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重庆市重点中学2018级“九校联盟”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1-16 20:58
重庆市重点中学2018级“九校联盟”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3分)B  【解析】A项,说五四新文学是成功的范例只是“多数人认为”;它改变的不是“传统”,而是“古典文学的传统形式”,该项犯了“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的错误。C项,胡乱嫁接,于文无据。D项,由原文“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可知,选项错误。
2.(3分)A  【解析】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文化传统的关键问题”这一观点。
3.(3分)B  【解析】因果推论不成立。
4.(3分)B  【解析】A项,青年服饰穿着的变化并非揭示不再需要土碗的原因,而是他忘掉本分的体现。C项,“迷途知返”程度太重。D项,没有心理描写,“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错。
5.(5分)①“一只土碗”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篇,使情节紧凑。②通过“一只土碗”的价值层层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围绕“一只土碗”,展示师生两人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为我们塑造了乐善好施的先生形象和忘了初心、不知廉耻的青年形象。④“一只土碗”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媒介,是道德观念的试金石,为我们剥开了金钱利益驱动之下的学生灵魂。(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6.(6分)①先生明知土碗其实就是只土碗,叹气之余,还愿意花1万买碗,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澜,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先生叹气、买下土碗,与前文愿出10万买碗的情节相呼应,表现先生真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的善良性格。③先生最后的愤怒,侧面烘托了学生的不知廉耻,表达了作者对金钱驱动下的学生的丑恶嘴脸的谴责和痛心。(每点2分)
7.(3分)D  【解析】我国“天文学FAST技术”领先世界20年,而并非“天文技术”。
8.(5分)AE(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
【解析】B项,“生活中不尽如人意”文中没有提及。C项,他靠着“想法”和“精神”就建成了FAST的说法太武断。D项,“揭示在科学道路上只有艰辛付出才会有所成就的道理”不合原文,引用这些话旨在表达学生和同事对南仁东的崇敬。
9.(4分)①胸怀祖国、忘我奉献的爱国情怀。②敢为人先、坚毅执着、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③淡泊名利、生活简朴的高尚情操。④真诚善良、平易近人的为人风格。(每点1分)
10.(3分)B
11.(3分)D  【解析】“为褒扬其生前事迹、品德政绩等而给予的封号”错,谥号是人死之后,给予评价性的文字。有美谥,也有恶谥。
12.(3分)A  【解析】曲解文意。原文意思是:明世宗对于父子之情一向很淡薄,裕王一年内都不能被召见一次。
13.(10分)翻译:
(1)(5分)高拱掌管吏部,憎恨陈以勤的言论侵犯了自己的职分,扣下了他的奏疏,只有都察院商议施行惩治赃官一事没有被扣下。(采分点:“恶”“侵”“寝”“惟”各1分,大意1分)
(2)(5分)陈以勤保持中立,没有去勾结任何人,也不偏私某人,最终徐阶和高拱离开内阁时,也没有任何非议涉及到陈以勤。(采分点:“比”“私”“竟”“訾”各1分,大意1分)
14.(5分)BE(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 
【解析】B项,诗中使用的叠音词“行行”“纷纷”并非拟声。E项,未使用比喻。
15.(6分)①“山色路无尽”表现了对前路渺茫的担忧。②“砧声客强闻”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每点3分)
16.(5分)
(1)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2)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17.(3分)B  【解析】①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此处属对象误用。②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正式或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准备。正确。③舞文弄墨:既可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可指玩弄文字技巧。正确。④闻所未闻: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形容事物新奇罕见。因陈述对象是“广度”和“深度”,所以此处应用“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过。⑤黄发垂髫: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儿童。此语境中没有“老人”意,且“垂髫”与后边的“孩童”重复。⑥过江之鲫: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多含有盲目跟风之意。此处属褒贬误用。
18.(3分)A  【解析】B项,成分残缺,“加速”后应添加“实施”。C项,中途易辙,可将“可口可乐”调到“在”之后。D项,否定失当,应删掉“不再”。
19.(3分)B  【解析】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A项,欠安:称人生病的婉辞,一般用于别人,不能用于自己。莅临:来到、来临、光临,书面语、敬辞,多用来指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同学平辈间不用该词。C项,玉成:敬辞,成全,不能用于自己。D项,老脸:老年人指自己的面子,谦辞。
20.(6分)
①是人为原因所致 
②动辄需要巨大花费 
③宁可主动把资金花在防火上
21.(5分)
②每个孩子不一定都有机会触及优质教育资源。
③对“衡中模式”的批评不一定能缓解来自素质教育理念的社会焦虑。
22.(60分)审题提示:重点抓“撇”“捺”“戒”“悟”四个动词。“撇”即撇开,丢开,“若不撇开终是苦”,字面上讲“若”字的撇如果不撇出去就是“苦”字,而此处是说能丢得开、放得下、舍得了一些利益纠葛就会不“苦”了。“捺”就是按捺,就是约束、控制、管理。“各自捺住即成名”,字面意思是说“各”字的捺笔只有收得住才是“名”字,此处是讲万事应懂得约束、收敛、控制自己的行为、管理自己的心态情绪方能功成名就。第二副对联的上联讲人生困境,下联讲消解的法门。其中的“戒”就是讲防止、戒除行为、语言、思想等方面的过失,也就是讲要戒止、控制、管理好自己。而“悟”的内容是“空”,也就是要懂得丢下、抛开一切,不为外物所累。综上分析,第一副对联中的撇利捺己与第二副对联中的戒失悟空是同一之理:懂得放下,学会控制方能赢得精彩人生。只要从这一角度去立意行文都行。如果有学生只谈管理、控制,或者只谈放下、舍得之理亦算切题,不去细究。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嘉靖二十年考中进士。选任为庶吉士,授官担任检讨。很久之后,充任裕王讲官,升任修撰,晋升为洗马。当时,太子的爵位名号还没有确定,小人们多次制造事端。明世宗对于父子之情一向很淡薄,裕王一年内都不能被召见一次。正常的俸禄外,按照规矩还有供给赏赐,裕王也不敢请求。过了三年,府中十分窘迫。裕王左右的人用一千两黄金贿赂严世蕃,严世蕃高兴,因此吩咐户部,一下子供给裕王三年的财物。然而严世蕃时常疑虑,一天屏退旁人对陈以勤和高拱说:“听说太子殿下近来有惑乱之心,他说过皇上什么没有?”高拱故意说些戏谑的话来回答,陈以勤严肃地(对严世蕃)说:“你从哪里听到这些话的?”严世蕃默然离去,裕王府这才安定下来。陈以勤担任讲官九年,有辅助保护的功劳,却深深藏匿自己,裕王曾经写“忠贞”两个字赏赐给他。父丧期满,回朝后仍担任侍读学士,掌管翰林院。明穆宗即位,陈以勤自己凭借太子旧臣的身份,分条呈上《谨始十事》。他提出关于收揽权利、听取谏言的言辞十分恳切。皇帝下诏嘉奖他的忠恳。穆宗很少驾临朝讲,政事无法裁决,身旁受宠的人多因宫内的降旨获得丰厚的赏赐。陈以勤请求皇上振奋精神、修明政教,皇帝内心触动,想有所举动,最终被内侍阻止,奏疏也被扣留在宫中。四年,分条呈上因循守旧的时政弊端,请求慎重提拔任用。皇帝嘉奖他,下交有关部门商议。高拱掌管吏部,憎恨陈以勤的言论侵犯了自己的职分,扣下了他的奏疏,只有都察院商议施行惩治赃官一事没有被扣下。起初,陈以勤入值内阁,徐阶担任首辅大臣,而高拱刚被重用,朝廷士大夫各有所依附,相互攻击。陈以勤保持中立,没有去勾结任何人,也不偏私某人,最终徐阶和高拱离开内阁时,也没有任何非议涉及到陈以勤。等到高拱再次进入内阁,与赵贞吉相互倾轧,张居正又从中构陷。陈以勤与高拱是旧时同僚,赵贞吉是他的同乡,而张居正又是他举荐的,陈以勤揣度不能为他们调停,恐怕最终不会被众人所容,极力称病请求罢免官职。于是,升任为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赏赐乘坐驿站快车还乡,诏令他担任编修的儿子陈于陛侍奉出行。之后两年,高拱被驱逐,仓皇逃出国都城门,慨叹地说:“陈以勤,是明哲保身的人啊。”陈以勤归乡十年,七十岁了。皇上又送发宫廷中的银币,命令陈于陛快速回乡赏赐他,并且下令主管官员慰问他。又过了六年,去世。追赠太保,谥号为文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