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薛叔似,字象先,游太学,解褐国子录。初登对,论:“祖宗立国之初,除二税外,取民甚轻。自熙宁以来,赋日增而民困滋甚。”孝宗嘉纳,因曰:“朕在宫中如一僧。”叔似曰:“此非所望于陛下,当论功业如何。正使海内富庶如文、景,不过江左之文、景;法度修明如明、章,不过江左之明、章。陛下即位二十余年,国势未张,未免牵于苟安无事之说。”上默然。迁太常博士,上自除叔似左补阙。叔似论事,遂劾首相王淮去位。 属金主殂,叔似奏:“规模果定,则乘五单于争立之机;规模不存,则恐成五胡迭起之势。”光宗受禅,时传金使入界使名未正,叔似奏:“自寿皇一正匹敌之礼,金人常有南顾之虞,使名未正而遽受之,只以重其玩侮。”翼日复奏:“谋国者畏敌太过。”上奋然开纳。 权户部侍郎。初,丞相周必大请择侍从、台谏忠直者提举太史局,盖用神宗朝司马光与王安礼故事,遂命叔似提举。两浙民有身丁钱,叔似请于朝,遂蠲之。 时韩侂胄开边,除兵部尚书、宣抚使。叔似方乞给降官会分拨纲运募兵鬻马辟致僚佐而皇甫斌唐州之师已败矣遂劾斌南安军安置叔似料敌必侵光、黄,委总领陈谦按行五关,发鄂卒守三关。金果入寇,谦驻汉阳为江左节制。 叔似夙以功业自期,逮临事,绝无可称。以御史王益祥论,夺职。侂胄诛,谏官叶时再论,降两官,谪福州,以兵端之开,叔似迎合故也。久之,许自便。嘉定十四年卒,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恭翼。叔似雅慕朱熹,穷道德性命之旨,谈天文、地理、钟律、象数之学,有稿二十卷。 (选自《宋史·薛叔似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叔似方乞给降官会/分拨纲运募兵/鬻马辟致/僚佐而皇甫斌唐州之师已败矣/遂劾斌/南安军安置/ B.叔似方乞给降官会/分拨纲运/募兵鬻马/辟致僚佐/而皇甫斌唐州之师已败矣/遂劾斌/南安军安置/ C.叔似方乞给降官会/分拨纲运/募兵鬻马/辟致僚佐而皇甫斌/唐州之师已败矣/遂劾斌/南安军安置/ D.叔似方乞给降官会/分拨纲运募兵/鬻马辟致/僚佐而皇甫斌/唐州之师已败矣/遂劾斌/南安军安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指入仕做官。古代百姓大多穿粗布制成的衣物。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D.受禅,指同一朝代,新皇帝接受旧帝让给的帝位,也指古时推举部落首领的―种方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薛叔似积极进言,他进言说,现在的百姓的赋税过重;他批评皇帝有苟且偷安之嫌;这些建议都被皇帝高兴接纳。 B.薛叔似忠于国家,金国君主死后,他分析形势,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他指责为国谋划的人太过害怕敌人。 C.薛叔似有远见,有学识。他预料金国人要入侵,并布置好防备,后来应验了;他仰慕朱熹,且学问广博,著作丰富。 D.薛叔似的仕途有顺利,也有不顺。他被皇帝亲自授官,被丞相依照旧例封官;他受韩侘胄的牵连而被贬官。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名未正而遽受之,只以重其玩侮。(5分) (2)叔似夙以功业自期,逮临事,绝无可称。(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庆清朝 史达祖 坠絮孽萍,狂鞭①孕竹,偷移红紫池亭。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撺断绿阴成。桑麻外,乳鸦稚燕,别样芳情。 荀令旧香易冷,叹俊游疏懒,枉是销凝。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便觉寸心尚老,故人前度漫丁宁。空相误,祓兰曲水,挑菜东城。 【注】①狂鞭:迅猛生长的鞭笋。②荀令:指三国时曹操的谋士荀彧。③俊游:快意地游赏。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坠絮孳萍,狂鞭孕竹”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柳絮浮萍的破败景象和竹笋迅猛生长的盎然景象。 B.“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一句中“花”前着一“余”字,“蝶”前着一“残”字,刻画出一幅暮春景象。 C.“别样芳情”写出了词人对春去之后,绿树成荫、雏鸟在桑麻间欢跳的夏初之景也有着喜爱之情。 D.“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一句渲染一种荒凉枯败之景,让词人顿生自己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感喟。 E.全词写词人的一次出游,联想到了过去与朋友的“俊游”。由景到情,由现在到回忆,写景抒情相得益彰。 15.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 ”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2)韩愈《师说》中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 , , ”三句指出自己所说的“师”不是指教小孩学习文章断句的老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游客们看到一片绿油油的农田,迫不及待地涌进农田,兴致勃勃地体验起了瓜田李下的农田生活。 ②对中国而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转变,时不我待。 ③二手房交易与去年同期相比,在交易量和价格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别,其交易情况依然不温不火。 ④知名特色小镇侯店村与衡水湖唇齿相依,凭借传承600多年的毛笔制造产业,成了远近闻名的“毛笔旅游小镇”。 ⑤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一时之成败、个人之荣辱都是微不足道的,担责担难才是真心为民的大道。 ⑥李敏从小就热爱舞蹈,通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成长为一名长袖善舞的舞蹈家,舞蹈技术日臻完美。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王维强化了中国诗歌的形象性,以境为高,以逸为上,在意象与意境上表现出高度的成熟。 B.虽然农耕文化正在日益远离当下生活,但我们可以借助传统农耕器具、生活用品、娱乐器具、器物衣饰等讲述农耕文化。 C.现在,相当一部分制作公司将希望寄托在海外剧的翻拍上,但《深夜食堂》暴露出的翻拍剧通病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D.网络文学作为近二十年以来重要的文学现象,它改变了精英文学的单一图式,拓展并修复了当前的文学生态。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一位学生在寄给老师的信中写道:“王老师,这是拙作,希望您在百忙中抽空拜读。” B.李老师虽然身体有恙,但仍坚持上课,作为他的高足,我们由衷地敬佩他。 C.在我遭遇不测的时候,我得到了同事的鼎力相助,在此我对大家表示深深的感谢。 D.在文明校园复查时,上级复查小组成员惠顾了我们的校园,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当前,蕴含巨大市场需求的“外语早教”,在各种利益链的驱动下,热度不断突破历史新高。但是, ① ,“外语旱教”除了挤占母语学习的绝对空间和时间外,对儿童的拼音学习、词汇习得可能会产生一些跨语言的负面影响。然而,即使存在上述弊端,“外语早教” ② 。其实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③ ,但也有利。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顺应并促进学习者身心发展,全面提升学习者自身的基本素养。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阅读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消遣性阅读,其主要是为了打发时间,调剂一下枯燥的生活,所以说,完全是浪费时间;第二种是网络式阅读,就是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这种阅读效率高,因此可以使人快速增长知识,学业有成;第三种是精神性阅读,就是依据自己的兴趣阅读,心醉于阅读,陶冶性情。唯有精神性阅读才能够让人变得有品位。 ①消遣性阅读不一定完全是浪费时间。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有家长向媒体反映,北京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被要求用筷子吃饭,宝宝的压力很大,有的孩子学习用筷子手都磨红了。而有的孩子因为用不好筷子,竟然畏惧在幼儿园吃饭。一些“80后”父母心疼孩子在幼儿园饿肚子。 材料二:与这些父母心疼孩子的温情相比,武汉有一个父亲则显得很“冷血”。新闻上说,为训练自己4岁的儿子(正好上幼儿园中班),他让孩子每天跑步3000米,日复一日从不耽搁,并且经常洗冷水澡,时不时还参加一下18公里的徒步。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读了上述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