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浙江省温州市六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3-02 10:56
2017 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六校协作体期末联考高三语文试卷答案与评分标准
1.C(A.撩(liáo)动,包涵—包含;B.蹿(cuān)红;D.怡养天年—颐养天年)
2.D(“未必”:不一定。应改为“不必”,照应前面的“无须”,表示事理上或情理 上的不需要,不必要)
3.B(乙句中,“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人的胸膛”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不能与前面几个并列的名词性短语相并列,可改为“雪夜的火炉、雨中的红伞、无言的牵挂、彼此的忧欢,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人的胸膛……”;但作为诗句,且为了强调语意,最好改为“雪夜的火炉,雨中的红伞,无言的牵挂,彼此的忧欢,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人的胸膛……”)
4.C(A 成分残缺,“表明了……的鲜明态度”;B.语序不当,“尽管”应移到“城归”
之前;D.中途易辙,“古镇在整治完里弄的脏乱差环境后”应改为“在古镇整治完里弄的 脏乱差环境后”)
5.①产生背景(成因),②定义(概念、内涵),③基本特征,④技术支持。
(答出一个不得分,答出两个得 1 分,答出三个得 2 分,答出四个得 3 分。共 3 分)
6.示例:当我张开双翅飞翔在一碧如洗的晴空时,我的身体如帛画一般舒展开来,又像一支悠扬的竹笛曲,轻盈、流畅而自如。微风习习,仿佛呢喃细语,为我拂去征尘与疲惫。迎着霞光,我感觉自己似乎甩开了所有的藩篱和羁绊,抖落了平日的烦恼和忧愁。大地上的一切都变得渺茫,我的归巢连同树的枝杈也远得不见踪影。然而,我想,前方是不 会迷失的,归途也是不会忘记的。
(内容符合要求,即有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给 2 分;有意境或情趣,给 1 分;能运 用两种修辞方法,有文采,给 2 分;人称符合要求,给 1 分。每少 15 个字,扣 1 分。共 6 分)
7.B(A.张冠李戴。把他人的错误观点当作“我”的正确观点,原文中前有“有人说”,后有“在我看来”,所以“不可能”应改为“有可能”。C.逻辑错误。原文有“即使所谓 “大神级”作品也不能免俗”。D.概念偷换。错在“一直”,原文是“往往”。另外,原因是多方面的,还有别的原因,即“青少年群体正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并不具有成熟判 断力”)
8.B(A.“可能”变成“必然”。C.以偏概全。原文中有“许多”“核心的”等词句。 D.强加因果)
9.①对于网络文学(网络文艺),重点应从增数量转为提质量。(或答“网络小说向其它艺术形式改编的过程中,应追求专业、品质,实现口碑、票房和社会效益的丰收”。) ②网络小说改编过程中,要在价值观表达上具有清醒的意识、底线意识、正面(积极健康) 意识。
(每点 2 分。若答“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量投入网络文学中”也给 1 分;若答 “网络视听和传统影视市场不断扩容,各路资本纷纷介入”则不给分。共 4 分)
10.(1)愣怔:①发呆,表明他对我随口吟诵出与他的姓“耿”相关的诗句而感到惊讶与崇敬;②对诗句内涵的疑惑不解。(答出一点即可,共 2 分)
 (2)慢慢:①表明他本想展示一下自己,却在有学问的“我”面前略显尴尬,感到不好意思并加以掩饰;②表现出他对钢笔的珍视、爱惜。(答出一点即可,共 2 分)
11.(1)①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若答“细节”或“白描”也可),“眼眯成了一条缝,嘴咧成了一线天”的神态,写出了老耿的高兴、快乐和憨厚;“折、叠、码、齐、捆”的一系列动作,写出了老耿动作的熟练有序、干脆利落。②运用许多短句,节奏短促、鲜明、有力,逼真传神地表现了老耿收破烂时的形象和情景,忙而不乱,令人如临其境,读起来也朗朗上口。③运用夸张、比喻手法(也算对),“嘴咧成了一线天”,形象生动地写出 了老耿的乐呵、开心与淳朴。(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得满分。若答出第一点和第三点,则 得 3 分,因内容分析有重合。共 5 分。)
12.①多次写“咧着嘴笑”,运用反复手法(或前后照应),有力地表现了他乐观、开朗、憨厚、淳朴的形象。②与下文女儿宝珠生病走了,老耿惨遭沉重打击以至于蔫蔫的垮了似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他的不幸。③老耿的微笑已在我的记忆里定格,印象鲜明而深刻,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心态乐观、崇尚知识的老朋友老耿的想念,对底 层劳动者的赞美与同情。(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共 5 分。)
13.(一)“耿老爹的钢笔与‘破烂’”,更合适。理由:
 (1)结构形式上:①题目点明中心内容(主要人物与事件),全文都是围绕着耿老爹的钢笔与破烂来写的。②钢笔与破烂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③题目与开头、结尾呼应,结构完整严谨。④运用对比,将钢笔与破烂这两个不协调的事物统一于老耿身上,看似矛盾,实则新奇,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即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写出一点给 1 分,写出两点给 3 分,共 3 分。)
 (2)内容主旨上:⑤“钢笔”象征(或借代)精神或文化层面;“破烂”象征(或借代)物质层面,即安身立命的艰难。⑥“破烂”是宝贝而不是“废品”,人只要有想头就不会成为废品,这表达了耿老爹对人生的朴素认识。用钢笔写春联,寄托了对他美好生活的期盼。⑦突出了人物形象。尽管收破烂,地位卑微,但是那钢笔体现了他对知识的崇敬,对文化的珍爱。⑧突出了主题。耿老爹的钢笔与破烂,是城市变迁中的一个缩影,也传达了 作者的追忆与怜惜的情怀。(写出一点给 1 分,写出两点给 3 分,共 3 分。)
(若结构形式和内容主旨方面各答了一点,则得 3 分。)
(二)“遇见”更合适。理由:略。(要求从结构形式何内容主旨上结合文本去分析,
若能理由充足且自圆其说也可。但是至多得 3 分。)
14.B(目:目录)
15.B(之,助词,取独。A.者:代词,……的事物(文集、书籍);助词,定语后置标志。C.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D.以:动词,认为,拿;介词,因为)
16.A(韩柳认为侯吴两人过人之处在于其文风古朴,而并非在于其道德智慧)
17.望 仁 兄 留 意 / 广 为 搜 罗 / 次 第 受 梓 / 当 必 有 起而助   之    / 以成    千    古    之    快    举    者    矣    / 因    事    漫    及    / 颇觉    琐    琐   
(共 3 分。共有 6 处必断,没有可断可不断之处。断对 1 处不得分,断对 2-3 处得 1 分,断对 4 处得 2 分,断对 5-6 处得 3 分;断错 1 处不扣分,断错 2-3 处扣 1 分,断错 4 处扣 2 分,断错 5-6 处扣 3 分。先给分,后扣分,扣完为止。同浙江近几年高考评分标准)
18.(8 分)翻译
(1)如果听任它们隐去,任凭它们缺失,那么它们的散失是一定
(共 4 分。“苟”,如果,1 分;“听”,听凭、任凭,得 1 分;“隐显”、“完缺”, 偏义复词,隐没、缺失,1 分;“散亡”,散失,1 分。若语意不通,则酌情扣分。)
(2)就是(因为)这文集本来在国内就未曾散失,只是没有好事者(或爱好刊刻的人) 替它广泛地流传散布罢了。
(共 4 分。“固”,本来,1 分;“特”,只,只是,1 分;“于海内”,在国内(在天下),状语后置,1 分;“流布”,广泛地流传散布,或流传,或散布,或传布,1 分。 若语意不通,则酌情扣分。)
【注意】末段中有三个“则是”,其中第一、三个用法相同,“则是”属于固定搭配,相当于“因此”或“那么”;第二个不同,相当于“则/是集”,若学生会解释为“那么”,肯定不对,因为前后句不是假设或承接关系。由于可能有争议,所以不设“则/是”为关键 点来考查,无论对错都不计分。
19.①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②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若答“虚实结合“或” 虚实相生”,因不符合“抒情方式”的题意要求,均不给分。每空 1 分,共 2 分。)
20.①宦游思乡的悲凉。“别馆”,体现词人的宦游羁旅身份;“寒砧”上的捣衣声,表明天气寒冷;城头的“号角声”,渲染了凄清氛围;“燕子东归”、“大雁南飞”,都寓有久别返家的意思。以上景物都自然激起了词人久客异乡、想念亲友、身不由己的愁绪。 ②对往昔美好自由生活的怀念。“楚台风,庾楼月”,用典,以清风明月指昔日游赏之快,而于“宛如昨”三字中表明对于往日的欢情与佳景未尝一刻忘怀。③表达了因为被功名利禄所束缚而失去自由随心生活的无奈、惋惜和悔恨。“而今误我秦楼约”,表面上写的是思念昔日欢会,空负情人期约,其实是借以抒发自己对官场仕途(名利)的厌倦之情、对 无羁无绊生活的留恋与向往。
(每点 2 分,其中情感 1 分,结合词句简析 1 分。要求答出 3 点。共 6 分。)
21.(1)颜渊(或子路)。 (2)安贫乐道(或有志于道,或不耻恶衣恶食)。
(《论语》中有明证。①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②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③子曰:“衣敝缊袍,与 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22.①子贡,既是为言不及义(不明道义)而惭愧,也是为自己不能实践道义而惭愧。(或答:子贡之问,以贫为病(耻辱),有违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同时,学于孔子,则应当志于道,不但要学道,而且要行道,而子贡却不能在生活中实践道。)(2 分)②子贡的之“惭”,表明他能自我反省、知错必改,也反映了他对孔子之学的尊重。这在当今 对于我们加强道德修养仍有教育意义和启迪性。(2 分)
(每点 2 分,第一点括号之前的简答或之后的详答,均可得 2 分。共 4 分)
23.(6 分,任选 3 小题)
(1)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仁以为己任 (2)激昂大义 / 蹈死不顾 (3)桑之未落 / 其叶沃若 (4)过蒙拔擢 / 宠命优渥(5)春水碧于天 / 画船听雨眠
24.作文(60 分) 【审题提示】
关键词(话题):富豪与学历\成功与学历\读书与名利\英雄莫问出处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