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3分)B【解析】A项,曲解文意。“德主刑辅”的思想并非到西汉时期才产生,董仲舒只是“明确提出”这一观点。C项,偷换概念。由文章第四段可知,儒家认为的是“以亲情为基础的伦理道德规定”比法律法规更为重要。“亲情”与“人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D项,曲解文意。儒家并未否定“刑律狱讼”的必要性,只是强调德主刑辅、礼法融合、情法互补。 2.(3分)D【解析】“论述了儒家法治思想才是中国法学的真正源头”错,文章点明只是“有学者认为”。 3.(3分)A【解析】“只要……就……”表述太绝对。 4.(3分)A【解析】B 项,“作者对此进行了鞭挞讽刺”说法错误。原文并没有对此进行讽刺,只是陈述客观事实。C 项,“主要采用了侧面描写”分析错误,本文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主要”一词不准确。D 项,两件事都表现了凤影的作为对周边人的影响。 5.(5分)①质朴,低调,不张扬。送女儿去国学馆不开汽车。(1分)②性格温和,热情,宽厚大度。姐妹说话尖刻也不恼怒,仍然微笑面对;朋友有求,热心帮助。(2分)③热爱国学,自觉修身,思想境界高。为了能够听教授讲课,甘愿去做义工。(2分) 6.(6分)①内容本身就是故事情节,这种写法使得文章简洁深刻;②《论语》是国学经典,引用这些句子,更能突出小说的主题;③用《论语》中的句子,揭示国学的核心内容,并且增强了小说的厚重感;④凤影听课听到这些内容,心有触动,表明凤影对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领悟,更好地塑造了人物形象。(每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 7.(3分)B【解析】“以二维图画的方式来反映现实世界”错,二次元是虚构一个架空世界。另,文章里也没说三次元就是直接呈现现实世界。 8.(5分)AC(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解析】B项,“这说明青少年已经逐步开始客观、理性地看待二次元文化”属无中生有。D项,“但只要加强沟通交流,就可以共同促进青少年的成长”无逻辑关系。E项,“应该鼓励青少年积极践行二次元文化”推断失当。 9.(4分)①现实与虚构的关系;②人与人的交往;③对未来的思考;④对自我的探究。(每点1分) 10.(3分)C【解析】首先通读文本,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其次要关注名词和代词,依据它们所作的成分断句。“边地”作“辽人来理”的宾语,所以其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 A、B两项;“城守之具”结合语境可知是“守城的战具”,所以在这里作宾语,其前不可断开。排除 D 项,故选C项。 11.(3分)C【解析】“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部长”说法错误,应该是“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部长”。 12.(3分)C【解析】“皇上由此清醒地认识到”属于无中生有。从原文“又言”“帝览疏嘉之”可以看出,是邓绾的上书中有对时局的清醒认识,而皇上看了他的奏章后只是赞赏了他的见解。 13.(10分)(1)当时,王安石得到皇帝的特权,上书分条列举了几十条时政,认为宋朝兴盛百年,人们习惯于安定、沉溺于太平,应当进行改革。(横线处各1分,大意1分) (2)辽人假意为土地边界争执,其意在窥视我国。去年冬天,他们连续几个月聚集军队,在边境徘徊许久才自行停止,其真诚与虚伪由此可见。(横线处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邓绾,字文约,是成都双流人。考中进士,是礼部第一名。不久,被升迁为员外郎。熙宁三年冬天,邓绾被任命为宁州通判。当时,王安石得到皇帝的特权,上书分条列举了几十条时政,认为宋朝兴盛百年,人们习惯于安定、沉溺于太平,应当进行改革。又上书谏言:“陛下得到伊、吕的辅佐,制定了青苗法、免役法等法规,百姓没有不歌颂您的恩泽的。凭借我在宁州的所见来看这件事,管理一路都是这样;凭借管理一路的经验,管理天下也是这样。如果有非常好的方法,希望不要流于肤浅的议论而要坚决执行。”第二年,升任侍御史知杂事、管理司农寺。 当时,常平、水利、免役、保甲的制度,都出自司农之手,所以王安石借邓绾来威慑众人。邓绾请求首先在开封府的辖地免除徭役,其次在各州县实行。利州路每年耗费九万六千缗钱财,而转运使李瑜大概有三十万,邓绾说:“平均徭役本来是使百姓富裕的,如今却致力于强征横敛,积累财物使自己宽裕,对此类事应该加重处罚。”富弼在亳州,不散发青苗钱,邓绾请求将其交给有关部门查办。京郊的百姓因助役法而上诉,皇上下诏询问是否可以两面实行助役法,邓绾与曾布就递还堂帖。中丞杨绘说没听说司农能行使职权,便没有回复。凡是吕公著、谢景温所设置的推直官、主簿,全部免去其职,而推荐蔡确、唐垧担任御史。 熙宁五年春天,辽人前来侵犯边疆,将军队驻扎在边境上,扬言将要出兵,于是两河戒严,并且命令黄河以北修筑守城的打仗器具。邓绾说:“这不仅没有益处,而且非常扰民、耗费物资。”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停止了此事。又说:“辽人假意为土地边界争执,其意在窥视我国。去年冬天,他们连续几个月聚集军队,在边境徘徊许久才自行停止,其真诚与虚伪由此可见。如今我们应该顽强地抵御他们,那么就不会改变两国间的平等地位,公平的话他们就不会怀疑我们,而我们就可以为长远做打算。如果我们先害怕并且屈服,他们或许会据理力争,那么这将是中原最大的耻辱。”皇帝看了奏章后,对他的看法非常赞赏。 王安石离任之后,邓绾依附吕惠卿。等到王安石恢复相位,邓绾想弥补先前的行为,就揭发了吕惠卿置田建华亭的事情,离开京城做了陈州知府。又弹劾三司使章惇协从、帮助吕惠卿所做的奸邪之事,离开京城做了湖州知府。宋神宗元丰年间,邓绾担任荆南知府,历任陈、陕、永兴、青、邓各州知军。元祐年初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14.(5分)DE(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解析】D项,“运用想象”说法错误,颈联所描绘的全是实景,而且也不是写自己考取功名后欣喜的宏大场面,而是指科举考试结果出来后的宏大场面。E项,“其语言与白居易的讽喻诗一脉相承,明白如话”解说不当,本诗虽是讽喻诗,但语言却深沉婉转、含蓄。 15.(6分)①“满城桃李君看取,一一还从旧处开”中的“桃李”喻指考取功名之人;“旧处”是指权贵之家。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点明了考取功名者仍然是那些权贵人家的子弟。(2分)②此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科举考试被权贵把持的黑暗现象,把矛头直接指向唐末科举和豪门贵族,指明了讽喻的对象,点明了本诗的主旨。(2分)③这是诗人对自己多年不第生涯的痛苦思索和总结,表现出对命运不公的不满与愤恨。(2分) 16.(5分)(1)间关莺语花底滑;(2)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3)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7.D【解析】①正确。伐功矜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②错误。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③正确。鞭辟入里:意思是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④正确。尸位素餐:比喻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⑤错误。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⑥错误。褒贬误用。顾盼自雄:左看右看,自以为了不起,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18.A【解析】B项,语义重复。“近”“左右”取其一即可。C项,句式杂糅。“将会给予我们带来深刻的启发”杂糅,应改为“将会给予我们深刻的启发”或“将会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发”。D项,成分残缺。“按照”后面缺少中心词,应加“目标”。 19.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要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在这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B选项说希望同学“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那么言外之意是同学并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此话放在毕业赠言中,不是很得体。) 20.(6分)①可以实现自由充电 ②就能够进行充电 ③也有较高的安全性(每空2分)【解析】第一空,根据空前的“改善了接触式充电……”的内容,可知第①空应填“可以实现自由充电”相关的内容;第二空根据空前的“只要装备了接收线圈”可知,第②空应为关联词“就”引导的句子,其中心话题为“能充电”,故该空可填“就能够进行充电”相关的内容;第③空由空前的“避免干扰电子设备和人体辐射伤害”可知其陈述重点为“安全”,再由空前的“既能”可知,其对应的关联词语为“又能”或“也有”,因此可填“又能保证较高的安全”“也有较高的安全性”等,此外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21.①使用手机购物、交友、阅读是果,需要快节奏的生活是因,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2分) ②“我”和身边的许多同学能够正确使用手机并不代表所有同学都会正确使用,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3分) 22.【写作指导】这是一篇多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由两则观点相反的材料构成。材料一的观点是阅读应该给分数让路,特定的时间段内可以不进行课外阅读。其思想存在狭隘性和片面性,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人具有隐性的、长远的意义。材料二的观点则是越是非常时期越需要阅读,阅读能够给人以特殊的精神力量,彰显了读书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这两则材料的观点相对,需要考生辩证思考。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从否定材料一的看法:花费时间阅读未必影响分数的提高;高三学生不能只盯分数,还应注重培养语文素养。 ②阅读是精神食粮,能够带给人巨大的精神力量,在高三阅读一些励志类的书籍,可以使人更自信、更向上。 ③辩证思考阅读的利弊:阅读要有技巧,特定时期可以有选择地读书,但要注意不能过度阅读,影响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