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 2018仿真模拟卷·语文(一)【答案提示】 1.B(A项,扩大范围,“对人对己应宽容”错。根据原文第三段,说的是“自我节制的结果是对他者的宽容。C项杂糅内容,“然后在建立自我与他者的和谐中,应做到不区分自我与他者”错。据原文最后一段,在讲道家“和谐"时从“首先是自我身心的和谐其次自我与他者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再次道家处世之道要求不能局限于自我与他者的区分”三个方面和层次来谈,三方面关系是并列中有递进。这里把后两个方面杂糅在一起导致曲解了原意。D项说法绝对,“局限于自我”错。原文说“道家处世之道要求不能局限于自我与他者的区分”。) 2.A(开头第一段突出的是作用,后三段具体论述其特点。) 3.A(曲解原文,根据原文第一段内容可知,“可以看出道家既立足于现实指导待人接物”说法不当,道家是站在世俗之外产生的哲学智慧。) 4.C(鲜明对比,欠妥。在德国的遭遇属于在叙事中直接表现法西斯暴行,在纽约的经历则是在对主人公的描写中间接表现纳粹暴行带来的巨大伤害。) 5①(生命的新生)桑娅逃离纳粹德国,来到美国纽约,在生命上获得了新生;(2分)②(思想的新生)桑娅经历了痛苦的心理挣扎,内心变得坚强,决定收养两个孩子,在思想上获得了新生。(3分) 6.①推动情节发展:正是斯坦夫人让桑娅照顾两个孩子,引起后面情节的发展,连缀着主人公和两个孩子。(或贯穿全文的人物,不仅救了桑娅也救了两个孩子,让他们亲人团聚)(2分) ②映衬人物形象:斯坦夫人与主人公桑娅的形象相互映衬,突出了桑娅在对亲人的爱与思念中由柔弱、痛苦变得振作、坚强。(2分) ③暗示主旨情感:斯坦夫人所在的人权组织从法西斯统治的德国救了饱受迫害的犹太人,她象征着光明、正义和力量。(2分) 7.C(项应是提供援助给西欧国家,材料四中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外。”) 8.BC(A项扩大范围,“使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错误,由材料一“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可知;D项,五条路应是并列关系。E项,“完全归功于"错误,原文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 9.①在参与方及关系方面:“一带一路”是开放平等,“马歇尔计划"则是排外且不平等;(2分)②在最终目的方面:“一带一路”是沿线各国实现合作共赢、共同繁荣“马歇尔计划”则是美国巩固自身全球霸主地位。(2分) 10.B 11.C(古代称诸侯宠妃或有爵位的大官去世都叫“薨”。) 12.C(根据原文第二段“皇太子与国为体,理宜释服”可知,杜预没有要求皇帝、皇太子以下官员都服丧。) 13.(1)讲诚信并且顺应天命会使人福寿延长,违背这些,就会招致祸患。(“履”“所以”“速”各1分,句意2分) (2)如果能以法求取,那么在其他事情上就能以法治理,在民间人们相处和睦,在朝廷灾祸就自会消除。(“诚”“物理”“于下”于上”各1分,句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挚虞,宇仲洽,京兆长安人。父亲挚模,是魏国的太仆卿。挚虞年少时侍奉皇甫谧,才学广博,著述不倦。郡中选他做主簿。挚虞曾经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所保佑的是道义,人所帮助的是诚信。讲诚并旦信顺天命,会使人福寿延长违背这些,就会招致灾礽。所以凭借自身,假托人事,用正道引导他们,使他们返回到礼义之途,在枧听之外推举神明的应验,在智力之外崇尚否泰的命运,借以说明天命不可违。所以作《思游赋》。推荐为贤良;和夏侯湛等十七人策选为下等,拜为中郎。于是(皇帝)下诏让各位贤良进献直言,挚虞回答说:“我听说古代圣明的君主,考究原始以求善终,体察根本以正其末。所以忧虑法度不当,而不忧虑人物失所;忧虑人物失所而不忧虑灾害流行。如果能以法求取,那么在其他事情上就能以法治理,在民间人们相处和睦在朝廷灾祸就自会消除。” 当时祖庙刚刚建成,(皇上)下诏一律加官晋爵一级。后来由于负责拟旨的人草拟的诏书不太符合皇上的旨意,于是诏书废止。挚虞上表说:“我听说古代的圣王明君,不吝惜千乘之国而爱惜桐叶封弟的信誉,就是为了尊重至尊的诏命而通达万国的诚信。前些时的《乙巳赦书》,发扬先帝留下的恩泽,普遍增加爵位一等,以酬答天下欢欣愛戴的忠心。驿站传布诏书,宣示于远近,没有谁不欢腾雀跃,欣喜蒙受思泽。如今一旦因为主管的人考虑文辞不周密,收回以往的诏令,夺走已普施的思德,我私下认为不应该。”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并下诏。元皇后死了,杜预上奏:“天子居丧之制,起自上古时代,商高宗武丁没有服丧的文宇记载,只能说明仪式符合服丧的礼制而没有记载。汉文帝规定服丧三十六天。曹魏以后,既葬而祭以为节度。皇太子与国家为一体,理应脱下丧服,哭完就除服。”挚虞答复杜预的信中说:“丧服就是用服表现丧。现在皇帝日理万机,太子监护安抚天下的责任重大,以时宜改变丧礼,葬罢就除服,改变礼制通达事理,典制流传到未来,何必依附于古代,使老儒纷争呢?”(皇帝)下诏依从了他的意见。 (挚虞)后来历任秘书监、卫尉卿,眼着惠帝到长安。等到关东军队来攻打天子时,百官奔散,于是挚虞流离到鄠、杜之间,转入南山之中,粮食断绝饿得厉害,便拾橡子充饥。后来得以回到洛阳,历任光禄勋、太常卿。当时怀帝司马炽亲自举行郊祀。自元康(291)以来,天子不亲自郊祀,礼仅废弃。挚虞考证旧典,仪式用品果然有序。等到洛京荒乱之时,盗贼横行,人们饿得互相为食。挚虞一向清贫,于是饿死。 14.AB(A项,“高启在当时声名卓著,与陈登非常相似”错,词人当时处境是“十载犹羁旅”;B项,意思理解错,并非陈登的做法让人人嘲笑,而是说词人怕遭到像陈登之类的人物嘲笑。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 15.①抱负不凡,才气超群。“策勋万里”,写词人欲立功万里而记功于策;“壮志平生”,表现词人平生胸怀壮志。而“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则从文韬、武略、诗才等方面,表现了词人非凡的才华。 ②豪放洒脱,自负自傚。如“羞比纷纷儿女”,写自己羞与平庸儿女比肩而立,可以看出词人的自负自傲;“酒发雄谈”三句借酒、剑、诗表现了词人的奔放酒脱;“壮志平生还自负”“吾今未老,不须清泪如雨”,写出了词人对自己理想抱负的高度自信。 ③壮志未酬,满腔愤慨。如“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写自己难以施展抱负,“未容”二字饱含多少愤慨之情,不平之气;“十载犹羁旅”,写词人游历十年,尚未安身立命,一个“犹”字透出了作者内心的不满和愤慨;“回首空凝伫”表现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失落和惆怅。(每点2分,考生能答出“抱负远大”“才气不凡”“壮志未酬”并作简要说明即可。) 16.(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但见悲鸟号古木 又闻子规啼夜月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7.B(①百身莫赎:身,指生命;莫,不能;赎:抵换。意思是自己就有一百条命也不能挽回(失去的人)。常用于表达对死者的悲痛之情。也用来表达对自己罪过的悔恨。一般只用于自己,不用于别人,此处是对象误用。②休戚与共: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使用正确。③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④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也比喻干坏事猎狂到了极点。此处属望文生义。应改为“达到峰值”。⑤不肖子孙: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不能当作“不孝子孙”用,此处为不合语境。⑥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18.B(A项,语序不当。“观察、表达和记录”应该是“观察、记录和表达”;C项,成分残缺,“加剧”缺少宾语;D项,两面对于一面。前面说“能否”,后面只提及了“韩国保持繁荣稳定的关键锁钥”。) 19.A(B项,说话不注意对象,对老年人,应该尊称“老爷爷”“您”,问年龄应该用“高寿”或“多大年龄了”等;C项,对母亲说话,用教训的语气,很不礼貌;D项,“承让”应改为“手下留情”,“承让”是比赛时获胜方所说的谦辞,意思是自己胜得侥幸,承蒙对方的谦让。不能请对方“承让”)。 20.①以为吸烟可以得到休息或放松(或以为可以缓解紧张和疲劳)②吸烟者的主观感觉却是舒适与放松的③从而使人适应外界刺激的能力提高(每点2分) 21.构图要素:由三部分组成,蓝色的圆环、圆环内上一半部分的“2016中国(厦门)国际新型墙体及环保涂料展”和下半部分的“新型·绿色·环保”的文字、圆环内的绿色房子。(2分) 寓意:圆环象征地球,围着房子,表明这个会展的性质以及全球意识;蓝色和绿色表明“墙体”和“涂料”是环保的;圆环也代表圆满,表达了使用新型墙体和环保涂料,生活就会圆满幸福的美好祝愿。(3分) 22.【写作提示】写演讲稿是学生写作的具体应用之一。学生已经学习演讲稿如《我有一个梦想》,对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作要求有一定的了解。①必须符合演讲稿的形式。②紧扣演讲主题,说理严密,思路清晰。语言要具有鼓舞性。③必须要有对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阐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