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在某档电视节目现场,面对名校博士“我应该找什么工作跟我学习的经历更加贴近”的提问,担任评委的某知名音乐人直言:“名校生走到这里来,没有胸怀天下改造国家的愿望,而是问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学校多年来对你的教育?” 材料二: 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老子) ②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 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④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刘蓉) 你所在的班级将以材料一为话题召开讨论会,请你写篇发言稿。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与含意,恰当引用材料二中的两句名句写作;不少于800字。 【答案】悠悠我心,为天下沉吟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悠悠我心,为天下沉吟》,对于材料中名校博士生纠结于找对口工作与胸怀天下的话题,我认为知名音乐人的话更有道理,他希望该名校博士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找和专业相符合的工作上,而是应该致力于改造国家。的确,比起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一个人身上体现的“大格局”即胸怀天下更为重要,而且脚踏实地与造福苍生一点也不矛盾,二者可相辅相成,因而真正的优秀人才会用悠悠之心兼济天下。 刚刚有同学提出我们要先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才可能“扫天下”,这个观点有一定合理性,就如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刘蓉在《习惯说》所言,“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如果没有实干精神,如果不注重日积月累,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容易误事。 但是,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可能多大,如果一个人没有家国情怀,没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那么就算他找再好的对口工作,都可能止于“修身齐家”,无心无力于“治国平天下”,更有甚者,可能会沦为“精致利己主义者”,只知道获得个人利益,如《人民的名义》的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表面上是执法者的化身,暗地里玩弄法条、为自己谋私利,如此,社会发展如何有效推进?中华复兴怎能真正实现? 目标决定执行力,大格局才有大气象,顺丰速递就是因为一直以“成就客户,推动经济,发展民族速递业”为使命,不断投入资金加强公司建设,所以才成为快递业中“最值得信赖和尊重的速运公司”,再如“铁人”王进喜也没有只想做一个普通的油田工人,“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他要通过石油的开挖工作使新中国富强起来,而就是这样的宏图壮志让王进喜在1960年的“五一”万人誓师大会中被树立为榜样,后来又成为钻井指挥部副指挥。 当然,越是宏伟的目标,越需要踏实的行动去实现,王进喜深知“实干兴邦”之理,所以积极用“垒土”去铸“九层之台”,吊车、拖拉机不够用,他就用绳子拉、撬杠撬,井喷出现,他立马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泥浆、保住油井和钻机,就是王进喜的脚踏实地,让他的“油田复兴中国梦”成为现实。像王进喜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如从名校殿堂走向山村田垄的秦玥飞,也是脚踏泥泞、俯首躬行,用青春的汗水为祖国的农村服务,并通过发起黑土麦田公益,让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工作。 试想,如果秦玥飞只想个人的荣华富贵,那么他不可能获得“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而如果这个“耶鲁村官哥”只知道空喊口号,又如何谋取民生福祉? 所以,“君子通大道”,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拘囿于个人的小惠小利,相反,我们应该有大格局和家国情怀,立己达人、胸怀天下,为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解析】试题分析:可以从材料内容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材料含意的角度立意。立意大忌:撇开材料的内容与含意泛谈理想、信念、追求、向往、奉献等。 立意参考:内容层面的立意:(1)博士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无可厚非,可以学有所用。(2)名校博士应该发挥大用,担当振兴国家的重任。(3)博士也要脚踏实地,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4)名校生要有更高远的人生目标,而不是汲汲于个人前途。(5)名校应培养“伟丈夫”,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含意层面的立意(1)先立足当下,做好本职工作(小事),坚持点滴积累,才能有所成就。(2)君子当胸怀天下,以家国兴盛为己任。(3)既要脚踏实地坚持本职工作,也要有改造国家(造福苍生)的远大志向。(4)教育要立德树人,应培养有大格局的人。 点睛:材料一是叙事类加言论类材料,事件可概括为:知名音乐人怒斥名校博士愧对学校多年教育;材料二是名言类材料,四则名句分别来自先秦诸子、东汉名臣、明代思想家和清代文字家,包含可以辩证思考的几个方面的内涵:做事要从最基本开始,经过逐步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大丈夫应有澄清天下造福苍生的志向,不应拘泥于一间小室;读书人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关心家国大事,有兼济天下的大情怀大志向;做人应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事业)中去,只有先扫好自己的一间小室,才可能“扫天下”。作文命题要求写“发言稿”,写作时要有对象意识,面对的是老师和同学;还要有交流意识,最好回应与自己对立的观点及其可能的理由。同时,“引用材料二中的两句名句”的要求,帮助考生加深对材料一的内容与含意的理解,引导考生结合自己对材料一的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选择两句,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试题规定的名句“引用”,可以是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哲理的深度化用;可正引,也可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