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评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3分) 2.(3分) 3.(3分) 4.(3分) 5.(5分) 6.(6分) 7.(3分) 8.(5分) 9.(4分)①引入智能设备(机器人)来缩短服务时限;(2分)②开放多家经营,引入竞争机制。(2分) 10.(3分) 11.(3分) 12.(3分) 13.(10分) (1)不求容易的志向,不回避困难的事,这是做臣子的职责。不遇到盘根错节的难题,用什么来分辨利器呢?(“易”“别”各1分,大意3分) (2)虞诩喜好批评举奏,毫不宽容,多次因此触犯权臣贵戚,由此多次被谴责拷问,再三遭受刑罚。(“刺举”“回容”“忤”各1分,大意2分) 14.(5分)C D 15.(6分) ①送别之情。既有惜别之情,又有祝福之意。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云。 ②先公后私的情怀。只要部属有着光明的前景,能够为国家效力,即使自己遭受挫折,忍受“风雨破吾庐”的困厄生活也是心甘情愿的 16.(5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 (2)位卑则足羞 17.(3分) 18.(3分) 19.(3分) 20.(6分) 21.(5分)②节目的走红,不一定能使中国诗词能很好继承发展下去 ③诗词语言和意象美感,不一定能让外国人都深深叹服 22.(60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文言文翻译: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虞诩十二岁时,便能通晓《尚书>。他早年丧父,孝养祖母。县里推选他为顺孙,国相觉得他不一般,想让他担任府吏。虞诩推辞说:“祖母已经九十岁了,只能靠我供养了。”国相便不再任命他。后来祖母去世,他服丧结束,受太尉李修征召,被拜为郎中。后来朝歌贼寇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连年屯聚,州郡禁止不住,于是便任命虞诩担任朝歌长。他的朋友都来慰问虞诩说:“去朝歌多么倒楣啊!”虞诩笑着说:“不求容易的志向,不回避困难的事,这是做臣子的职责。不遇到盘根错节的难题,用什么来分辨利器呢?”到任后,设立三等用来招募壮士,自掾史以下各自推举自己所了解的人,那些强抢劫掠的作为第一等,伤人偷盗的排在第二,服丧而不从事家业的排在最后。招来一百多人,虞翔为他们设宴,全部赦免了他们的罪,命他们潜入贼中,诱骗贼兵去抢劫,然后埋伏士兵等待贼兵,由此杀死贼兵数百人。贼兵因此害怕并散去,于是大家都称赞虞诩的神明。被调任怀县县令。后来羌人入侵武都,邓太后因虞诩有将帅之才,升迁他担任武都太守,在嘉德殿把他引见给皇帝,皇帝对他厚加赏赐。虞诩起初到郡任职时,当地仅有一万户。等到他安定聚集荒野之外的百姓,招还流落失散之人,二三年间,便增加到四万多户。盐米又多又便宜,是从前的十倍。永建元年,虞诩代陈禅任司隶校尉。数月之间,上奏弹劾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人,百官侧目而视,都说他非常苛刻。三公弹劾虞诩盛夏拘捕许多无辜者,成为吏民祸患。虞诩上书自我辩解说:“法禁是世俗的堤防,刑罚是人的衔辔。如今州推说委任郡,郡推说委任县,相互委派,百姓怨恨无穷,朝廷却以苟且纵容为贤明,尽节为愚蠢。臣所检举的,不止一种罪过,二府恐怕被臣所举奏,于是便加以诬陷。臣将仿效史鱼那样,虽死却还要用尸体来进谏。”顺帝阅读了他的奏章,便由此罢免了司空陶敦之职。虞诩喜好批评举奏,毫不宽容,多次因此触怒权臣贵戚,由此多次被谴责拷问,再三遭受刑罚,然而刚正之性,到老不变。永和初年,迁升为尚书令,因公事辞官。朝廷思念他的忠心,重又征召他,正赶上他去世。临终前,他对儿子虞恭说:”我以忠正之心事君,自觉于心无愧,所悔恨之事是任朝歌长时杀贼数百人,其中怎能没有冤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