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8-01-12 09:00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义百家之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对策斥章惇误国。累官为河南洛阳令,宰相吴敏知其能,擢为开封士曹。
金人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鼎曰:“祖宗之地不可以与人,何庸议?”已而京师失守,二帝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鼎与胡寅、张浚逃太学中,不书议状。
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擢右司谏。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命鼎鞫注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指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上曰:“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朕得卿,无愧昔人矣。”中丞范宗尹言,故事无自司谏迁殿中者,上曰:“鼎在言路极举职,所言四十事,已施行三十有六。”遂迁侍御史。
鼎上疏言:“顷张浚出使川、陕,国势百倍于今。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今臣无浚之功而当其任,远去朝廷,其能免于纷纷乎?”又言:“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臣日侍宸衷,所陈已艰难,况在千里之外乎?”时人士皆惜其去,台谏有留行者。会边报沓至,鼎每陈用兵大计,及朝辞,上曰:“卿岂可远去,当遂相卿。”九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制下,朝士相庆。
在吉阳三年,潜居深处,门人故吏皆不敢通问,惟广西帅张宗元时馈醪米。桧知之,令本军月具存亡申。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遗言属其子归葬,遂不食而死,时绍兴十七年也,天下闻而悲之。
 (节选自《宋史·赵鼎传》)
【注】鞫,音jū,审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 行
B.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C.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D.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赍/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策,在中国古代科举中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策问”与“对策”分别指应试  与出题两个部分,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
B.太学,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上古的大学,称为成均、上庠。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
C.除权,古代用来表示官职任免的术语,指除去旧职,授予新职,在这里指让赵鼎暂  时代理户部员外郎。
D.宸衷,皇帝的心意。宸,北极星(北辰)的所在、星天之枢。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赵鼎忠君爱国。他反对割地求和,金人掳获徽钦二帝后,准备立张邦昌为帝,赵鼎拒绝书写文书,躲进太学。
B.赵鼎正直敢言。他参加进士考试时批评章惇误国;王德擅杀韩世忠手下将领,他直接将其抓捕和审讯。
C.赵鼎深得高宗信任。他的建议基本被采纳实行;皇上力排众议,把他从谏官破格提拔为侍御史。
D.赵鼎晚景凄凉。他被贬到吉阳之后,门人故吏均不敢与他来往。当他得知秦桧有意置自己于死地时,为不牵连家人,绝食而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为?(5 分)
(2)君臣相信,古今无二,而终致物议,以被窜逐。(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 题。
送江水曹①还远馆
谢朓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注】①水曹:官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开头两句分别从高、远两个方面描写了送别的场景:荒郊野途,高馆孤峙,清流映带,长路迢递,荒凉凄清的景物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B.“清川带长陌”的“带”字使用尤为传神,潺湲的清流仿佛将眼前的道路带向了遥远的地方,在离人的心上更增添了一层渺远迷茫的情思。
C.三、四句用“望归”透露出江水曹的游宦生涯,此行所去,只是远馆,而非故乡,故而客中作客,无慰“怀旧望归”之情,反更增羁旅情怀。
D.五、六句展现出一片明丽的景色,池塘春草、花树相间,红白掩映,风光令人陶醉,面对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诗人心情也因之而倍加愉悦。
E.这首诗叙述了好友江水曹在馆舍送别诗人的情景,末尾一句直抒胸臆,主客双方在“何由尽离席”的感慨之中分别,情感表达充分而强烈。
15.诗歌流露出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           。”
(2)李白在《蜀道难》中“                   ,                 。”两句通过对人的动作和神态的侧面描写来表现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俊。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                       ,                      。”的好局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不温不火、缠绵悱恻的唱腔。
②日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③马云的第一家无人超市“淘咖啡”在杭州开业,整个城市都疯狂了。市民排着长龙等候入场,甚至出现了重足而立的火爆场面。
④由好莱坞大导演卡梅隆执导的超级巨片《阿凡达》狗尾续貂,第一部续集将在今年 9月正式开机,并且率先开拍外星球的场景。
⑤韩国空军远程空对地导弹今年6 月进行发射训练时坠毁,然而,韩国空军方面5 个月来对此一直秘而不宣。
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想得开便自我解脱,想不开必然自寻烦恼,甚至到老仍耿耿于怀,真是何苦来!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琅琊榜》自播出以后,由胡歌饰演的梅长苏瞬间成了年轻人的偶像。
B.班婕妤在成帝死后又去为成帝守陵,孤独终老。她没有飞燕起舞绕御帘的轻盈,亦没有合德入浴的妖娆妩媚,有的是一个女人至善至美的纯心。                            
C.谈到易建联在湖人队的遭遇,特邀评论员马健讲起他在美国打篮球的种种不易,接着,又对目前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的选人制度做出尖锐批评。
D. MG平台在整个游戏产业链中,占据了中游资源,不仅成为海外市场拓展的先行者,而且是中国民族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市场应用的领跑者。
19.有同学喜欢引用孔子或者孟子的名句写毕业赠言,下列赠言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高中三年,你始终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原则,这让我十分敬佩。
B.希望你时时刻刻记住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劝诫,争取早日成为受欢迎的人。
C.铭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勿强求,“人和”不能丢。
D.困难是暂时的,切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 分)
很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物,    ①   ,这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 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因为   ②   ,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见,   ③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进入紧张的高三备考阶段,学生都希望自己能高效地利用好时间与资源。学长学姐们根据以往的经验友情提示各位同学:最好要按老师的要求来复习备考,因为只有按老师的要求复习,才能定制出复习方案,定制出复习方案必将能提高做题效率,在高考中也就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①不是只有按老师的要求复习,才能定制出复习方案。
②  
③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17 年2 月,央视推出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由董卿担任制作人和主持人。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相较单纯的朗读,节目拆解为三大部分:嘉宾讲述个人故事、嘉宾朗读、读后专家解读。这档节目,没有复杂的形式,只有一个人、一段故事、一段文。节目播出后获得广大观众的好评,随即“文化飨宴”“综艺清流”“唤醒文学”等堪称殊荣的标签出现。然而,也有人对此不看好,说“碎片化朗读”“名人光环”等挽救不了国人甚少读书和不爱阅读的事实……
作为中学生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