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项,“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与原文意思不符,本文的重点在于讨论儒家的为官思想(居朝廷)。 2.B项把几个不同的概念等同起来的说法是错误的。结合文本第四段“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可知,“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并非等同于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更不能和“孔颜之乐”划等号。 3.C项结合文本第五段“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可知,“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不合文意。 4.A、C(B“他想帮助陈立解决困难”错,小说中没有体现出这一点。另外“便告诉陈立去找市长”也不准确,只是暗示他去找市长。D“血肉丰满”分析不太准确,秘书这个人物血肉谈不上丰满。E“用夸张的手法”错,没用夸张;另外“自感礼轻的心理”也错,没有表现这种心理) 5.①有责任心,他为妻子的病、女儿的失业忧心如焚。②有感恩之心,买件夹克衫感谢市长的帮助。(每点2分) 6.①使小说结构严谨,夹克衫起线索作用。它把市长来理发室理发、陈立向市长诉说家事买夹克衫感谢市长等主要情节串连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2分)②推动情节发展。陈立发现夹克衫衣领有些发白,为下文买件夹克衫感谢市长埋下伏笔,再引出一直不肯丢弃它的原因。(2分)③丰富了小说的情感,市长一直穿着母亲买的夹克衫,表现了市长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2分) 7.(3分)C 并非否定,也肯定了其成功之处。 8.(5分)C、D A项“游戏主体是未成年人”于文无据。B项“都是历史人物”与原文不符。E项,说法过于绝对,原 文说“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 9.(4分)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可从游戏平台、政府、家庭等多个角度来谈。 【示例】①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②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是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③立足家庭,家长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游戏适合什么年龄的孩子,我国没有游戏分级制,家长们就应该学会自行分级。父母应加强家庭教育,强化对子女的日常教育,培养积极爱好,转移注意力。(每点两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 10.(3分) A(本题考查断句能力。“解”是“离职”,“还”指“回京”,与“除云麾晋安 王府参军”联系更紧密。所以排除B与D两项。“举”的宾语是“杳及顾协等五人入华林”,补足语是“撰《遍略》”,所以,“詹事徐勉举杳及顾协等五人入华林撰《遍略》”放在一起。另外,“《遍略》”“书成”要分开。) 11.(3分)B 12.(3分) C(《林庭赋》为独撰) 13.(10分) (1)(5分)(刘杳)出京任余姚县令,在任期间清正廉洁,有人给他送礼,全都没有接受,湘东王对他大加称赞和褒奖。(“清洁”“馈遗”“褒称”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5分)昭明太子死后,新立太子,原东宫人员按旧例没有留任的,皇帝下诏特意留下刘杳仍在太子宫任职。(“新宫”“例”“无停”各1分,句子大意2分) 附译文: 刘杳字士深,平原郡人。祖父刘乘民,刘宋时任冀州刺史。父亲刘闻慰,齐朝时任东阳郡太守,政绩清廉,事迹记录在《齐书•良政传》中。 刘杳只有几岁,征士明僧绍见到他,抚摸着他的头说:“这小孩真是一匹千里小马。”十三岁。父亲去世守丧,每次痛哭,哀伤得让过路人也感动不已。 刘杳年少时十分好学,博览群书,沈约、任昉等人,每遇到有些遗忘的东西都来问刘杳。出任临津县令,政绩很好,任期满后,临津县三百多人到朝请求他留任,皇帝下诏同意了百姓的请求。刘杳因病请求离职,回京后任云麾晋安王府参军。詹事徐勉推举刘杳和顾协等五人进华林院撰写《遍略》,该书完成后,以原任职官兼任廷尉正,又因脚疾解职。因此有闲暇著《林庭赋》。王僧孺看了后赞叹地说:“沈约的《郊居》以后,便没有这样好的作品。”普通元年(520),又任建康县令,提升为尚书驾部郎,几个月后改任署仪曹郎,仆射徐勉将台阁文议交由刘杳负责。出任余姚县令,在任期间清正廉洁,有人给他送礼,全都没有接受,湘东王对他大加称赞和褒奖。回京后任宣惠湘东王记室参军,母亲去世后去职离任。服丧期满,恢复王府记室官位,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大通元年(527),提升为步兵校尉,仍兼任东宫通事舍人。昭明太子对刘杳说:“酒不是你所喜欢的,但任酒厨之官,完全是为了不愧古人。”不久有诏令让他代替裴子野负责著作郎的事务。昭明太子死后,新立太子,原东宫人员按旧例都要离职调任,皇帝下诏特留刘杳仍在太子宫任职。继续注释昭明太子的《徂归赋》,人称他知识广博。仆射何敬容奏请刘杳转任王府咨议,高祖说:“刘杳必须先经过中书。”于是任命他为中书侍郎,不久任平西湘东王咨议参军,仍然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和著作郎。提升为尚书左丞。大同二年(536),死在官任上,年龄五十岁。 刘杳为人清廉俭朴,没有过多的嗜欲。生性不不自我夸耀,不评论别人的长短是非,看了佛家的经典后,时常做善事,忍让克己。天监十七年(518),自从为母亲守孝,便长期不食荤腥,只吃素食。临死时,遗言用僧服装殓,用敞车运载,还乡安葬,随便选择一片墓地,只需安放下棺材就够了,不要设灵台祭筵。其子按他的遗愿办理了丧事。 14.AB.B 2分A 3分(A.乐景写哀请,反衬B.上下句内容反了。) 15.“来”即“来临”,是说锦江的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迎面扑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变”是“变化,”指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变”一字双关,表现诗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16.(略) 17.B 18. B【解题思路】A.“唤起”与“责任”搭配不当,应在“责任”后加“意识”;C.不合逻辑,应将“不仅”和“还”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D项项去掉“余”字. 19.B【解题思路】赠予:赠送,送给。惠赠:敬辞,指对方赐予(财物)。①处填“惠赠”更恰当,排除A、C两项。折服:信服。打动:使人感动。③处填“折服”更符合语境,排除D项。故选B项。 20.“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 还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节气的理念深入人心 (回答1点1分,2点3分,3点5分) 21.②台词措辞犀利,直戳现实,不一定就能在各大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 ③这部剧未必最大限度地扩展了电视剧的影响范围及社会文化意义 22.写作(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