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陕西省宝鸡市201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1-27 23:35
2018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能力。 B.原文为“扇子第一次作为日用品,受到了关注”。
C.原文为“在南宋遗民的笔下”,不是“在宋代”;原文为“也许受到了更大欢迎”。D.原文为“市井中的宋人并不喜新厌旧”。
2.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能力,B项没有将团扇与折扇进行多方面对比论述。
3.D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分析的能力。 D项因果关系错误,原文是递进关系。
【评分标准】答对一题得3分,共9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4.(3分)B
【解析】作者没有感到可气,多次写到“忍不住想笑”,只是感到可笑。从文末最后一句看出作者对麻雀的宽容,鸟类毕竟与人类不同。
5.(5分)①运用比喻手法。②遇合燕子,与燕子和像燕子一样的君子相遇而彼此投合。③还有麻雀,麻雀霸占燕子的窝巢,比喻生活中免不了也会遇到像麻雀一样的小人。
    【评分标准】答出①点1分,答出②③各2分。意思对即可。
6.(6分)①鸟类王国里,麻雀不用武力就能赶走燕子。②人类社会,像麻雀一样的小人,“不必交手”即不用动武,以腥臊气味恶心像燕子一样的君子,还不留下恶名;“结局分明”,结局是君子逃逸,小人得势。③这样的结局让正直之人感到痛心的,也是社会的悲哀。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3分)A
【解析】中国“新四大发明”应该是留学生选出的,而非原先就有这种说法。
8.(5分)A、C
【解析】 B 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凝聚人民的斗志的说法是无中生有。D强加因果。E曲解文意。根据语段,“邀请函”是邀请各国抓住中国发展的机遇,加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
【评分标准】选对一项给3分,选对两项给5分。
9.(4分)
(1)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加以实施。
(2)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4)要有正确且富有远见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
(5)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国富民强作为执政目标。
【评分标准】答对1点得1分,最多得4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3分)C
【解析】结合上下文意,使用排除法。
11.(3分)B
【解析】官员的考核和任用并非都会受到皇帝召对。
12.(3分)D
【解析】“皇帝称赞他”错,“风姿凝重,胸抱魁磊”是作者评论。
13.(10分)
(1)(5分)赵希琯率军回来,老幼围着下拜接连不断,赵希琯从其他路走来避开他们。
(2)(5分)做官时,严寒酷暑未曾请过假,吃的穿的只求刚刚够就行。
【评分标准】(1)句意正确2分,“引”“相属”“繇”的解释各1分,共5分。(2)句意正确2分,“居官”“祁寒”“谒告”的解释各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赵希琯字君锡,原名希喆。庆元二年考中进士,改赐今名。年轻时护送父亲的灵柩回乡,半路遇见强盗,身边的人都吓跑了,赵希琯拍着棺材痛哭一点不害怕,强盗认为他孝义就离开了。中进士以后,调任汀州司户。峒寇李元砺正起事,汀州百姓震惊惧怕,州里聚集官吏商议守城,赵希琯坐在末位一言不发。知州感到奇怪,说到:“莫非有什么见解吗?”赵希琯说:“守城不是办法。离城三十里有一座古城,如果调发全部精兵来把守要道,强盗就用不着担心了。”知州就把它交付给赵希馆。半夜,强盗几百人口中衔枚突然来到,赵希琯整兵以待。强盗将要到来,才下令一起往下射箭投石,强盗没有一个逃脱,其余的同党闻风而逃。赵希琯率军回来,老幼围着下拜接连不断,赵希琯从其他路走来避开他们。事情报告给上面,诏令升任州推官,判明疑难案件,决断积久的诉讼。离开那天,军民拦路哭着送行的几十里不断。调任主管夔州路转运司帐司,条陈大宁盐井利弊,使者上报给朝廷,百姓因此得益。改任玉山知县。还没赴任,皇帝召见问话。赵希琯说到:“百姓财力被贪官污吏弄得乏困,军事力量因败将而疲困。”宁宗赞赏接受了它。授任大理寺丞,代理工部郎官。于是赵希琯轮流奏对时首先论说:“如今是多事之际,却没有处理事情的人。朝官,是选出来的,却把沉默看做是清高持重,把刻薄看做是称职,把不置可否看做明白体统。我并不敢大肆污蔑天下无人,担心是选择任用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量才使用没能发挥他们的才能。”授任成州团练使,赐给金带,让他佩带。因宝玺的缘故推施恩典,进升知和州御使。理宗即位,进升潭州观察使。因为是皇族近亲,恩典特别优厚。又进升安德承宣使。赵希琯趁召引应对,说:“当务之急,没有比明白道义,总理治国体要,收服民心更为首要的。”皇上为之脸上显露出受了感动的表情。到了第二年,评论祭祀不选吉日,宫廷禁卫不严。慈明宫祝寿,升节度,封信安郡公。去世,临终奏章上报,皇上吃惊哀悼,暂停视朝听政,赏赐含物入殓,赠给金币。赵希琯风采庄重,胸怀光明磊落。称颂别人的优点,不记别人的过失;在别人极难时相救,不忘别人的恩情。做官时,严寒酷暑未曾请过假,吃的穿的只求刚刚够就行。追封信安郡王。
(二)古代诗歌鉴赏
14.(5分)BC 
【解析】B项,首联写远景,诗人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此地的全景。颔联描写竹子与杜鹃,是近景描绘。C项,“闲适的心情”错误,“闲”字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揭示了出来,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作者无所事事、不被重用的愁苦之情。
【评分标准】答对1项得2分,答对2项得5分。
15.(6分)
答:①渴望建功立业。诗人担心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表现了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②忠君报国。诗人在被贬的情况下,仍心念皇帝的恩泽,想着为国效力,有所作为。          ③操行坚正,克制理性。诗人无辜遭贬,但还是想着“未报恩波”,体现了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是克制理性的表现。
也可以答成“以天下为己任”“怨而不怒”“志向远大”等,意思对即可。
【评分标准】答对1点2分,答对3点可得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 (5分)(1)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2)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评分标准】每句1分,有错、别、漏、加字者,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B
【解析】①力挽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不合语境。②风云际会:比喻有才华、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③擦肩而过: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④防微杜渐: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不能带宾语。⑤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适用对象不当。⑥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
18.(3分)C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是“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B项,搭配不当,“雨燕”和“压缩”不能搭配,可在最后一个分句前加主语“这”;D项,主客颠倒,应是“房子对于人们来说”。
19.(3分)A
【解析】B项“令嫒”是称别人家的女儿,可改为“爱女”或“小女”;还应去掉“务必”。C项“绵薄之力”是谦词,不能用于别人。D项“3000元”应写明币种,合同条文千万不能产生歧义。
20.(6分)
【答案示例】①人们的遭际不尽相同  ②普通人可以汲取精神力量  ③一出喜剧的主人公
【评分标准】写出一句给2分,意思对即可。
21.(5分)
【答案示例】②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不一定能发展经济,提高生活品质。
③有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一定能解决贫困地区的资金困难问题。
【评分标准】写出一句给3分,写出二句给5分,意思对即可。
四、作文。(60分)
22.(60分)(参照2017年高考全国课程标准卷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