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1-12 18:27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①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曰:“不齐②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小民附矣,犹未足也。”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弟矣;友十一人,可以教学矣。中节也,中民附矣,犹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务来贤人。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不齐之所治者小也,不齐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
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投纶错饵,迎而吸之者也,阳桥③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于是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孔子兄子有孔蔑者,与宓子贱皆仕,孔子往过孔蔑,问之曰:“自子之仕者,何得?何亡?”孔蔑曰:“自吾仕者,未有所得,而有所亡者三。曰:王事若袭,学焉得习?以是学不得明也,所亡者一也;奉禄少,粥不足及亲戚,亲戚益疏矣,所亡者二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疏矣,所亡者三也。”孔子不说,而复往见子贱,曰:“自子之仕,何得?何亡?”子贱曰:“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诵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学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奉禄虽少粥得及亲戚是以亲戚益亲也所得者二也公事虽急夜勤吊死视病是以朋友益亲也所得者三也。”孔子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
(取材于刘向《说苑·政理》)
【注】①单父,春秋时鲁国邑名。 ②不齐,宓子贱以名自称。③阳桥:一种白色的鱼。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子治单父而众说    说:高兴
B. 过于阳昼          过:经过
C. 夫投纶错饵        错:放置
D. 亲戚益疏矣        益:更加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其为鱼也,薄而不美
   门虽设而常关
B. 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自子之仕者
   异乎三子者之撰
D. 是以朋友益疏矣
以其无礼于晋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
我的父亲曾侍奉过三个人,我的兄长侍奉过五个人
B. 昔者尧、舜清微其身,以听观天下
从前尧、舜清心寡欲放下架子,来观察、了解天下
C. 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请出那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并与他们共同治理单父
D. 王事若袭,学焉得习?以是学不得明也
   公事缠身,所学的知识怎能得到温习?因此学习不能明白领会
11. 请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
今 履 而 行 之 是 学 日 益 明 也 所 得 者 一 也 奉 禄 虽 少  粥 得 及 亲 戚 是 以 亲 戚 益 亲 也 所 得 者 二 也 公 事 虽 急 夜 勤 吊 死 视 病 是 以 朋 友 益 亲 也 所 得 者 三 也
12. 请写出两个恰当的四字词语,来评价宓子贱在文中的表现。(4分)
13. 孔子认为“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虽然好,却是“小节”。你赞成孔子的说法吗?请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并阐明理由。(6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7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②鶡(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帽子。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强饮”一词是痛快豪饮的意思,表明诗人晚年要纵酒人生。
B.颔联写诗人在船上所见所感,春来水涨,江流浩瀚,自己老眼昏花。
C.颈联生动描绘舟中江上之景,蝶鸥往来自如,蝴蝶翻飞,白鸥飞翔。
D.尾联总收全诗,诗人北望长安,思朝廷,忧愁顿生,有沉郁苍茫之美。
15.杜甫的诗句写愁情时,常常境界阔大,如“云白山青万馀里”。下列诗句不符合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16.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愁”的原因。(6分)
17.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古诗中常有丰富多彩的景物描写,且写景手法多样,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① ,②”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出了远处村落炊烟缭绕的景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③,④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句,运用夸张手法,极写天姥山之高;杜甫《蜀相》“⑤,⑥ ”两句,动静结合,写出了蜀相祠堂徒有春色、无人欣赏的景象;陆游《书愤》中“⑦,⑧ ”两句,运用联想和想象,描绘出了壮阔的战争场面。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3题。
北京的树
肖复兴
①老北京以前胡同和大街上没有树,树都在皇家园林、寺庙或私家花园里。北京有了街树,是民国初引进德国槐之后的事情。那之前,除了皇家园林,四合院里也是讲究种树的。如今,到北京来,想看到真正的老树,除了皇家园林或古寺,就要到硕果仅存的老四合院了。
    ②在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里,还能够看到当年鲁迅先生住的补树书屋前那棵老槐树。那时,鲁迅写东西写累了,常摇着蒲扇到那棵槐树下乘凉,“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呐喊》自序)。那棵槐树现在还是虬干苍劲,枝叶参天,起码有一百多岁了。
    ③在上斜街金井胡同的吴兴会馆里,还能够看到当年沈家本先生住在这里就有的那棵老皂荚树,树皮皴裂如沟壑纵横,枝干遒劲似龙蛇腾空而舞的样子,让人想起沈家本本人,这位清末维新变法中的修律大臣、我国法学的奠基者,他和这棵皂荚树的形象是那样吻合。据说,在整个北京城,这么又粗又老的皂荚树屈指可数。
④尽管山西街如今拆得仅剩下盲肠一段,但甲十三号的荀慧生故居还在。当年,荀慧生买下这座院子,自己特别喜欢种果树。到果子熟了的时候,会分送给梅兰芳等人。唯独那柿子熟透了不摘,一直到数九寒冬,来了客人,用竹梢头从树枝头打下邦邦硬的柿子,请客人带冰碴儿吃下,老北京人管这叫做“喝了蜜”。如今,院子里只剩下两棵树,一棵便是曾经结下无数次“喝了蜜”的柿子树,一棵是枣树。去年秋天,我去那里,大门紧锁,进不去院子,在门外看不见那棵柿子树,只看见枣树的枝条伸出墙头,繁星点点,枣结得挺多的。老街坊告诉我,前两天,刚打过一次枣。
    ⑤在北京四合院里,好像只有枣树有着这样强烈的生命力。因此,在北京四合院里,枣树是种得最多的树种。小时候我住的四合院里,有三株老枣树,据说是前清时候就有的,别看树龄很老,每年结出的栆依然很多,很甜。所谓青春依旧,在院子里的树木中,大概独属枣树了。我们大院的那三株老枣树,起码活了一百多年,如果不是后来人们住房改造砍掉了它们,起码现在还活着。如今,大院拆迁后建起了崭新的院落,灰瓦红柱绿窗,很漂亮,不过,没有那三株老枣树,院子的沧桑历史感,怎么也找不到了。
    ⑥在我所见的这些树木中,最难活的是合欢树。记得我读小学时,离我家不远通往长安街的一条大道两侧,种满合欢树,夏天一街茸茸粉花,云彩一般浮动在街的上空,在我的记忆里,是全北京城最漂亮的一条街了。可惜,如今那条街上,已经一株合欢树也没有了。
    ⑦在离宣武门不远的校场口头条胡同的47号,是我们汇文中学的老学长吴晓铃先生的家。他家的小院里,有两株老合欢树,不知道如今是否还活着。那年,我特意去那里,不是为拜访吴先生,因为吴先生已经仙逝,而是为看那两株合欢树。合欢树长得很高,探出墙外,毛茸茸的花影,斑斑点点地正辉映大门上一副吴先生手书的金文体门联,“弘文世无匹,大器善为师”。那花和这字,如剑鞘相配,相得益彰。
⑧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着了迷一般,像一个胡同串子,到处寻找老院子里硕果仅存的老树。都说树有年轮,树的历史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沧桑的历史。树的枝叶花朵和果实,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缤纷的生命。尤其是那些已经越来越少的老树,是老四合院的活化石。老院不会说话,老屋不会说话,迎风抖动的满树的树叶会说话呀。记得写过北京四合院专著的邓云乡先生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说北京十分春色,四合院的树占去了五分。他还说:“如果没有一树盛开的海棠,榆叶梅,丁香……又如何能显示四合院中无边的春色呢?”
    ⑨十多年过去了,曾经访过的那么多老树,说老实话,给我印象最深的,还都不是上述的那些树,而是一棵杜梨树。
    ⑩那是十二年前的夏天,我是在紧靠着前门楼子的湖北会馆里,看到这棵杜梨树的,枝叶参天,高出院墙好多,密密的叶子摇晃着如天空浮起一片浓郁的绿云,春天的时候,它会开满满一树白白的花朵,煞是明亮照眼。虽然,在它四周盖起了好多小厨房,本来轩豁的院子显得很狭窄,但人们还是给它留下了足够宽敞的空间。我知道,人口膨胀,住房困难,好多院子的那些老树,都被无奈地砍掉,盖起了房子。因此,可以看出湖北会馆里的人们没有把这棵杜梨树砍掉,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值得尊敬的事情。  
11 那天,很巧,从杜梨树前的一间小屋里,走出来一位老太太。她告诉我,她已经87岁,不到十岁搬进这院子来的时候,种下了这棵杜梨树。也就是说,这棵杜梨树有将近80年的历史了。
    12 那天我对她说您就不盼着拆迁住进楼房里去?起码楼里有空调,这夏天住在这大杂院里,多热呀!她瞥瞥我,对我说:你没住过四合院?然后,她指指那棵杜梨树,又说,哪个四合院里没有树?一棵树有多少树叶?有多少树叶就有多少把扇子。只要有风,每一片树叶都把风给你扇过来了。老太太的这番话,我一直记得,我觉得她说得特别好。住在四合院里,晚上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乘凉,真的是每一片树叶都像是一把扇子,把小凉风给你吹了过来,自然风和空调里制造出来的风是不一样的。
    13 日子过得飞快,十二年过去了。这十二年里,偶尔,我路过那里,每次都忍不住会想起那位老太太。那棵杜梨树已经不在了,我却希望老太太还能健在。如果在,她今年应该是99岁,虚岁就整一百岁了。
(取材于肖复兴《北京的树》)
18. 下列语句中,“讲究”与例句中“讲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四合院里也是讲究种树的。
A. 这一次我们学校请的专家报告真好,非常讲究实效。
B. 北京人以茶待客,沏茶时茶壶嘴儿不能冲着客人,这叫讲究。
C. 写高考作文是很有讲究的,这里面的道道还真不少。
D. 明星走红地毯,总是穿着讲究的服饰,力求光彩照人。
19.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老北京树的历史,是为了引出后文对老四合院中老树的描写。
B.作者写老皂荚树,只是因为这棵树枝干虬劲,在整个老北京城屈指可数。
C.第⑦段中吴先生去世后,作者仍去看合欢树,表明在他心中树比人重要。
D.文章第12 段,作者用比喻和排比手法,写出了自然风胜过空凋风的好处。
20.文中第8段说:“树的历史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沧桑的历史。树的枝叶花朵和果实,最能见证北京四合院缤纷的生命。”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文中的老树都见证了哪些历史和生命?(5分)
21.作者说,他印象最深的不是其他树,而是那颗杜梨树?这是为什么?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22.中国的文人有为居家或书房写门联的传统,文中吴晓玲先生写的“弘文世无匹,大器善为师”就是一例。请你依据自家的特点或对未来书房的设想,写一副对联。(4分)
23.“北京的树”对北京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和价值,下列作品中某一事物对人物的意义和价值,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在小说《药》中,对华老栓来说,“药”是治好小栓痨病的重要寄托。
B.《红楼梦》中“通灵宝玉”是宝玉身份的象征,也是送给薛宝钗的信物。
C. 在《平凡的世界》中,“书”是孙少平的朋友,也是他不竭的动力源泉。
D.《老人与海》中“海”是老人赖以生存的环境,是老人的敌人也是朋友。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4.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文学作品总是要“歌颂美或鞭挞丑”的。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六部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写一段赞美或批评的文字。
②以下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请对这一句话发表看法。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③请以“致秋风”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25.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假如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你做一件平时想做却做不了也实现不了的事,请问,你最想做什么?请围绕上述材料,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②鲁迅曾经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请以“论敢于正视”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