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重庆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2-13 22:18
语文答案
1. (3分)D(“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的人生价值”错,“入仕为官”是“古代文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而不是目的。)
2. (3分)C(“唯一标准”错,原文是“基本依据”;同时“偃武修文、重用儒生”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秦汉时期就提出的。)
3. (3分)B(反而可能会成就一部分贪官, 强加因果)
4.c(3分)【解析】本文线索是“解救人质事件”,黄狗的几次描写只是为文章结局埋伏笔。
5.(5分)他是一善良,沉着机智,经验丰富,老到,深谙犯罪心理的老警察。
①沉着机智。老者被罪犯搜出手枪也不慌,还请罪犯不要慌,先喝杯咖啡。为了给罪犯台阶,巧妙地运用黄狗的名字替他掩饰。
②经验丰富,老到,深谙犯罪心理。可以从他劝罪犯自首的情节可以看出。
③善良,替对方着想。他了解罪犯心理,知道他是被逼的,巧妙的替他掩饰。
(答任意两点给4分,三点满分)
6(6分). ①从表现人物形象看,以一个老者的身份对年轻的罪犯的关怀与保护,使人物形象更突出,更能表现“队长”的善良和机智。
②从表达效果看,文章结尾巧妙地运用人狗同名的巧合化解危机,让人在轻松一笑过后又余味无穷,诙谐而幽默。
③从表现主题看,用“黄狗事件”来代替绑架人质事件,体现了对罪犯的体谅与理解,表现了一种人性的关怀,更能表现主题。
  ④从情节发展看,“黄狗”从侧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与结尾“队长”的话““啊哈,你是说那只叫做旺仔的黄狗?该杀该杀,到处随地撒尿拉屎!””相照应。(答到其中任意三点都给满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7.(3分)C【解析】C项,理解分析错误,“北京使用情况决定一切”过分夸大,原文只说“具有示范作用”,并不是起决定性作用。
8. (5分)【(答案】E、B(答E给3分,答B给2分)
  【解析】A项,以肯定代替可能,原文说“最近听说新能源汽车也将可能拿不到号”。C项,曲解文意,“十分青睐电动汽车”分析概括完全错误,原文只是说“青睐电动汽车租赁模式”;“到天津转转”文中并没有说“方便多了”。D项,省略不当,任意扩大范围,“发现实际续航能力不足,只好不使用车内的暖风及其他设备”分析有误,原文只说“等到冬季才发现”,不能省略这一前提条件,原文还只说“只能不使用车内的暖风”,不能扩大了范围。
9. (4分)【答案】①问题一,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额度小,国家应加大包括个人和单位的指标额度,解决供货紧张的现实问题,让绿色环保车遍布中华大地。②问题二,产品推出问题,要尽快推出更好的产品,以缓解消费者观望心态较普遍的现状。③问题三,牌照管理上有漏洞,应堵住牌照存在转租的现象,对违反规定方式获得使用牌照机会的行为予以严格控制,保持市场的良胜循环。④问题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问题,国家要加大新能源汽车科学研究的资金、人力投人,以期加快速度解决包括生产成本高、续航里程短、充电安全存隐患等实际存在的短板问题。(一点1分,答对四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要求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最主要的是基于文本,得出新能源汽车存在的实际问题后,先要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再作分析、论述。
10.(3分)D
11.(3分)B [解析] 一位皇帝一生可以有多个年号,如明英宗就有正统、天顺两个年号。
12.(3分)A [解析] “曾经和吏人相互约定”说法有误,应该是“吏人互相约定”。
13 (1) (5分)俊臣违背明主的再生之赐,违背了圣人的恩德信义之道。作为臣子虽然应当痛恨坏人坏事,但是侍奉君主一定要顺应君主的美好愿望。(给分点:乖、亏、嫉恶、美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5分)我听说两汉的旧例,附和下属欺骗君上的处以腰斩,当面欺君的也斩。《礼》上又说:“巧说诡辩、曲解法律的人要杀。”(给分点:故事、附下罔上、面、析言破律、各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徐有功,是国子博士徐文远的孙子。考中明经科,多次调动官职至蒲州司法参军,承继受封为东莞男。他以宽厚仁慈治理政务,不施杖刑。官吏百姓都感激他的恩德信义,便互相约定:“如有犯了法,应受徐有功杖刑的,大家定要斥责、惩罚这个人。”由此,人们争着为他效命。他任司法参军,一直到任期结束,没有杀过一个人。
载初元年,(徐有功)多次升官至司刑丞。当时,酷吏周兴、来俊臣、丘神、王弘义等人陷害无辜,都受到了最重的处罚。公卿也因此震惊恐惧,没有谁敢讲真话。徐有功却能一人坚持公平宽恕的原则,凡是奉诏被抓到大理寺审讯的,徐有功都秉公复议而去掉不实的罪名,前前后后,挽救了几十户上百户人家。他经常在殿上论奏案件的是非曲直,武则天用严厉的神色责问他,身边的臣子无不胆战心惊,唯独徐有功面不改色,争论得更加急切。不久,他调任秋官员外郎,又转任郎中。
不久,凤阁侍郎任知古、冬官尚书裴行本等七人被陷害,按罪名当处死刑。武则天对公卿说:“古人用杀人的办法使杀人案件停息,我现在用施恩义的办法使杀人的案件停息,接受各位公卿为任知古等人求情,我赐给他们第二次生命,授给他们官职,等待他们明白而为朝廷效力。”来俊臣、张知默等又不听从,请求以大法加罪,武则天不同意。来俊臣就单独拿出裴行本的案卷,复查他以前的罪行,上奏道:“行本私下干着叛逆勾当,告张知謇与庐陵王谋反一事不实,罪当处斩。”徐有功反驳来俊臣,上奏道:“俊臣违背明主的再生之赐,违背了圣人的恩德信义之道。作为臣子虽然应当痛恨坏人坏事,但是侍奉君主一定要顺应君主的美好愿望。”裴行本终于(因徐有功的力辩)而被免死。
道州刺史李仁褒及他的弟弟榆次县县令李长沙,又被唐奉一所陷害,唐高宗在朝处理完政务之后私下里议论了一下李氏兄弟的吉凶祸福,打算报复李氏兄弟,要诛杀他们。徐有功又坚持为他们争辩,未能起作用。秋官侍郎周兴向武则天参奏徐有功说:“我听说两汉的旧例,附和下属欺骗君上的处以腰斩,当面欺君的也斩。《礼》上又说:‘巧说诡辩、曲解法律的人要杀。’徐有功故意为反叛者开脱罪名,他的罪行不能被赦免,请圣上按其罪判刑。”武则天虽然没有同意拘捕审问(徐有功),但是(徐有功)终究因此事获罪而被免官。过了很久,朝廷又起用徐有功,让他担任左台侍御史,武则天特地褒扬他跟其他大臣不同。当时远近之人听到徐有功又被授予官职,都高兴地去祝贺。
不久,徐有功被起用为左司郎中,多次升迁为司刑少卿。徐有功对他的亲友说:“现在身为司法之官,关系人命,一定不能一味顺从旨意,不实事求是,来求得自身的安全。”所以(徐有功)前前后后做狱官,因为谏奏冤枉受刑的事,三次被判死刑,但他执法的心意不改变,酷吏因此稍有收敛。当时的人认为他的地位等同于汉代执法公正的于定国、张释之。有的人说:“若狱官都是这样,用不上刑法的日子怎么会远呢?”
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徐有功调任司仆少卿。长安二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被追赠为司刑卿。
14.(5分)答案:A、D(答对其中一个得3分)
A项次句至颈联写望中之景。次句写诗人登高远眺,放眼所见的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不是想像。
D项作者没有不想做官之意。
15.(6分)答: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2分);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2分)。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2分)
16. (5分,每空1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弓如霹雳弦惊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7. (3分) C  解析:①谦谦君子:指谦虚谨慎、能严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②危言危行:指正直的言行。望文生义;③风华正茂:指风采才华正盛。用于形容人,不用于物;④鱼目混珠: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⑤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诲、熏陶。此处不合语境。⑥左右逢源:中性词,指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也可用作贬义词,指为人圆滑老到,精明。
18. (3分)C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把“加强合作”与“增进了解”位置互换。B项,成分残缺,在“事件”后加“的力度”。D项,“至少三千万元以上”不合逻辑,去掉“至少”或“以上”。
19. (3分)B  解析:A项,“不耻下问”是敬辞,不能用于学生对老师请教。C项,“忝”是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用在此处不得体。D项,“请您务必”证据生硬,应将“务必”删除。
20. (6分,每小题2分)①“智慧”具有创新性(原创性) ②两者又非完全对立(两者又有紧密联系)  ③“智慧”是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
21.(5分,答对一个给3分)②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③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的适应社会需要
22. 按高考标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