力,似乎连吃奶的力气也使了出来。一开始我觉得推磨像是一种游戏,挺好玩的。好多,游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让不动的东西动起来,不转的东西转起来。推磨不就是这样嘛!可很快我就发现,石磨可不是玩具,推磨也不是游戏,推磨的过程过于沉重、单调和乏味。只推了一会儿,我就不想推了,拔腿就往外跑。娘让我站住,回来!我没有听娘的话,只管跑到院子外边去了。
等我长得能够单独抱得动磨棍,就不好意思再推磨推到半道跑掉。娘交给我一根磨棍,等于交给我一根绳子,我像是被拴在石磨上,只能一圈接一圈推下去。推磨说不上前进,也说不上后退,因石磨和磨盘是圆形的,磨道也是圆形的,推磨的人只能沿着磨道转圈,转一圈又一圈,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推磨不仅要付出体力,更要付出耐力。每个人的耐心,都不是天生就很足够,多是后天经过锻炼积累起来的。对我的耐心最大的考验来自每年春节前的推磨。一年一度过春节,要蒸白馍,包饺子,炸麻花,需要比较多的面粉。过年主要是吃白面,白面都是由麦子磨出来的。在所有的粮食中,因麦子颗粒小,坚硬,是最难研磨的品种之一。没办法,人总得过年,总得吃饭,再难推的磨也得推。年前学校已经放寒假,我再也找不到逃避推磨的理由,只得硬着头皮加入推磨的行列。平常我们吃不到白面馍,都是吃用红薯片子面做成的黑面锅饼子,锅饼子结实又粘牙,一点儿都不好吃。、吃白面馍的希望构成了一种动力,推动我们把磨推下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农村通电和打面机的普遍使用,石磨就用不着了。我小时候反复推过的、曾磨炼过我的耐心的石磨,也不知扔到哪里去了。
推磨的时代结束了,怀念就开始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2月22日)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叙述了“我”干晒红薯片子和推磨的活,体现出“我”生活的年代特征以及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等,解说了第一段中娘的思想观点。
B.文章语言口语化、生活化,亲切自然,特别是对娘的描写,不仅体现了娘对“我”的关爱之情,还体现了娘,对“我”教育的循循善诱。
C.“当时我-点儿都不觉得美”表达了“我”对晒红薯片子的劳累的真实感受,但从“当时”一词推测,“我”现在很怀念当年生活的诗意。
D.“我”认为推磨是围着磨道转圈的循环往复,再结合打面机普及后就不再用石磨的事实可知“我”喜爱劳动但讨厌重复劳动的思想。
5.文章划横线的段落(第四段)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何具体作用?(5分)
6.作者在体力劳动(晒红薯片子、推磨)的过程中有哪些感悟?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新年伊始,直播答题迅速掀起了一波全民答题热潮,直播答题APP通过疯狂烧钱吸引用户参与。各大直播答题平台的玩法基本一样,由主持人出题,网友在线面答,通常每场共12道选择题:在指定时间内全答对的人可以瓜分巨额奖金。事实上,“知识变现”的狂欢并不是一场撒钱的慈善活动,“答题者”看到的是利益,“出题者”看到的同样是效益。看直播从花钱到赚钱的转变激起用户热情,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增加了用户的参与意愿。
直播兴起后,“低俗”“无厘头”一直是撕不去的标签。在吃了“低俗网红”的亏之后,直播答题似乎是一条相对符合政策的安全道路。在网友点灯熬油答题“变现”的时候,已有直播答题平台拿着流量数据实现了商业变现——包场式广告赞助纷沓而至。1月9日,美团100万元冠名花椒“百万赢家”中午场,映客的芝士超人的首个广告则被趣店以l亿元拿下。
直播答题仍在探索期,最终能否产生出持久的民生红利,还需要时间的考验。但需要提醒的是,娱乐永远是娱乐,我们不能让娱乐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也不能幻想,通过直播答题让全民知识有多高的飞跃,更不能做一夜暴富的梦。
(摘编自《央视·直播答题为何突然火了》)
材料二:
材料三:
(摘编自《新华网:官方加强管理网络直播答题》)
材料四:
题目,是直播答题的基础,题目出得好坏,直接决定节目水平高低。然而纵观当下直播答题节目,出题水准堪忧。比如有的出现事实错误,硬把“肉夹馍”划成江苏小吃;有的内容无聊,要求回答“西瓜视频”四个字共有多少笔画,毫无知识性;甚至还有些在事关国家主权问题上出现严重误导,令人匪夷所思。
有人认为,不过是一两道题出得不好,没什么大不了。然而在直播答题过程中,动辄上万乃至几十万人同时在线,一旦题目内容包含严重错误或不良导向,不仅可能歪曲事实、误导不知情的观众,甚至会对互联网领域的文化生态产生冲击和不良影响。一味强调娱乐性、互动性,而忽视题目设置本身的严肃性、严谨性,无疑会让问答跑偏,令知识失色。
把题库扎扎实实做好,是直播答题进一步发展的首要前提;而泾渭分明地区分真正的知识和垃圾信息,则是做好题库建设的最基本要求。
(摘编自《人民网:别让垃圾信息玷污“知识”》)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直播答题APP用户对直播答题平台增加包场式广告赞助商产生反感,这使接近三分之一的直播答题APP用户卸载过直播答题APP。
B.二线城市的直播答题APP用户是直播答题APP用户的主力军,无论是用户分布还是用户渗透都处于城市直播答题APP用户第一位。
C.直播答题是一种娱乐方式,不是真正的知识传播,也不是真正的知识变现,所以直播答题让网民知识飞跃以及一夜暴富都是不可能的。
D.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通知要求是从各级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以及网友等的角度来诠释规范直播答题节目的责权利方面的内容。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直播答题APP即答即提现的高效性提高了使用直播答题,APP用户在线答题的兴趣,这也保证了这些用户今后会继续使用直播答题APP。
B.绝大部分用户是为了参与直播答题才安装直播答题APP的,只有小部分用户是之前安装,这说明直播答题疯狂烧钱吸引用户很有效果。
C.直播答题是一些网络平台以视频直播的方式开设互动有奖问答吸引网民答题的节目,关涉到直播答题平台、网友和广告商的经济利益。
D.网络在线直播答题的积极方面是能促进文化知识传播,消极方面是所出题目有知识错误,而这些知识错误使相关部门对直播进行监管。
E. 合规的网络直播答题平台必须具备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及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业务素质的专业主持人。
9.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直播答题如何才能真正传播知识。(4分)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