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偷换概念,文章讲的是“福”字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不是讲“贴福字”有三千年历史) 2.D(扩大了范围,“自古以来”错,文章讲的是现代祈福的“主要形式”是鸣钟,并没有说“都”采用。) 3.D(文中最后一段有一句话解释“五福和合”,从中可以体会到,这个实物应该是指“蝙蝠”和“盒”子。) ㈡4.BD(B这仅仅是一个方面,主要目的是引出逊母口邵家营子的见证者“老白”,并借他的口讲述关于“玉麒麟”的前朝故事,D替父弥补过失,“知错就改”错) 5.⑴勤恳耐劳。邵林祖父开了邵家营子历史上唯一的一家的豆腐铺,开豆腐铺艰辛备尝,不仅当地其他人不愿意开,就连邵林父亲也没有子承父业。 ⑵重义轻财。虽然“玉麒麟”是稀世珍品,但为了救下骂日本人的商铺许老板,邵林祖父毅然决定献出宝物。 ⑶急难惩亲。因为拿不出“玉麒麟”,未能从日本人手里救下许老板,邵林祖父一气之下,打断了吃了“玉麒麟”的儿子的腿。 6.⑴暗示情节,引领读者将前文的铺垫串联起来,形成对情节发展的合理推想。(对邵林父亲吃了“玉麒麟”,前文有五处铺垫:一是邵林父亲将责任推给哑巴,但哑巴不能说话,无法为自己辩解;二是邵林父亲终身感到愧疚,一直珍藏着“玉麒麟”的一根羽毛;三是邵林父亲为弥补罪责,一直让哑巴叔住在自己家里,衣食相同;四是邵林父亲为了对得起哑巴叔,临终托付邵林,为哑巴叔养老送终;五是哑巴叔顶了一辈子罪名,临终前只想吃一次鹌鹑,解开心中的结) ⑵疑而不答,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增添了小说的余味。 ⑶使邵林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他不仅仅有手足深情的一面,也有推卸责任、嫁祸于人的不光彩一面,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 7.B(原文标点为:初建禅定寺,其中幡竿高十余丈,适遇绳绝,非人力所及,诸僧患之。光见而谓僧曰:“可持绳来,当相为上耳。”) 8.D(“执事”是敬称) 9.C(“沈光联络孟才、钱杰等人”错,是孟才、钱杰联络沈光) 10.(1)隋炀帝望见,感到沈光很勇敢,就派人骑快马召见他,和他交谈,隋炀帝非常高兴,当天就授予他朝请大夫这一官职,经常让他跟随在身边。(采分点:“壮”“说”“致”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2分)(2)我等蒙受国家厚重的恩典,却不能死于国难来保卫国家,这是古人都感到羞耻的事。(采分点:“荷”“社稷”“耻”各1分,语意准确连贯2分) 文言文翻译 沈光,字总持,是吴兴人。沈光少年时就骁勇敏捷,善于骑马游戏,是天下之最。经常希望建功立业,不拘小节。当初建造禅定寺,有一根幡竿高十多丈,刚好遇上绳子断了,看样子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僧人们非常担心。沈光看见了就对僧人说:“拿绳子来,我为你们拴上吧。”僧人们惊喜不已,就拿绳子给他。沈光用嘴咬着绳子,爬着幡竿往上蹿,直到幡竿顶部。系好绳索后,沈光撒手放脚,头朝下从空中坠落,着地后以手掌支撑着身体,倒着行走几十步。观看的人又惊又喜,无不嗟叹惊异。大业年间,隋炀帝招募天下勇士,讨伐辽东,沈光也参加了。沈光将要开赴所在地,有一百多个宾客骑着马送他到霸上,沈光举着酒杯发誓说:“这次出行,如果不能建功立业,就死在高丽,不再跟各位相见了。”等到沈光跟从隋炀帝攻打辽东,用冲锋梯攻城,竿长十五丈,沈光爬上冲锋梯的顶端,登城与敌人交战,短兵相接,沈光杀了十多人。隋炀帝望见这情形,感到沈光很勇敢,就派人骑快马召见他,和他交谈,隋炀帝非常高兴,当天就授予他朝请大夫这一官职,经常让他跟随在身边。 沈光自己认为蒙受皇恩深重,思着忠君报国。等到发生江都之难,(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害死),沈光就暗暗地招募义勇之士,将要为皇帝报仇。在这之前,皇帝宠信亲近官奴,给他们取名叫“给使”,宇文化及因为沈光骁勇善战,正想利用他,命令他统领“给使”,驻扎在帝王的住处。当时孟才、钱杰等人私下图谋杀掉宇文化及,就对沈光说:“我等蒙受国家厚重的恩典,却不能死于国难来保卫国家,这是古人都感到羞耻的事。现在又俯身侍奉仇人,受他的驱遣,有辱自己的脸面,还活着干什么呢?我一定要杀了宇文化及,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您是义士,肯跟我干吗?”沈光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裳,说:“这件事就看将军您了。我带领几百个给使,一起蒙受先帝的皇恩,现在在宇文化及的内营。凭借这股力量复仇,就像鹰鹯追逐鸟雀一样轻而易举。万世的功名,在此一举,希望将军努力啊。”孟才担任将军,率领江淮的军队几千人,约定在军营将领出发时,凌晨起来袭击宇文化及。不料沈光的话泄了密,陈谦告发了这件事。宇文化及非常害怕,说:“沈光,勇不可挡,必须避其锋芒。”当夜就和心腹逃到营外,留下人告知司马德戡等,派遣他带领兵马,逮捕孟才。沈光听到营内大声喧哗,知道事情败露,来不及披上铠甲,就袭击宇文化及的营寨,却空无所获。遇到司马德戡的军队进入,团团围住沈光。沈光大喊突围,杀死几十个人,贼兵都退缩不前。司马德戡又派出骑兵,拿着弓箭,从两边射杀他。沈光身上没有铠甲,于是被杀害了。他的几百位部下都感动振奋,拼斗而死,没有一个人投降。沈光死时二十八岁。壮士听说沈光死了,无不为之落泪。 ㈡11.BE(B“翠微”指青翠的山,“湖上亭高对翠微”是说望嵩亭在湖上,山在湖边,湖上的亭与湖边的山相对。E“一竿”代指行舟,“一竿何处是因依”意思是整日坐船漂泊,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留居之所,抒情手法是“直抒胸臆”,而不是“以景结情”) 12.①动静结合。“蝉噪”“鸟飞”是动,“幽丛”“返照”是静,动静结合,动中有静。②有声有色(视听结合)。“蝉噪”有声,“幽丛”有色,画面有声有色;“蝉”为“青色”,“鸟”为“白”色,“幽丛”暗含“绿”色,“返照”暗含“红”色,色彩对比鲜明。③远近结合。“青蝉”句是近处所听,“白鸟”句是远处所见,远近结合,有层次感。④情景交融。融羁旅愁情于美景之中,以乐景衬哀情。(答对三条即可) 13.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②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④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14.B(A哂shěn 蜩(tiáo)C枇杷(pa)筼yún D 楯shǔn 踯躅) 15.C(①目无全牛:斜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使用错误。 ②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使用错误。③振聋发聩:比喻高明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使用错误。④“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不合语境。⑤始作俑者:泛指某种坏事或恶劣风气的创始者。使用正确。⑥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很忙。使用正确) 16.C(A.缺主语,B.“好文好图”与其他有重复,D.“深坑夷为平地”不合逻辑) 17.B 18.A(《论语》错,是《庄子》) 19、D 20、B 21.②有了素材,也不一定会产生创作的兴趣和信心。 ③不是有时间认真创作就可以写出经典作品。(答对一空2分,答对两空5分) 22.解读材料构思立意时,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本题,通读材料可以有以下立意参考:(1)追求物质财富,但心灵不为物质所累;(2)眼中有诗意的人,才是金钱的真正主人;(3)美好愿望和轻盈的智慧是一种美好的境界;(4)充满诗意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5)有精神追求的心灵才是饱满的灵魂。 点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行辩证的立意,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反的两个方面,注意辩证的分析材料中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