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时来,字惟修,仙居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松江推官,摄府事。倭犯境,乡民携妻子趋城,时来悉纳之。贼攻城,骤雨,城坏数丈。时来以劲骑扼其冲,急兴版筑,三日城复完,贼乃弃去。擢刑科给事中。劾罢兵部尚书许论、宣大总督杨顺及巡按御史路楷。皆严嵩私人,嵩疾之甚。会将遣使琉球,遂以命时来。时来抗章劾嵩曰:“嵩辅政二十年,文武迁除,悉出其手。潜令子世蕃出入禁所,批答章奏。世蕃因招权示威筐篚苞苴辐辏山积犹无餍足每行事推官必先禀命世蕃而后奏请陛下但知议出部臣岂知皆嵩父子私意哉!虚官帑以实权门,臣窃谓除恶务本,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时张翀、董传策与时来同日劾嵩。而翀及时来皆徐玠门生,传策则玠邑子,时来先又官松江,于是嵩疑玠主使。密奏三人同日构陷,必有人主之,且时来乃惮琉球之行,借端自脱。帝入其言,遂下三人诏狱,严鞫主谋者。三人濒死不承,第言“此高庙神灵教臣为此言耳。”主狱者乃以三人相为主使谳上。诏皆戍烟瘴,时来得横州。隆庆初,召复故官。进工科给事中。条上治河事宜,又荐谭纶、俞大猷、戚继光宜用之苏镇,专练边兵,省诸镇征调。帝皆从之。隆庆二年,给事中光懋等劾其滥举。会高拱掌吏部,雅不喜时来,贬云南副使。复为拱门生给事中韩楫所劾,落职闲住。万历十二年,始起。十五年拜左都御史。诚意伯刘世延怙恶,数抗朝令,时来劾之,下所司讯治。时来初以直窜,再遭折挫,晚节不能自坚,委蛇执政间。连为饶伸、薛敷教等所劾,时来亦连乞休归。未出都,卒。赠太子太保,谥忠恪。寻为礼部郎中于孔兼所论,夺谥。 (节选自《明史·吴时来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蕃因招权示威/筐篚苞苴辐辏山积/犹无餍足/每行事推官/必先禀命世蕃/而后奏请陛下/但知议出部臣/岂知皆嵩父子私意哉/ B.世蕃因招权示威/筐篚苞苴/辐辏山积/犹无餍足/每行事推官/必先禀命世蕃而后奏请/陛下但知议出部臣/岂知皆嵩父子私意哉/ C.世蕃因招权/示威筐篚苞苴/辐辏山积犹无餍足/每行事推官必先禀命世蕃/而后奏请陛下/但知议出/部臣岂知/皆嵩父子私意哉/ D.世蕃因招权示威/筐篚苞苴/辐辏山积犹无餍足/每行事推官/必先禀命/世蕃而后奏请陛下/但知议出部臣/岂知皆嵩父子私意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科举考试,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第二名榜眼,赐进士出身:第三名探花,赐同进士出身。 B.高庙即宗庙。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帝王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君主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C.太保,古代官职名。西周始置,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明史》中说,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D.夺谥,把已给予死者的谥号削去。古代的谥号有的与死者生前的行为不相称,常有溢美或加恶之词,甚至颠倒是非,会出现改谥和夺谥的情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来耿介中直,敢于弹劾权贵。他认真履行言官职责,上疏弹劾罢免了严嵩的羽翼,并力劾严嵩父子,列其数罪;任左都御史时,弹劾作恶不改的诚意伯刘世延,刘世延被治罪。 B.时来为官尽职,一心为国为民。他在松江接纳因倭寇犯境而逃难的乡民;任工部给事中,筹划多处治河事宜,又上疏推荐谭纶、俞大猷、戚继光,做好边关军备,建议被皇帝接受。 C.时来重情重义,不屈服于严嵩。他曾与董传策、张翀三人在徐玠授意下,相约同日上书弹劾严嵩,反被严嵩以“畏惧出使琉球”为由,打人大牢,受尽折磨也未供认出自己的老师。 D.时来几经起落,人生颇为传奇。历任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谏官,曾抗疏弹劾严嵩,为严嵩暗算,谪戍横州;后被高拱门生论劾,落职闲住;再次起用后,接连被弹劾,病死异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来以劲骑扼其冲,急兴版筑,三日城复完,贼乃弃去。(5分) (2)时来初以直窜,再遭折挫,晚节不能自坚,委蛇执政间。(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悲秋 黄公度①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迢迢别浦②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③儿女悲。 【注】①黄公度,宋高宗绍兴八年(1136)举进士第一,曾任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当权,因贻书台谏官言时政,被加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②别浦,通往大江的水河汊。③楚人,指宋玉,他的《九辩》中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等悲秋的辞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点题,以“西风”点秋,以“怅望”点悲,展现出诗人在西风萧瑟中,独立书斋怅然想望的画面。 B.颔联描写了一幅渺远迷蒙的景象,映衬诗人抑郁孤寂的心境。叠词的使用,突出了景物的层次性。 C.颈联写山鸟乐晴、井梧知寒,对比分明,暗含对朝廷中一些官员安于享乐,无意收复失地的批判。 D.前三联景中见人,诗人因时节变迁想到了个人遭际和国家命运,展示出一个忧思者的气度和抱负。 E.全诗通过简洁普通的形象和平淡直白的语言,来表现秋的的意境,表达诗人复杂的感情,耐人寻味。 15.尾联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其中“感慨”一词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邀三五好友,在和风丽日的湖山之间,“ , ”(苏轼《赤壁赋》),这种纵酒行舟的方式是古代雅士休闲时节的赏心乐事。 (2)青少年时期,我们不应胸无远志,荒废学业,不要“ ”(白居易《琵琶行》),而要惜时如金,勤奋有为。 (3)国家发展,人类进步从来都离不开人才的巨大作用。在“千里马”识用上,要尽可能避免出现韩愈在《马说》中令人痛心的情形:“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走进秋日的深山,漫山的红叶扑面而来,这姹紫嫣红的美景,让人沉醉,更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词客感慨唏嘘。 ②老张这个古玩爱好者,把多年来收集的盆盆罐罐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每当我到来,他总是如数家珍地向我介绍。 ③自提出要在5年内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以来,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进程一日千里,被选入中国“新四大发明”。 ④读诗之趣在于读诗之妙,妙在理的提升,妙在知人论世,妙在“悟”的延伸,如此趣读,你会发现熟悉的诗歌仍有风景。 ⑤我们如果只看到陶渊明诗文里恬淡自然的美景,却忽略了作者隐藏在这美景背后深深的苦痛,那实在是买椟还珠了。 ⑥面对银行的霸王条款,黄女士拒绝归还1500元,这令不少网友感觉大快人心,最终在法院的判决下,黄女士执行还款。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互联网时代,世界其他国家与非洲站同一起跑线上;在移动支付方面,非洲也并不落后,甚至拥有更成熟的条件和更广阔的市场。 B.央行货币政策司发布的报告指出,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逐步增强汇率弹性。 C.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时间结构正在悄然改变,对休闲活动需求不断提高、休闲消费能力日益增强。 D.孔子之后,儒家所倡导的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本质上是相同的,其差异只是由于具体实践条件不同所造成的现象性差异或形式上的区别。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母校百年校庆之际,张教授的拙作《互联网时代的共享文化》在国际上获大奖,可喜可贺。 B.小张写作论文数据翔实、论据充分,导师斧正一丝不苟、锱铢必较,论文产生了广泛影响。 C.你是这个行业的方家,以后我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希望你能不吝赐教,我定会感激不尽。 D.这是家侄毕业时送给我的钢笔,我已珍藏多年,每当看到它,都会回忆起那段难忘的时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实行新高考改革的上海,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仅占总数的30%;浙江的近30万考生中,选考物理的也只有8万人。 ① ,对学生来说,“物理太难”使得作业量大幅增加, ② ,可谓“性价比太低”。在不少家长看来,高中物理中的牛顿力学、电磁学等知识太过高深,不从事科学研究的孩子们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常识也绰绰有余。对学校而言, ③ ,因此一些优质教育资源欠缺的学校倾向让学生放弃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带头学科的物理却遭冷遇,这让很多物理学界人士“心塞”。 21.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5分)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学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宣传栏中,有以下三则关于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事迹。 2016年5月18日,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邻居无一伤亡,但王锋被烧成了“炭人”,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五六十米的距离,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不幸去世。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一生奉献国家航天事业,作为航天航空负责人之一,开创了中国多项第一,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2009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1980年,时年十九岁的江西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反对,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她在山村讲台坚守36年,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理解出发,比较上述三人的事迹,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