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2-10 00:10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D(“踯躅”指徘徊不进;“徜徉”指安闲自在地步行。“宁静”是指心情安静平和;“静谧”是指环境寂静。“无所适从”指不知依从谁才好,也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强调“听从”;“不知所措”指不知该怎么对付,形容惊慌、窘迫。)
2.(3分)C(“你的影子无情在身边徘徊”是拟人;A项“往事恍然如云烟”是比喻;B项“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可是终究是一阵烟”两句都是比喻;D项“爱是漫长的旅途”是比喻)
3.(3分)B(拜读,谦敬词用错)
4.(3分)D(据上文“小说家”和“诗人”,首句只能选①,体现因果关系;③句中的“之”指代①句中的内容;⑤句应在“这是我辈凡人……”之前,与前文构成并列关系;“她的文章看来平平淡淡”,暗示后文有转折,故选②句;④句中“只有”与⑥句中的“而”相承)
5.(3分)B(①为春,③为夏,②为秋,④为冬)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3分)A(探求)
7.(3分)A(明清时指举人)
8.(8分)
(1)(4分)郡里学校有个学生被和他有仇怨的人中伤,蔡公查访清楚他被人诬陷的事实,向督学说清楚这件事。(“中”“廉”“白”各1分,被动句式1分)
(2)(4分)将要卸任离开时,有人贿赂他二百两银子,他没有把赃银放入口袋里,只是登记并放在那里罢了。(“解”“赇”“污”“籍”各1分)
9.(4分)①查清实情,张榜公示;②区别对待;③完善制度;④晓以大义。(每点1分)
参考译文:
蔡先生,名霁。天生端正聪慧,举止和成年人一样。祖父教授他经书,他回来一定要探求其中的深义。家里很贫穷,父亲做永春县掾史来谋生。蔡先生心里想:“我的父亲虽然安于这样的生活,然而就像赵景真听到父亲吆喝牛声就难过而泣一样,难道是他的父亲不安心于耕种吗?献身出仕,使父母富贵荣耀,是做人子的职责。”于是意气激昂,想通过经术来自我发奋。
于是跟随父亲到永春。父亲带着他拜见县令。县令试探一下他的才能,认为他很不一般,说:“不要用俗务埋没他!”于是准备了礼物,让他向傅君学习。乙亥年,出来考试,县令首先选中了他,补为诸生。后来万历己卯年乡试中举。丙戌年,参加礼部会试,没有考中。己丑年,才得以补任玉田县教谕。他刚到延津,父亲去世的消息就到了,他悲痛欲绝。
服丧期满,补任福建长泰县教谕。凡是举人做这个官职的,都会注明他的职衔为代理,表明不是正式官职,县里表面上提供俸禄,但实际上心里讨厌轻视。蔡公说:“这是不对的,有俸禄就是官员,为什么是代理呢?况且代理的官员难道就不能做实事吗?”他依据经书来教学,宽严相济。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准备饭食讲学,所选拔赏识的人大多后来声名显扬。郡里学校有个学生被和他有仇怨的人中伤,蔡公查访清楚他被人诬陷的事实,向督学说清楚这件事。这个学生拿着财物来感谢,蔡公拒绝并打发他离开。
乙未年,调任四川乐至县令。适逢有伐木的差役,而木材的产地,人兽绝迹,官府出钱招募百姓从事这个差役,其实就是公布出来以利诱人罢了。约定事情完成后付钱。百姓先拿出钱,而官府所给的钱大多不能抵得上百姓拿出的钱。凶悍而狡猾的人相互谋划免于服役,淳朴敦厚的人也紧跟着他们这样做,到任的官员始终不知如何处置应对。蔡公一到任,出其不意,征召来几位有名望的老人,给他们笔纸,让他们分别写清能应募者的姓名,让他们按心里所想快速写下。写完,立刻收上来。为他们查考粮册,来知道他赋税的多少;查验户牌,来查明他田地的多少。然后在府门张榜公示应该服役的人。男丁弱赋税多,出钱帮助前去服役的人。家庭特别贫困的人,才能自我申诉(免除差役)。去除那些符合事实的,责打那些虚报以及胡乱申请免除差役的。于是更改确立补助的条例,定下轮流休息的规定,明确给付报酬的约定。晓以大义,派他们前往,百姓才受到鼓舞,乐于前往。伐木结束,不久遭遇干旱的疾苦,蔡先生对百姓多方慰劳安抚,然而他对于奸猾之人没有宽恕,对于犯法的人一律依法处置。
先生从中举人到卸任,二十多年,一直租赁房子居住,只有十几亩薄田,讲究节义,不因贫穷求人。将要卸任离开时,有人贿赂他二百两银子,他没有把赃银放入口袋里,只是登记并放在那里罢了。其子借来驿站供应食宿车马的凭证,为蔡公回来途中打算,蔡公把它放在匣子里不用。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6分)①视听结合、借景抒情;②借蟋蟀鸣叫和寒鸟跳动,写自己难以入眠的愁苦;③承接开头的“摇落”和“奈此何”,引出下文的身世感慨。(每点2分)
11.(5分)①草木凋零的无奈;②人生向老的忧伤;③被贬他乡的哀怨; ④家贫无以招待好友的愧疚;⑤对章秀才的赞美(赞美章秀才有魏晋名士的风度)。(每点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8分)(1)而后乃今培风(2)不抚壮而弃秽兮(3)荡胸生曾云(4)架梁之椽(5)佳木秀而繁阴(6)赢得仓皇北顾(7)知耻近乎勇(8)民无信不立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3.(4分)①运用场面和肖像描写,突出了老谈的另类;(2分)②为下文具体叙写老谈的另类作铺垫;(1分)③照应标题。(1分)
14.(4分)(1)①自得(自豪);②不好意思(害羞);(各1分)(2)①谦逊(自嘲);②酸楚。(每点1分)
15.(6分)①“印章”贯穿全篇,前后呼应,体现文章的整体性;②业余治印,表现老谈的另类;③体现老谈对艺术的坚守,对精神生活的追求;④老谈的印章成了市场的卖点,老谈却宠辱不惊,体现了老谈的人格魅力。(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6.(6分)①老谈的生活圈子小,生活方式简单;②老谈的生活态度坦然豁达,活出了自我;③暗含作者对老谈的肯定与欣赏。(每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7.(6分)首先,提出本文观点:忧乐精神构成了忧乐圆融的中国人文精神;其次,从儒道佛三个角度,阐述中国文化具有忧乐圆融的特点;最后,阐述圆融的作用,并号召人们要敬重和发扬圆融精神。(每点2分。第三层分为两层也可以)
18.(6分)①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风貌;②不同人士有不同的神韵情采;③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人生态度。(每点2分)
19.(6分)①检验各派学说能否一以贯之;②考验人格能否臻于至上;③建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④能容纳和包涵外来文化;⑤铸就了我们民族的基本性格。(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
七、作文(70分)
审题分析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组合的作文题。两则材料的核心词是“接力”,分别来自于两个方面:体育运动项目术语、时政要闻。
第一则材料,是“百度百科”对“接力跑”的定义,明确了这一运动项目的性质和规则:集体合作完成,个人明确分工。
第二则材料,是从一代代中国青年的使命角度提出任务和要求:中国梦光辉灿烂任重道远,青年人责无旁贷接力实现。
综合审题,可从以下角度立意:要重视传承;既要个人努力,又要集体合作;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既要拼搏,又要守规则;连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远大目标;做好自己,承前启后。

语文附加题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21.(4分)驯致夷狄处上/中原处下/一时君相犹然处堂燕鹊/纳币称臣/甘心屈膝于犬羊已矣。(每处1分,多画不给分)
22.(2分)施耐庵(施彦端,施肇瑞,施子安)   罗贯中(罗本)(每空1分)
23.(4分)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有忠义之心;啸聚水浒的强人破辽、灭方腊是忠义之举。(每点2分)
参考译文:
自从宋朝廷不强劲,本末倒置,贤能的人身处下位,无德无才的人身居高位。渐使外族处于强势,宋室处于弱势,当时皇帝大臣却像堂上燕鹊安然悠闲,甘心向外族纳币称臣,屈膝跪拜。施耐庵、罗贯中二人,身在元,心系宋,虽然生活在元朝,但对宋室衰亡,心存愤恨,因此对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愤恨不已,就在《水浒传》中描写大破辽国以发泄愤恨;对宋室南渡苟安心存愤恨,就描写水浒众将灭方腊以泄愤恨。敢问借以发泄不平之愤的是什么人呢?那是以前啸聚水浒的强人,想不称他们忠义之人也不行啊。因此施、罗二位先生写了《水浒传》,又以忠义二字命名它。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5分)AD(A项是张飞智取瓦口隘;D项是老人并没有携带足够的食物)
25.(10分)
(1)(6分)①对五儿和探春细心体察:心地善良。②对彩云暗示提醒:聪慧眼明。③对凤姐好言劝慰:忠心事主。(每点2分)
(2)(4分)鸣凤。(1分)鸣凤是高公馆的丫头,被高老太爷作为礼物送给年已花甲的冯乐山做姨太太,(1分)最后绝望,投湖而死。(1分)后来高老太爷又用丫头婉儿来代替鸣凤出嫁。(1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6.(5分)让平仄和对仗有了音乐般的韵律;(2分)让人体会到中国文化特有的语言、美学、价值系统。(3分)
27.(4分)阅读和写作旧体诗,(2分)寻找平仄对仗的韵律和关系,(1分)寻找这种古今心思与表达与抒发之间的奥妙与微妙。(1分)
28.(6分)①学习格律知识,感受音乐般的韵律和字词间奇特的关系;②学习古人的表达,观照现今的社会和自己;③吸取古典情怀的诗性营养;④经常阅读和写作旧体诗。(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