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2-08 15:38
浙江省杭州市建人高复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阅读一部优秀的作品,需要心无旁鹜,潜心阅读。有时,甚至需要一点香菱学诗那样挖心搜(sōu)胆的精神。其中的精华部分还需要反复咀嚼(jué)。
 B.凭心而论,电影市场并不缺硬汉形象,但受欢迎的无疑都是外国塑造。而吴京的《战狼2》,则展现出中国人的彪(biāo)悍之气,令人血脉贲(pēn)张。
C.一款游戏成为现象级,足见其魅(mèi)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随着“王者荣耀”的风靡,坊(fáng)间的声讨之音也不绝于耳。
D.中印对峙(zhì)的洞朗地区,一度成了中国、不丹之间的争议地区,近年来终于尘埃落定,但因离印度东北咽喉不远,印度方面曾多方阻挠(náo)。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仪礼》17篇,篇篇都是一大堆烦琐的礼节单,篇与篇之间又多类同,其枯燥无味自不必说了。甲]更严重的是,它脱离时代,脱离生活,近乎一堆僵硬的教条。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将其弃若敝屣也就不足为怪了。
《礼记》则不然。乙]《礼记》虽然也记载了一些礼之末节,但分量很小。它的主要内容是系统地讲理论、讲礼的原则、意义。丙]譬如说,《中庸》上说:“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统治者看到这句话会不喜上眉梢吗?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类同    B.近乎    c.弃若敝屣    D.分量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针对一些不法分子借九寨沟地震,以网络募捐名义实施诈骗、借机敛财,公安机关已掌握相关违法犯罪线索,正在抓紧开展打击查处工作。
B.坚持共享发展,必须把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普遍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衡量标准,让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C.刷手机乘地铁实际是需要一张“手机一卡通”,只要市民所持手机具有NFC功能,下载手机指定APP后,即可随机生成一张“手机一卡通”。
D.全球首例批准上市的北美转基因三文鱼体内植入的鲑鱼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太平洋奇努克三文鱼的生长激素基因,这样能使其快速生长。
5.阅读示例中描写十二生肖“鸡”的文字。请你从其他生肖中任选一种,加以仿写。要求:采用拟人手法;所写内容具有哲理意味;不得超过40个字。(3分)
示例:鸡:冲破母爱的壳,迎来希望的曙光;没有劳动成果的,往往叫得更响亮。
6.某校利用宣传橱窗举办关于“蛟龙”呈的专题展览,展览包括四个板块。请根据下面的材料,为展览拟写总标题和各板块标题。要求:简明生动,每个标题不超过8个字。(6分)
    “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设计,除少数非核心零部件之外,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中国制造”,总装也由我国独立完成。“蛟龙”号技术上拥有三个优势,即先进的近底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功能、高速水声通信功能、强大的续航供电功能;与国际上现有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相比,其综合性能稳居前列。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顺利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的深处,全世界为之瞩目。此次深海作业的成功,证明这条“中国龙”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域潜航的能力,标志着海底资源宝库向中国人敞开了大门。
总标题:_____________(2分)
板块标题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戏仿之“仿”       张磊  燕碧天
    在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有识之士大都难免对文学经典的现状忧心忡忡,担心着席卷而来的恶搞与山寨,害怕我们这一代人成为文化的亵渎者。吊诡的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学界恰恰曾经兴起过一阵戏仿经典的风潮。传统小说、哲学文本、历史传说,一切经典都可以被解构、被“误”读,诸多后现代文学大师参与其中。而这次解构“运动”中出现的很多作品自身也成为后世模仿学习的对象,展现了文学世界的宽容。
    若是对后现代小说中戏仿的形成寻根究底,不得不提及解构主义在二十世纪后期的迅猛发展。在这个解构一切的时代里,经典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权力建构的产物、意识形态的实体化。后现代派小说作家也许正是为了扛上祛经典之魅的大旗,才纷纷走向戏仿。巴塞尔姆、约翰·已斯、托马斯·品钦等人皆是如此。他们借用原有作品的外壳来填充新的情节,模仿经典作家与作品中常用的手法,语言、语气等,使作品变得似曾相识却又耐人寻味,常常带着一丝讽刺意味,以此完成他们对经典的理解与重塑。
    然而,若认为戏仿的着力点仅仅在于赋予原文本-些新的含义,或许失之偏颇。正像照镜子时人们看到的不是镜子本身一样,作家要讲述的也不是本来的故事了。将自己的故事碾压、揉碎,放进原有的童话、侦探小说和历史的躯壳当中,混淆着原作品的气息,藏在原作思想背后,让读者去细细探寻其微妙的变化。由于戏仿必定要通过对原文本的改写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形成复调、多声部的新文本,这种两个或多个文本间的互动,常常使理论家将戏仿归结到互文性中去。诚然,互文性强调新文本对原作品的吸收、转化和新表达,确与戏仿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戏仿却硬是多了一层讽刺含义在其中。换句话说,戏仿作品具有互文性,互文却并不能完全涵盖戏仿。有些作家倾心于哲学戏仿,将原文本中的哲学价值体系通过书中的角色实体化,如此一来,原体系的弊端就在角色冲突中展露无遗,这里是表现戏仿讽刺性极佳的土壤。历史题材也为后现代派小说家所喜爱,戏仿过后的文本与历史常形成极大反差,这种黑色幽默给读者以荒诞感,正中解构者下怀。
    说到经典作品故事的叙事戏仿,莫甚于巴塞尔姆。《白雪公主》作为其代表作品,堪称后现代戏仿中的经典。如果说《白雪公主》着力于叙事戏仿,那么另一位后现代大师约翰·巴斯则在哲学戏仿上走得更远。《路的尽头》对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哲学的戏仿是一种无情的嘲弄。除了传统叙事结构和语言、哲学之外,历史这一在经典作品中被反复刻画、叙述、咏叹的主题,在后现代派小说作家手中,也理所当然地变成了戏仿的对象。以托马斯·品钦的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为例,书中的主要“反派”波因茨曼梦想得到诺贝尔奖,与历史对照,产生极大的荒诞感。这种荒诞正是历史戏仿作为写作手法的目的。
    看来,现代社会对传统的改造也是由来已久。在上面所举的戏仿作品与原文本的关系中,我们看不到对精神世界和古典文化的亵渎和不尊重,反而能看到对经典极有分量的思考。对比各种挂文学之名行不端之实的粗制滥造作品,严肃的“戏仿”反倒真正体现了充满思想火花的批判精神。毫无疑问,戏仿本身已经进入经典的殿堂,我们就把它们看作艺术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进程,文学在新的时代中必然有的一种新的秩序。后现代派小说能在思想与技巧上给予今天的读者与作者多少启示,恐怕就要从这一层面上开始思考。     (有删改)
7.下列关于“戏仿”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戏仿”是解构主义者进行解构“运动”的一种,常常是对传统小说、哲学文本、历史传说等经典的解构和“误”读。
B.“戏仿”也是现代社会对传统的改造方式,在有些“戏仿”作品中我们看不到对精神世界和古典文化的亵渎和不尊重。
C.“戏仿”作品与历史对照,往往有极大的荒诞感,是对经典极有分量的思考,真正地体现了充满思想火花的批判精神。
D.“戏仿”本身已经进入经典的殿堂,是艺术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进程,是文学的一种新秩序,展现了文学世界的宽容。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后现代小说中戏仿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解构主义在二十世纪后期的迅猛发展,后现代派的小说作家为了扛上祛经典之魅的大旗,才纷纷走向戏仿。
B.巴塞尔姆等人戏仿经典作家与作品中常用的手法、语言、语气等,使作品变得似曾相识又耐人寻味,目的是完成他们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重塑。
C.在后现代派小说作家借用原作品外壳填充新情节,将原文本中的哲学体系实体化,相比于约翰·巴斯和托马斯·品钦,巴塞尔姆的戏仿是最好的。
D.因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学界曾经兴起过一阵戏仿经典的风潮,所以对于“娱乐至死”的年代文学经典的现状,我们也不必太过于忧心忡忡。
9.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 --13题。(20分)
走笔“秦坑儒谷”   
从维熙
①古长安今西安,历史上曾是13个帝王的都城。其历史文化积淀之深,在全国都市中可谓无与伦比。因而任何一个光临这座古都的游客,都会陷于中国古老文化辉煌的包围之中。
②1979年我初次到秦川之地,急于去看看秦代千名儒生的殉难之地,然无踪可循。我却没有过度失望,因为我认知我们民族在某些方面的劣根性。这次再访秦川大地时,友人的提议燃起了我的寻梦欲求,我立刻随他奔往两千多年前葬埋众多儒生的历史遗址。
③汽车下了公路,拐上了乡间土路,身后是古城西安,迎面是绵长的骊山山脉,两旁的村野除了绿色之外,就是清一色的土黄:黄色的村落,黄色的围墙,黄色的土屋。在绿与黄的上空,有一丛丛的银色光斑,那是秦川大地上满山遍野的泡桐树,在暮春时日绽放出来的白色花朵。我想,我没有带来一束悼念亡者的花,权且把这些天地间的白花,当成我祭奠蒙难冤魂的硕大花环吧!
④汽车拐进一个叫洪庆堡的村庄,我们步行走到了村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麦田边缘上竖着的一块黑碑,由于碑身上遮满黄尘,我俯身于石碑前仔细看了一会儿,才看出碑身上的刻字:“坑儒遗址”。跟着友人沿麦田间的一条田埂小路,继续向东行约百余米,另一块高大黑色石碑耸立于麦田中间,上刻“秦坑儒谷”四个大字。
⑤此时已是黄昏时分,斜阳把一抹橘黄色的光亮涂染在石碑上。我走到高大挺拔的石碑之前,久久地凝视着它,似想从它的肖像中,让时光倒流回归到远古;但是任凭我怎么臆想,只有眼前那只形若乌龟驮着石碑的赑屃]。在传说中赑屃是龙的儿子之一,头似被什么利器砸断了,因而它只能用残缺不全的身子,驮着那高大沉重的石碑了
⑥碑身后面,树碑人留下长长的碑文,碑文上如是描述焚书坑儒谷的悲楚:传云,诸生阴魂不散,天阴雨湿,鬼声凄厉。村人称之为鬼沟。我就此询问麦田中的一位老农,他说他没有听到过鬼哭狼嚎,说这是后人为众多书生冤屈之死,“吃柳条拉柳筐——满肚子瞎编”出来的鬼怪故事。但他后来的一番话,则让我吃了一惊:“这儿虽然没有闹过鬼,但对后世影响可大着哩!村里的大人不让孩子上学,说是学问多了,会变成这儿的鬼。”这位老人,还将其说延伸到了今昔:“前些年中国不是也发生过啥‘文革’,挨整的就是一些学问篓子,俺这儿八百里秦川,死的也多是有知识的人!”笔者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一个农村老汉,会对我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面对鬼谷周围的山,面对鬼谷上空的云,面对“秦坑儒谷”的高大石碑,我失语地站在那儿
⑦临走前,我向老农表示了真挚的谢意之后,匆匆用数码相机,录下“秦坑儒谷”石碑上的碑文,并百感交集地向石碑弯腰鞠了一个大躬。这既是我对远古含冤而死儒生们的心祭,又是表达我对立碑人的诚挚敬意。
⑧在归途上,我想得很多很多。据碑文叙述,此碑立于1994年,由陕西省教育学院图书馆馆长撰文,富年县石刻艺术馆完成了此碑的刻字。我虽无法得知其全部运作是属于政府行为抑或是民间行为,但从中可以看出的是,国人在张扬可贵的人文良心。也许考古工作者的双眼,只是盯紧皇陵皇室的开掘,因而秦“焚书坑儒”谷,一度成了被遗忘了的历史角落;但在今天,有良知的文化人把它摆到了中国历史的图案之中,供后人反思其味。笔者认知,开掘皇陵皇室中的金银文物,因为这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固然也很重要,但帝王留下的罪恶,也不容淡化。因为从大秦到明代的“火烧功臣楼”和方孝孺灭门十族——直到中国的“文革”,这些历史所反映的教训,似乎更值得考古工作者去开掘。
⑨这就是“秦坑儒谷”,给后来人留下的一个民主建政的话题。
【注】 赑屃(bìxì):古代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
10.初次探访无踪可循时,作者提到“我认知我们民族在某些方面的劣根性”,你理解此处“劣根性”的内涵吗?请加以说明。(3分)
11.请指出第③段画线句的写作特点,并分析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6分)
12.文中写到在听到老汉一番话后,作者“失语地站在那儿”。试分析作者“失语”的原因。(5分)
13.文章结束时,作者认为人们在积极开掘皇陵文物的同时,对帝王留下的罪恶有淡化的倾向。纵观全文,谈谈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解读历史,感悟历史。(6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