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上学期期末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35分) (一)本题共3小题,9分 1.【内容理解】(3分) B(A.文中并没有提及钱伯斯反对“如画派”。C.原文说的是:“如果以酷肖自然作为评判完美的一种尺度,那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还不如真人蜡像。”这里只是一种假设,并非钱伯斯认为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不如真人蜡像;也不是“以完美来评判”。D.“布朗派”并不反对园林中的自然风景,他们只反对园林中再现风景画的画意,而主张简单地将自然风景搬进园林中) 2.【论证分析】(3分) D(并非论证“这一观点”。文章只是阐述了中西方园林的审美追求的相同与不同) 3.【分析推断】(3分) D(不能因为钱伯斯的反对和提倡,就推断“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高于西方”。其 一,这仅是钱伯斯的个人观点,并不一定能反映西方园林艺术的实际;其二,这仅是西方园林审美中的两种,并非全部;其三,即使钱伯斯反对这两种审美形式,也不能就说明它们的艺术成就就不如中国古典园林) (二)本题共3小题,14分 4.【分析鉴赏】(3分) D(不是“迷茫”,而是“感悟”,为文末主旨的揭示作铺垫) 5.【语句鉴赏】(5分) ①视野之所以有限,是因为城市的客观环境有限(限制),不清楚自己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②由于没有处理好物质、地位与家庭、情感的关系,过分追求物质、地位而忽略了家庭和情感,导致人生的视野变得狭窄、短浅。[第①点2分,第②点3分] 6.【主旨探究】(6分) ①居住在高楼上,远离地面,心里觉得像悬在空中一样。 ②身居城市,远离故乡与大自然,没了精神依偎,心里觉得空荡荡、不踏实。 ③过分着眼于物质与地位,视野受到局限,人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显得空虚、不踏实。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本题共3小题,12分 7.【信息理解】(3分) B(不能凭AI专利新申请数来推断人工智能的研发水平,因为数量不等于水平。实际上,我国目前的水平还不能说“大大高于美国”) 8.【概括分析】(5分) B D(A.“正式上路的”仅指无人驾驶巴士,并不包括所有汽车。也没“进入正式运行阶段”,这可从原文“都在积极推动无人驾驶的最终实现”、“这些都是无人驾驶的前兆”的表述可知。C.原文是“其中后三项都是数字经济的佼佼者”。E.应是“物、 云、大、智”将进一步促进与传统行业间的融合。) 9.【分析探究】(4分) ①深圳的无人驾驶公交车正式上路了,更开创了在开放道路上进行无人驾驶的先例。 ②中国AI专利新申请数已大幅超越美国。 ③电商、移动支付、共享经济引领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并惠及世界。 ④中国的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三成,电商交易额由占全球总额1%到如今超过40%,超过英、美、日、法、德五国总和。 ⑤中国无人车的融资规模和投资频次仍大大落后于美国。 [①~④点,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3分;答对⑤点,得1分] 二、(35分) (一)本题共4小题,19分 10.【文言断句】(3分) B(见译文) 11.【文化常识】(3分) D(谥号有官谥、私谥之分。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由其亲戚、门生 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 12.【内容分析】(3分) B(对钜夫江南招贤的建议,朝中并无非议,元帝也无“力排非议”之举) 13.【文言翻译】(10分) (1)如果不把举荐贤能作为急迫的事务,而只是把营求财物放在心上,这并非对上辅助皇上施行德政、对下关爱黎民百姓的意旨啊。 [5分。“进贤”、“殖货”各1分;大意3分] (2)程钜夫一到任,首先惩治平章行省那些为害百姓的家奴,于是,官吏和百姓对他都 十分恭敬。 [5分。补上主语1分,定语后置1分,“肃然”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程钜夫,名文海,避元武宗庙讳,改用字代名。他的叔父程飞卿,在宋朝做官,任建昌通判,元世祖时,带领城邑投降。程钜夫入元充当人质,他叔父官授宣武将军、管军千户。有一天,程钜夫被皇帝召见,皇帝问贾似道是怎样的人,程钜夫逐条对答,相当详尽,皇帝高兴,就给他笔札叫他写下来,竟然写了二十多幅进献上来。皇帝对他的才能特别惊异,对身边的臣子说:“我看这个人的相貌,已经非常高贵;听他说话,确实是聪明有见识的人。可以安排他任翰林。”因为他年纪小,召为应奉翰林文字。皇帝说:“从今以后国家政事得失,以及朝廷官员的邪正,都应该向我说明。”程钜夫顿首感谢到:“我本是被疏远的臣子,蒙受陛下的赏识,怎敢不竭尽全力来报答陛下!”不久升为翰林修撰,多次升迁至集贤直学士,兼任秘书少监。至元二十三年,觐见皇帝,首次陈述:“兴建国学,请求派使节到江南搜查访问遗弃而不用的名士;御史台、按察司等职,应该一并任用南人和北人。”至元二十四年,朝廷设立尚书省,皇帝下诏任命他为参知政事,钜夫坚决推辞。程钜夫又被任命为御史中臣,御史台的大臣说:“钜夫是南人,并且年少(不宜任命)。”皇帝大怒。于是仍然任命钜夫为集贤直学士,授侍御史,从事御史台事务,奉诏前往江南求贤。当初,书写诏令都是用蒙古字,到现在,皇帝特别命令用汉字来书写。回到朝廷,向皇帝陈述民间利病五事,钜夫被授予集贤学士,仍然回到行台任职。二十六年,当时的宰相桑哥专权,法令苛刻而急切,四方动荡不安。钜夫入朝,上疏说:“我听说天子的职务,没有比择相更大的,宰相的职务,没有比举荐贤才更重要的。如果不把举荐贤能作为急迫的事务,而只是把营求财物放在心上,这并非对上辅助皇上施行德政、对下关爱黎民百姓的意旨啊。现在权奸用事,立尚书聚敛财赋,以搜刮百姓为要务。我私下认为应当理清尚书的政务,减损行省的权力,罢免谄媚言利的官员,推行体恤百姓的事务,行对国家有利之事。”桑哥非常生气,把他留在京师不送走,上奏请求要杀掉钜夫,总共奏了六次,皇帝都没有批准。三十年,离开京师担任福建海道肃政廉访使,兴办学堂推行教育,官吏百姓对他又充满敬畏又爱戴。大德四年,调为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使。程钜夫一到任,首先惩治平章行省那些为害百姓的家奴,于是,官吏和百姓对他都十分恭敬。皇庆二年,天下大旱,钜夫应诏陈述桑林等六事,违背了当时宰相的意愿。第二天,皇帝派遣近臣赐他为上尊,慰劳他道:“中书集体商议,只有您所说的最恰当,以后遇到其他的事,一定要好好地告诉我。”钜夫建言道:“经学方面当以程颐、朱熹传注为主,文章应该革除唐、宋时期的弊害。”于是下命让钜夫起草下诏推行。三年,向朝廷称病请求退休,朝廷没有批准。钜夫请求退休的意愿更加坚定,皇帝特授钜夫为光禄大夫,赐以上尊,命令职位低于钜夫的臣子到齐化门外饯别送行,为他提供南回的马,下令行省和有司经常慰问。钜夫回家三年后就死了,终年七十岁。泰定二年,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为文宪公。 (二)本题共2小题,11分 14.【分析鉴赏】(5分) BD(B.“碧波”“疏雨”没有设喻;诗句也并非表达“无奈与不满”,而是表达对山野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涯的厌弃。D.并非“对张翰的否定”,恰恰是对张翰追求的肯定。) 15.【鉴赏评价】(6分) ①诗人第二次遭贬,又疾病缠身,因此,当看到江上自由飞翔的野鸟、江边优游垂钓的渔人,好生羡慕,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弃之情,并萌生了想像张翰一样辞官归隐之意。 ②但是他又无法脱下绿袍、真正遁世,不惹埃尘,表达了一种对入世的执著。 ③同时,自己的执著入世,却仅换来“绿袍”之身、一贬再贬的遭遇,流露了对仕途坎坷的不满与自嘲。 [6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6分] (三)本题共1小题,5分 16.【名句识记】(5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5分。错、多、漏字,扣1分。] 三、(20分) 17.【成语辨析】(3分) C(①脱颖而出: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对象不当。②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③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至极、完美之至。④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使用错误。⑤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⑥不胫而走:比喻消息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传播迅速。) 18.【语病辨析】(3分) A(B.搭配不当,应为“加大力度”;C.句式杂糅,以……为核心,围绕……;D.中途易辙,应改为“自2017 《财富》全球论坛宣布落户广州以来”) 19.【语言得体】(3分) D(A.“迟暮之年,年华已逝”,有感伤情调,不合祝寿语境,此处可改为“春秋不老,古稀重新”;B.“敝”,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使用错误,此处应用“贵”。C.“杏坛”是教育界的代称,此处应用“杏林”。D.“台鉴”是书信套语,表示请对方看信,使用正确。) 20.【准确连贯】(6分) ①具有极强的稳定性(稳定性好) ②它可以替代蔗糖 ③是典型的益生因子(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6分。每句2分] 21.【语言运用】(5分) ②“凡购返现”中的“现”可能不是指现金。 ③“包退包换”的“商品”可能不指所有的商品,是有前提条件的。 [5分。从句式、内容两方面进行评分。第②句,2分;第③句,3分。] 四、(60分) 22.(6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