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3-08 21:34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
崔斌,字仲文,大同弘州人。性警敏,世祖在潜丘召见,应对称旨,命佐卜怜吉带,将游骑戍淮南。卜邻吉歹甚敬礼之。使斌觇敌形势。斌潜袭之,多所俘获。俄丁父忧,袭授金符,为总管。世祖尝命安童举汉人识治体者一人,安童举斌,入见,陈时政得失,甚合帝意。时帝锐意图治,斌危言谠论,面斥是非,无所讳避。帝幸上都,尝召斌,斌下马步从。帝命之骑,因问为治大体当何先。斌以任相对。帝曰:“汝为我举可为相者。”斌以安童、史天泽对,帝默然良久。斌曰:“陛下岂以臣猥鄙,所举未允公议,有所惑欤?今近臣咸在,乞采众言,陛下裁之。”帝俞其请,斌立马扬言曰:“敕问安童为相可否?”众欢呼万岁。帝悦,遂并相二人。除斌左右司郎中。每进见,必与近臣偕,其所献替,虽执政大臣有不得闻者,故人多忌之。会阿合马立制国用使司,专总财府,一以掊克为事。斌曰:“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于帝前屡斥其奸。
至元五年,大兵南征,道寿张。兵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于是下兵士于狱,自是众莫敢犯。十二年十月,围潭州,阿里海涯中流矢,战不利。斌挟盾先登,夺木栅据之。阿里海涯持酒劳曰:“取此城,公之力也。”斌曰:“潭人胆破矣。若敛兵不进,许其来降,则土地人民皆我有,自湖以南,连城数十,可传檄而定,若纵兵急攻,彼无噍类,得空城何益!”阿里海涯从之,遣人开示祸福,城人出降。诸将怒其久抗,咸欲屠之。斌喻以兴师本意,诸将曰:“百姓当如公说,兵必诛之。”斌曰:“彼各为其主耳,宜旌之,以劝未附者。”诸将乃止。潭人德之,为立生祠。
阿合马擅权,廷臣莫敢言。斌极言阿合马奸蠹。帝乃遣人按问之,黜其亲党,检核其不法事,罢天下转运司,海内称快。迁斌江淮行省左丞。既至,凡蠹国病民之政,悉革之,仍条具以闻。阿合马屏其疏不上。乃诬阿里伯与斌盗河南营田府府官粮四十万石,命刑部尚书李子忠按其事,逮营田提控案牍宋钦其下狱。钦其不承。以酷刑讯之,不改辞。阿合马益怒,复遣北京行省参知政事张澍等四人杂治之。斌与阿里伯俱论死。裕宗在东宫闻之,方食,投著恻然,遣吏止之,已不及矣。天下冤之。至大初,追封郑国公,谥忠毅。
(节选自《新元史》,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
B.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
C.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
D.兵士有撤民席/投其赤子于地以死/斥于斌/斌驰谓主将曰/未至/敌境而先杀吾民/国有常刑汝/亦当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父忧,指遭逢父亲丧事,古代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父母去世,无论官居何职,在任何情况下,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一必定会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三年。
B.金符的意思有两种,一是古代谓天赐与人君的符瑞,以为受命之凭证,犹符命,二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的信物,包括钢虎符,金鱼符、金符牌等。
C.至元,是中国元朝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取《易经》“至哉坤元”之意,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蕴含着帝王君临天下宜示正统的特殊意义。
D.“立生祠”是古代的一种民俗,即为活着的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一般是百姓们出于对官员有德政于民的感激,因而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崔斌机敏多智。他在辅助卜邻吉歹守准南时,受命侦查敌方形势时就敢于偷袭敌方,俘获很多敌人,已经显示出不凡的军事才干。
B.崔斌虽然是汉臣,但深受皇帝信任。他常和近臣一起觐见皇帝,其对皇帝劝善改过的意见,即使是国家的主政大臣也不得而知。
C.崔斌正直敢言,不畏权势。他在皇帝面前痛斥阿合马借设立制国用使的职位搜刮民财,盗窃国库,并揭发阿合马的其他奸行,最终为阿合马所害。
D.崔斌治军严明,爱护百姓。攻打潭州途中听闻百姓投诉,他便驱马飞奔找到主将为百姓申冤,破城后苦心劝告诸将,阻止了元军泄愤屠城的计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岂以臣鄙,所举未允公议,有所惑欤?今近臣咸在,乞采众言,陛下裁之。
(2)帝遭人按问之,黜其亲党,检核其不法事,罢天下转运司,海内称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过旧宅①(其一)
李世民
新丰②停翠辇,谯邑③驻鸣笳④。
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注】①李世民生于武功别馆,后南征北战,统一全国,建立唐王朝。即位后,于三十五岁时重临武功旧宅,创作此诗。②新丰:刘邦仿老家丰地建城,并迁故旧居之,以娱思归之父,后更名为新丰。③谯邑:魏武帝曹操故里。④鸣笳:古代贵官出行,前导鸣笳以启路,这里指皇帝出巡到此。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歌前两句扣题,同时用借代手法暗示作者帝王身份,又从视听角度在声色方面描绘出了帝王重归故里的荣耀气派。
B.诗歌三四两句描绘了旧宅环境。渲染出荒寂古朴、破败肃杀的氛围,整体上给人一种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觉。
C.诗歌最后两句卒章显志,刚健豪迈,与汉高祖刘邦胜战归乡所作的“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情志一致。
D.诗歌多处对仗,气脉相连,言辞质朴,表达简约,这首非专业诗人创作的五言律诗,已呈现出初唐律诗的风貌特征。
E.诗中作者重游故地,回忆往昔,述怀言志,其慷慨畅达之风与其平乱统一、建立功绩的气概胸襟是完全相符相应的。
15.同样写出了自然气象的生机更替,此时颈联与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在选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应诗歌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之口,写曹操率领军队浩浩荡荡的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接,“         ,        ,             ”,发出“固一世之雄也”的感慨。
(2)白居易《观刈麦》中“         ,             ”,两句写收歌过程中父女儿童都来送饭,侧面描写出农民的繁忙辛苦。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袁老师题为《独路相逢勇者胜》的演讲,对一部分同学考前临阵退缩、信心不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可谓鞭辟入里,给人启迪。
②无论是从医护人员的群体荣誉出发,还是从社会的公共利益出发,全面深化改革都刻不容缓。这次改革能不能让医生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呢?我们刮目相看。
③几十年飞云掣电,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能量,让远隔万里的人们“鸡犬之声相闻”将人类发展的进程调整到同一节奏上。
④在党员教育学习活动中,我们单位的领导不仅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引导广大党员见贤思齐,而且纠正了个别党员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⑤在韩国,教育支出跟家庭收入挂钩,极大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均衡分配,继而造成教育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⑥这个周末,恰逢秋阳高照,朗朗乾坤,金灿灿的柑橘挂满枝头,红彤彤的柿子频频点头,碧水青山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周小平在网络上的崛起凭借的其实是一股锐气,他用这股锐气帮我们思考和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互联网舆论面前,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事态度最适宜。
B.我国即将出台覆盖大中小学各教育盼段、覆盖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和各种形式外语学习成果,使我国英语教学和测评“车同轨,量同衡”。
C.中围出动轰—6K飞机赴黄岩岛等岛礁附近空域进行了巡航,这代表了中国空军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直至不再被侵犯。
D.此次梅姨对中国的访问,不仅将推进中英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推动两国关系提升到新高度,而且也将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新动力。
19.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导师出国考察,未及与会,他的这份有关环境问题的研究报告暂由鄙人代读,报告难免有不当之处,请诸君批评指正。
B.张建安是个很传统也很内向的人,遇事每每淡定自若,任凭风急雨骤,他自岿然不动,友人遇难题,问他:“张兄能否奉告一两句?”他却以微笑作罢。
C.他一生专研,著作等身,享誉世界,今日从大洋彼岸回到母校,当年的同学大都
已白发苍苍,执手相看,老泪纵横,“久仰了,久仰了!”
D.如果说黄某今日取得了什么成绩的话,那也是仰仗在座诸位的鼎力相助,承蒙厚爱不胜感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第①②处不超过10个字,第③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国学大师饶宗顾先生生前曾说过,现在的中文系学生不能写古文、  ①  ,这样就跟古人隔了一层,不能创作,只有理论,他们将外国的理论生吞活剥,以为自己理解了,  ②  现在学中文的学生写一本书没问题,让他写首古诗却不会写。可是,  ③  ,不掌握它们,国学研究就没办法突破。
21.下面是写给高三学子的一段寄语,有语法、逻辑、得体等方面的错误,请找出五处并修改。(5分)
①高三的无数莘莘学子们。你们好!②寒窗苦读数十载,秉读诗书千万册,③日夜奋进身心劳,只为金榜题名时!④高考,稳的是心,用的是技巧,冷静的是心态,沉着的是头脑,大家只要平时像高考一样紧张,高考就会像平时一样放松。⑤希望你们能够在考场上稳定心态并且积极调节自我。⑥祝你们:最后都能考个高分儿,⑦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错处:                         
修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两名大学生利用长假,脚球轮滑鞋,历时5天半从山东到北京,完成了一次长达五百多公里的“长途刷街”实现了一个多年的青春梦。许多网友为其叫好:“有志者,事竞成!“为轮滑带来正能量!”而一位交警则指出:“轮滑鞋代步上路,連反了交通法规,是不对的,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会受到相应处罚。”
生活中,类似的事井不鲜见,“好"的事可能是“不对”事。而另一面,“对”的事也不一定都是“好”的事,比如符合校规的着装不一定是学生心仪的着装,比如书法家为了写出好字常常打破正确的笔顺以求艺术上更美……
不同情况下,不同领域中,人们对“对与好”的理解认识各不相同。你对此又有着怎样的理解?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或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