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2-22 22:52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林聪,字季聪,宁德人。正统四年进士。景泰元年进都给事中。时方多故,聪慷慨论事,无所讳。中官单增督京营有宠,朝士稍忤者辄遭辱。家奴白昼杀人,夺民产,侵商税。聪发其奸,下诏狱。获宥。增自是不敢肆。
四年春,上言夺情非令典,请永除其令。帝纳之。正统中,福建银场额重,民不堪。聪恐生变,请轻之。时弗能用,已果大乱。及是复极言其害,竟得减免。先是,吏部尚书何文渊以聪言下狱,致仕去。吏部除副使罗篪为按察使,参政李辂、佥事陈永为布政使。聪疏争之,并言山西布政使王瑛老,宜罢。篪等遂还故官,瑛致仕。
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诸司惮聪风裁,聪所言,无敢不奉行者,吏部尤甚。英宗复辟,超拜左佥都御史,出振山东饥,活饥民百四十五万。还进右副都御史,以便宜,擒戮渠魁数人,余悉解散。母忧起复,再辞。不许。天顺四年,曹钦反。将士妄杀,至割乞儿首报功,市人不敢出户。聪署院事,急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
成化七年代王越巡抚大同。岁余,遇疾致仕。再岁,以故官起掌南院。前掌院多不乐御史言事,聪独奖励之。或咎聪,聪曰:“己既不言,又禁他人言,可乎?”十三年秋,召拜刑部尚书,寻加太子少保。聪以旧德召用,持大体,秉公论,不严而肃,时望益峻。十五年,偕中官汪直、定西侯蒋琬按辽东失事状。直庇巡抚陈钺,聪不能争,论者惜焉。十八年乞归不得,卒于位,年六十八。赠少保,谥庄敏。
聪为谏官,严重不可犯。实恂恂和易,以故不肖者畏之,而贤者多乐就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五》,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
B.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
C.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
D.御史白仲贤以久次/擢广东按察使/聪言仲贤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吏部/聪劾之/遂改工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诏狱: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也可指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B.夺情:又称夺情起复,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夺情时常发生在战场将士身上。也指减少居丧期间的哀痛之情。
C.复辟:指失位的君主复位,或被消灭的制度复活;也可意指恢复。明英宗曾亲征瓦刺被俘,京师别立代宗;英宗还朝,被尊为太上皇。后其发动政变,复位为帝。
D.致仕:意为交还官职,“还禄位于君”,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古人“致仕”的年龄为六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林聪仗义执言。不少佞臣因之下狱或贬官。林聪勇于发现单增家奴仆的罪行,并将奴仆关进诏狱;他极力上奏反对罗篪等人的升职,最终使之回到以前所居官职。
B.林聪体恤百姓。福建银税繁重,他屡次请减;山东发生饥荒,他赈救百姓。朝廷平定曹钦叛乱时,有将士滥杀无辜,屠戮乞儿,斩首报功,他予以坚决制止。
C.林聪刚正不阿。各部门官员都忌惮他;他所说的话,没有敢不执行的人,吏部尤其严重。为人不严而肃,担任谏官,从来不犯严重的错误,贤德之人喜欢接近他。
D.林聪宽厚平易。进升右副都御史后,他能斟酌事宜自行决断,只捕杀作乱之人的首领,其余人等全都放归生路;查究辽东事时,能庇护巡抚陈钺。他在当时很有德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弗能用,已果大乱。及是复极言其害,竟得减免。
(2)聪署院事,急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雨后赠斯远
赵蕃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注】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好章泉,原籍郑州。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号涧泉)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诗宗黄庭坚。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句“已是霜凝更雨湿”,交代赠诗的时节和天气,渲染了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凄楚。
B.“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虚实结合,说虽然草木依旧枯萎,但梅花一定会悄然开放。
C.“穷日日”“遍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新春发现之难,表现诗人探春寻春心情之急与信念的坚定。
D.尾联写诗人在收到朋友斯远寄来的新诗之后,擦亮眼睛,振奋精神,一改昏沉之态,连忙回诗相赠。
E.本诗巧妙地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达诗人对新春的渴望和希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15.古人评价首联中“春其渐起但无痕”一句为“一篇之警策”,说它“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中的“警策”与“哲理”。(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语句“__     _,_    ___,___    __”描写大鹏南徙时的壮观场面,认为大鹏虽能飞上万里高空,仍然有所依托。
(2)《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      _,___     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走进秋日的深山,漫山的红叶扑面而来,这姹紫嫣红的美景,让人沉醉,更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词客感慨唏嘘。
②老张这个古玩爱好者,把多年来收集的盆盆罐罐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每当我到来,他总是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
③自提出要在5年内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以来,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进程一日千里,被选入中国“新四大发明”。
④读诗之趣在于读诗之妙,妙在理的提升,妙在知人论世,妙在“悟”的延伸,如此趣读,你会发现熟悉的诗歌仍有风景。
⑤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了。
⑥面对银行的霸王条款,黄女士拒绝归还1500元,这令不少网友感觉大快人心,最终在法院的判决下,黄女士执行还款。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1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
B.央视《大国崛起》系列节目播出后反响巨大,中国的振兴之梦、砥砺前行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
C.学生培养的质量是一所高中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学生素质是所有高中进行教育改革时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D.企业向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政府拿出科研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成功后去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用纳税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19.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3 分)
A.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不胜感激。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B.今天的活动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李教授将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C.对于施工中的保护环境的问题,小张提出了刍议,大家的意见呢?
D.久仰兄长大名,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可能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境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字。(6分)
斑驴不但能守护家园,而且①_____。英格兰一度兴起用斑驴拉车的风气,在伦敦周围,郡长的马车后便拴着两头斑驴。体重达400公斤、无比健壮的斑驴很少能成为其天敌口中的饕餮大餐,②_____,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的猎食对象,但原始的狩猎方法并没有给斑驴群体以致命打击。直至19世纪,欧洲移民大量涌入非洲,看到如此美丽的动物都非常感兴趣,一时间斑驴标本价格昂贵,这更促使了这些贪婪的欧洲人对斑驴大开杀戒。他们用套索、火器等装备进行疯狂的猎捕,还大肆劫掠、贮藏、盗运斑驴的皮张。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③____。到了19世纪中期,非洲南部已经很少再能见到斑驴了。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阅读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消遣性阅读,其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调剂一下枯燥的生活,所以说,完全是浪费时间;第二种是网络式阅读,就是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这种阅读效率高,因此可以使人快速增长知识,学业有成;第三种是精神性阅读,就是依据自己的兴趣阅读,心醉于阅读,陶冶性情。唯有精神性阅读才能够让人变得有品位。
①遣性阅读不一定完全是浪费时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叶军)
梅葆玖一一京剧大师梅兰芳最小的孩子,他十岁学戏,是梅派衣钵的唯一家传继承人,他用82年的生命历程书写了一个词一一传承,在戏剧评论家的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师”。首要的理由,就是他全面继承了梅兰芳先生的梅派艺术,不论是唱腔、表演,还是塑造人物。生前,面对质疑他“缺少新戏”、“保守”的声音,他说,“我何尝不愿意演新戏,但是我爸爸给我留下这么多的戏,我得把它一一继承过来”。2016年4 月25 日,梅葆玖先生逝世,享年82岁,梅葆玖一生培养了49 个弟子,他曾说:“我给父亲有了交代,也给了梅派,给了京剧一个交代。“戏剧导演田沁鑫致梅葆玖先生的挽词写到:“有一种失去,是一种审美的覆亡,流走了,一份眉梢上的韵致,零散在眼中的风月,浅笑唇边的一抹线条。中国,一份古典,走远了。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怎样的思考或感悟呢?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