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1-27 17:37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B(A项是变未然为已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C张冠李戴:加重焦虑的应该是大众传媒;D项混淆概念:“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
2.A(并没有深入地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而是谈论人们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忧虑。)
3.D(说法绝对)
4.C(用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作品同庄子的作品进行比较,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出庄子的作品语言和内容的诙谐幽默、洒脱自然的独特魅力,不是精神上的自有境界。)
5.(1)本句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摹了庄子的文章语言文采飞扬、想象丰富奇特;庄子人格精神;心灵自由。(不受现实生活羁绊、浪漫情怀、情感自由不羁)(手法1分,解释2分)
(2)本句用比喻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屈原所描摹的自由瑰丽而梦幻的理想世界中附着其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沉重的现实压力的不自由的色彩。(手法1分,解释1分)
6.运用对比、比喻手法,写出了古文人和今人的不同状态。(2分)对庄子、屈原为代表的古文人浪漫的情调,个性张扬,充满梦想的状态的景仰与向往、缅怀(2分);对现代社会中人们思想情感浮躁状态的叹惋和忧虑。(2分)
7.C(功能不仅仅是下雨时积存与渗透,还包括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8.CD(C正确,现有的不妥做法是指“假使都像有些地方钱花出去了不问效果”;D正确,判断源自于“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置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下,……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既是前提,选择支中“如果……那么”的表述就没有问题。A材料一介绍原因并没有结合详实的数据,属移花接木。B材料一的原文是“仅依靠市政管网排水已是杯水车薪”,材料二的原文是“把排水作为主要问题,治标不治本”,并不是说从事排水系统的改造没有合理性。属误读原文/过分解读。E     “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有误,我国只是启动了建设试点,370个城市也只是提出了专项规划,并不是全面启动建设)
9.(1)在扩张城市规模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2)城市管网建设与海绵城市建设都要进行,标本兼治。
(3)应具备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制定政策时应全面权衡。
(4)建立可靠的治水效果评价系统。(每点1分,共4分)
10.B
11.D(“赐谥康节”是指皇上特地又追赐他谥号。)
12.D(“前后两次推举他任同一官职”错。)
13.①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所住的房屋四面用蓬草做成的,不能挡风避雨。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环堵:四围土墙;芘:通假字,通避,躲避;樵爨:打柴、烧火做饭)
②邵雍德行气质纯粹敦厚,看上去就知道他很贤良,但邵雍自己从来不设置什么界限,没有架子,和大家在一起安闲和乐谈笑风生,和他人没有什么大不同。(粹然:纯粹敦厚的样子;燕:安闲和乐貌;甚异:太大不同)
14.CE(C没有同情之意;E徐诗并不诙谐。)
15.相同之处:(任意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
a题材上两诗都是咏物诗,两首诗都用托物言志,通过“钱”这一形象,揭露了小人和朱门富户虎狼般的贪婪本性。
b手法上两诗都用了对比,罗诗以志士和小人进行对比,徐诗以邓通和夷甫进行对比;
c主题上两诗都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怒之情,用讽喻手法对这种社会现象充满了讽刺和批判。
不同之处:徐诗用了典故,罗诗没有用典故。(2分)
16.(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3)入则无法家拂士。
17.A(①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这里属于望文生义,可改为“冰消雪融”;②防微杜渐:指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③千金买骨:比喻重视人才,渴望得到人才,用在这里使用正确;④广开言路: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是上级对下级而言,句意中代表们积极发言,应该是广泛讨论。属于望文生义的错误。⑤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属于对象用错。⑥百身何赎: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表示极沉痛地悼念。正确。)
18.C(A“归功”,把功劳归于(某个人或集体),前面已有“功劳”,“归功”的“功”赘余。B主谓搭配不当,“实现”和“要求”搭配不当。D搭配不当,“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应改为“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深刻的思考”。)
19.D
20.①公鸡(雄鸡)在黎明(早上)打鸣(啼叫)的生物特性
②按天干地支对应的是“酉”
③鸡鸣狗盗这个成语(写出一处给2分)
21.构图要素:①“双九”②“菊花”③整体图案是一个圆
寓意内涵:①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②赏菊习俗③表达了欢庆又幸福圆满。(任意答对5点得满分)
22.略
附:文言参考译文
    邵雍,字尧夫。邵雍年少的时期,也是自称有雄才大志的人,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凡是书籍他都要去认真的去读。开始为学就是艰苦而勤奋的。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打扇子,夜里不睡觉地刻苦学习好几年。在苦读中他叹息道:“ 过去的古人们,为求学尚好访友拜师的,但唯有我自己没有去四方走走学学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越过黄河、汾河、徒涉江淮、汉江平原。考察了西周的那些分封国的齐、鲁、宋、郑遗址,游历了很长时间,然后幡然归来感叹地说道:“道就在这啊!”于是不再出行远游。
    当时北海李之才担任共城县令,听说邵雍好学,便亲自造访其庐。问邵雍说:“你知道万物中的道理和性质、性命的学说吗?”于是侍奉于李之才左右,系统学习了《河图》、《洛书》,伏羲氏八卦六十四图像。
    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非常的贫寒,所居住的房屋四面用蓬草做成的,不能挡风避雨。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虽然总是很穷苦,什么也没有,但他很安然自得其乐的样子,周围的人不能理解。(人们不知道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就这样的安然生活的原因何在。)到了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尽力守丧,哀伤过度导致身体毁伤。当时的前宰相富弼、做过高官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大学问家、著名诗词家吕公着等退居洛中,敬重邵雍的儒雅高深的学问,为大家在一起交谈的方便就集资为邵雍置办了接近都市的宅院。从此,邵雍依据时节耕种收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为自己的宅院起名叫“安乐窝”,于是自己起个道号叫“安乐先生”。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春秋农闲时节,常出入城乡游历、风雨天常不出门,出门就乘坐小车,一个人推着,随意所行。当官的人家听到他那独特熟悉的车音,争相迎候,连小孩子和老夫人和那些仆人、衙役们都会欢愉的说“我家先生来到了。”不再直呼他姓名的。有时候留下连宿两夜才离开。有好事者在洛阳周边建有别致的小屋,如同是邵雍的小歇的居所,以方便他的到来时居住。名字叫“行窝”。
    司马光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邵雍。它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楷模。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不要做不好得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有读书的士子取道洛阳,有不去官府,但必到邵雍处拜望的。邵雍德行气质纯粹,看上去就知道他的贤良,但邵雍自己没有架子,和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没有区别于他人。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待人不分贵贱,不论年纪大小,一样诚恳地接待。所以,贤良的人喜欢他的德行,不贤良的人也佩服他的感化力。一时间洛阳人才特盛行,忠厚之风传遍天下。
    熙宁时颁行新法,官吏受胁迫难以推行,有的就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想要离开。邵雍居住在州县的门生旧友都带着书信造访邵雍,邵雍说:“这是有才德的人应当尽力的时候,新法固然苛严,能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有什么好处呢?”
    嘉祐时,皇帝下诏求散失的贤才,西京留守王拱辰把邵雍上荐应诏,任命他为将作监主簿,下诏再推举有杰出才能的人,补任颍州团练推官,都坚决推辞之后才接受任命,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熙宁十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他秘书省著作郎。元祐时又赐予他谥号康节。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