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参考答案 1.(3分)B 【解析】A项曲解文意,出处见第一段:“我国文化繁荣兴盛,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提高”,文化泛娱乐现象也随之出现。C项张冠李戴,出处见第二段,“很多娱乐节目盲目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而不是受众广泛的原因。D项于文无依据。 2.(3分)B 【解析】B项无中生有,文章第二段并没有指出文化泛娱乐现象的具体危害。 3.(3分)D 【解析】D项张冠李戴。“传播好真善美”应该是文化生产者的责任。 4.(3分)A 【解析】A项分析不准确,“迅速瞄瞄”、“快走几步猫下腰”体现的是在饥荒时期素玉不想让其他人发现高粱穗的警惕心理;“轻轻放进筐里”表现出的是素玉对高粱穗的珍视。 5.(5分)①因为接连几个秋天,素玉都没有捡到一穗高粱,出于内心对粮食的渴望,所以会经常想起曾经捡到过的那穗高粱。(2分)②素玉想到高粱满怀幸福是因为在最缺粮的时候,那穗高粱让她和孩子得以充饥,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对那穗高粱充满了感恩。(2分) ③素玉想到当时几个孩子都给她递过来了半匙米粒,她感受到了孩子们对她的爱,感受到了亲情的暖意,所以回想起来满怀幸福。(1分) 6.(6分)①在环境方面,通过对素玉捡粮食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农村人民正在闹饥荒的社会环境,写出了农村生活的艰苦。②在情节方面,小说以素玉认真仔细捡粮食开头,为下文素玉捡到高粱穗作了铺垫。③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突出了素玉的勤劳、能干以及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的智慧。(每点2分) 7.(3分)A 【解析】增长量最大的是2013年。今年上网人数—去年的上网人数=今年的增长量;本题学生应根据所给数据先算出2011年的上网人数,然后才能得出2012年的增长量。 8.(5分)D(3分)E(2分) 【解析】A.因果倒置;B.说法绝对,商家要想获得贷款,需要满足信用要求,不是随便就可以贷款;C.材料三“以二维码为代表的‘条码支付’”说明“二维码”只是“条码”中的其中一种。 9.(4分)①在技术层面上,支付机构应研究出更安全的条码交易系统,降低条码支付带来的风险。 ②政府应加强对支付机构的监管,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杜绝恶性竞争。 10.(3分)C 【解析】“再”是两次的意思,“初”与“后”是指起初和后来,所以排除B.D选项。“其”是代词,指代冯京,排除A选项,所以选C。 11.(3分)A 【解析】礼部是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12.(3分)D 【解析】刘沆、王安石只是指责冯京,并没有诬陷他;冯京与吕惠卿在原文中并没有政见不合。 13.(10分)翻译: (1)(5分)您是宰相,下官不敢妄自登门拜见,是因为尊重您,不是我傲慢啊。(“造请”、“乃”各1分,译出大意得3分) (2)(5分)冯京向朝廷请示,严禁进攻掠夺夷人,向他们提供农具,发放粮食,使他们归家。(“侵掠”、“饷”各1分,译出大意得3分) 14.(5分)B(2分)C(3分) 【解析】B项中应是间接抒情,而非直接抒情。C项中“比喻手法”有误。 15.(6分)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分)“杯延玉漏迟”表面上是写酒杯嫌漏壶漏的慢,实则是将女主人的情感转移到了酒杯上,写女主人嫌时间过得慢,长夜难耐的心情。 (2分)“烛怕金刀剪”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蜡烛害怕再被剪刀剪的心境,展现了女子一晚上独对孤灯,把烧焦的烛芯剪了又剪,坐待天明的孤独与愁苦。(2分) 16.(5分) (1)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2)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17.(3分)B 【解析】①曲高和寡:曲调高雅,能唱和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艺术作品深奥难懂,能理解的人不多。②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望文生义,使用错误。③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处正确。④沧海横流:比喻社会动荡。使用错误。⑤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使用正确。⑥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亦可理解为经常下雨。使用错误。 18.(3分)D 【解析】A项不合逻辑,应删去“不”;B项成分残缺,“自主创新”后面应该加上“的能力”;C项搭配不当,“增强”应改为“提高”。 19.(3分)D 【解析】A项“花甲”是指60岁。B项“惠顾”多用于商家对顾客。C项“绵薄之力”,谦称微力、微劳,常用作自谦之辞。 20.(6分)示例: ①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通过撒盐来融雪 ②该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好 ③盐融化冰雪的能力与温度有关 (每句2分,与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21.(5分)示例: ②父母近视,孩子不一定都会近视。 ③注意用眼卫生,人们不一定就不会得近视。 (答对一处给3分,答对两处给5分) 22.(60分)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冯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冯京从小就很出众,英俊豪迈卓尔不群。稍大一点开始学习后,书本上的内容看过之后就可以背诵。考中进士,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是第一名。当时冯京还没有娶亲,张尧佐正倚仗宫中势力,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冯京。张尧佐把冯京请到家里,给他系上金带,说:“这是皇上的旨意”。过了一会,又端上从宫中送来的酒菜,直接拿出嫁妆来以目示意他。冯京笑着但是没去看它,坚决推辞了。外放守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还京后,担任集贤院学士、掌判吏部南曹,参与修撰《起居注》。吴充因为上书议论温成皇后追封一事,被贬为高邮知府,冯京上疏说吴充说的对,不应该被贬黜。刘沆请求进言并斥责冯京,仁宗说:“冯京有什么罪过呢?”只是解除了冯京修《起居注》一职,不久后又恢复了。 皇帝本来打算让冯京掌管起草诰命。但是冯京的岳父富弼当时执掌朝政,为了避嫌,任命冯京为龙图阁待制、扬州知府。后来改任江宁知府,以翰林侍读学士召还回京,在京城负责纠察刑狱之事。担任翰林学士和开封府尹。几个月不到丞相府拜见丞相,韩琦对富弼说了这件事,认为冯京很傲慢。富弼让冯京前往拜见韩琦,冯京对韩琦说:“您是宰相,下官不敢妄自登门拜见,是因为尊重您,不是我傲慢啊。” 神宗即位,王安石当政,冯京论说他改革不恰当,累计有几千字,王安石指责冯京在发表邪说,请求罢黜他。神宗认为冯京为可用之才,提拔他为枢密副使。恰逢候补官员郑侠上书议论时政,推荐冯京为丞相,吕惠卿趁此诬陷冯京和郑侠私通,被贬为亳州知府。没过多久,茂州夷人叛乱,改任成都知府。蕃部何丹正入侵鸡粽关,听说冯京的部队到了,就请求投降。议事者想要荡平敌人的巢穴,冯京向朝廷请示,严禁进攻掠夺夷人,向他们提供农具,发放粮食,让他们归家。夷人很开心,争相拿出猪狗割血结盟,愿意世世代代为汉藩。吕惠卿告发王安石有罪,拿出王安石私人的书信,上面写着“不要让齐年知道”,“齐年”说的就是冯京,因为冯京和王安石同年出生。皇帝认为王安石欺骗了自己,又征召冯京主管枢密院。 哲宗即位,任命冯京为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又改任镇守彰德。于是范祖禹说:“冯京两次执政,当初与王安石不和,后又被吕惠卿倾轧,他保持中立不偏不倚的操守,为神宗称道推崇。而且昭陵学士,只剩冯京一人,如果让他再主管枢密院,能使公论信服。”当时冯京已经年老,宋哲宗就让他做中太一宫使兼侍讲,改任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师之职退休。绍圣元年去世,终年七十四岁。冯京做郡守的时候,各县审判完的案件一到,立刻逐一追查,如果实情和县里的记录一样而且处理判决需要施行法律的,就让法官判罪,不到狱中治罪。回复下级部门很迅速,没有一件积压的案件,人们都佩服他做事干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