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梁彦光,字修芝,安定乌氏人也。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 及高祖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岐州宫监,甚有惠政。开皇二年,上幸岐州,悦其能,乃下诏曰:“彦光操履平直,识用凝远,布政岐下,威惠在人,廉慎之誉,闻于天下。三载之后,自当迁陟。”后数岁,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化,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部,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岁余,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豪猾者闻彦光自请而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于是狡猾之徒,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居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于时庙中有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弱,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后数岁,卒官,时年六十。 (节选自《隋书》卷七十三,有删节) 注:邺都:北齐都城,即相州。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B.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C.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D.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学,始创于西汉武帝时期,鼎盛于东汉,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葩。 B.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后世常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C. 古代官制中,一般会用迁、陟、拔、擢等来表示提升官职,用左迁、罢、黜、贬、谪、除等来表示降级免职。 D.古代官吏初到任称为“下车”;官吏任期届满称为“秩满”;交还官职,即退休称为“致仕”;辞官还乡称为“归田”;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称为“乞骸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梁彦光小时候就显露出卓越的品性,父亲认为他能够使家族兴旺。进入太学之后更注意遵循规矩法度,十七岁就开始当官。 B. 梁彦光在担任岐州刺史的时候,治理地方很得法,皇上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希望他坚持这种品性,成为天下效仿的楷模。 C. 梁彦光第一次担任相州刺史,仍然采用在岐州的方法治理当地,没有收到成效,最终被皇帝免职。 D. 梁彦光第二次担任相州刺史期间,根据当地风俗,不再采取强硬方式,着力推行以德化人的政策,开办学校,以儒家思想教化当地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5分) (2)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14.宋之问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15.同为送别诗,两首诗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表现手法上又各有特点,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颈联简要分析(4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5分) 16.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5分) (1)李密的《陈情表》中的“ , ”两句,作者以乌鸦反哺做比喻,向晋武帝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 (2)《逍遥游》中,叙述宋荣子面对外界的称赞与非议的反应句子是 , ”。 (3)悦亲戚之情话, “ ” 。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2015年亚洲杯预选赛,国足与伊拉克、沙特、印尼同组,球迷又开始担心了,国足可能又 ,再次惨遭淘汰。 (2)作为中国新兴互联网业态的代表, 的阿里巴巴正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并受到热捧,成为中国企业的领跑者。 (3)在第12届意大利伊斯其亚国际电影节上,唯一一部入围的华语电影《从哪来,到哪去》 ,斩获最佳摄影奖。 A.深孚众望 不负众望 不孚众望 B.不负众望 不孚众望 深孚众望 C.不孚众望 深孚众望 不负众望 D.不负众望 深孚众望 不孚众望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南极奇伟的冰川、庞大的帝企鹅、白色的莽原,对探险旅行者很有吸引力,但暴风雪、冰山和海洋等潜在的危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B.在2014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属于标准的“收视黑马”,在播出期间,竟然有4.3亿不重复的观众收看。事实证明,今天的观众还是非常渴望有内涵的文化节目。 C.面对空气重污染,是否能够做好尽最大可能减轻空气污染的危害和影响的工作,关键在于密切关注污染形势,提前做好空气重污染应对准备工作。 D.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为解决“课堂低头族”现象,防止学生上课总玩手机,影响听课效果,实行“手机收纳,人机分离”。 19.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 。 , 。 , 。 。祭月之举扩展至民间,民众亦有广泛的拜月习俗。 (1)且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 (2)现在北京的月坛即为明清帝王祭月的场所 (3)月亮崇拜古已有之——远古先民看见月出月落、月缺月圆 (4)自周朝起,中国就有祭月仪式 (5)内心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 (6)月亮称“太阴”,与太阳分别成为中华文化中代表阴阳的“两极” A.⑥③⑤④①② B. ⑥④①⑤③② C.③⑤⑥①②④ D. ③①⑤②⑥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如果你在微弱的灯光下看书,父母可能会警告你说, ① 。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正确。灯光昏暗,你的瞳孔将根据周围的光环境进行自我调整,眼睛不会受到伤害。父母的误解,可能和生活体验有关:当人们在昏暗的环境下看书时,眼部持续紧张,很容易感到疲劳,可能出现 ② 的情况,于是就以为近视与昏暗光线有关,其实,上述症状并不持久, ③ ,根本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 21.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校“健康与生命”研究小组做了“居民禁烟支持度”调查。阅读下面的调查数据统计图,回答问题。(6分) ![]() (1)概括图表反映出的信息。(不超过30字)(3分) (2)请你任选图表中的一个场所拟写一条禁烟提示语。(不超过20字)(3分) 四、写作(60分) 22、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读了下面的寓言,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其中两三个寓言为基础确定立意,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1)愚公移山(《列子.汤问》) (2)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 (3)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 (4)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5)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 (6)杞人忧天(《列子.天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