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海安、宿迁等2018届高三学年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1-09 10:40
2018届高三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语文试题Ⅰ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3分)        2.D(3分)              3.B(3分)      4.A(3分)              5.D(3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C(3分)(赍:携带)    7.D(3分)(大节:危难之际的节操)
8.(1)(4分)不如倾尽府库的财物、敞开至诚的胸怀,来稳固军心,既然这样就能获得威势制服敌人,统一天下(帝业也就会形成)。
评分建议:第一句2分,后两句各1分。
(2)(4分)对于不符合道义的行为,没有一点宽容(一点也不宽容),即使是亲近的人也用此对待(也如此相待)。
评分建议:第一句2分,后两句各1分。
9.(4分)善于总结历史,治国有方略;办案铁面无私(秉公办案,不留颜面);不贪功名;忠诚为国。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6分)颔联:借用典故(借代),借鹦鹉西飞,暗写(代指)祢衡被黄祖杀害。以乐景衬哀情,以鹦鹉洲树木青翠,反衬祢衡命运的悲惨。颈联:运用比喻,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描写鹦鹉洲的美好的风光(以兰叶香、桃花开的春景,反衬出下文自己内心的孤苦之情)。
    评分建议: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采纳赋分。
11.(5分)对祢衡的才华的倾慕之意;对祢衡的悼念之情;借祢衡抒发孤傲自得之意;遭遇贬谪的失意之情;漂泊异乡的孤独之情。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1)翱翔蓬蒿之间(2)又闻子规啼夜月(3)高者挂罥长林梢(4)别时茫茫江浸月(5)檐牙高啄
(6)起坐而喧哗者(7)往者不可谏(8)成如容易却艰辛
评分建议:每句1分。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3.(4分)伊戈尔在战斗中脸部被烧伤毁容、声音变得沙哑沉闷(1分)。为了不让母亲看到自己的可怕现状而受惊、绝望(1分),便假称自己是苏联英雄格罗莫夫中尉(1分),以“格罗莫夫”的身份来看望自己的父母(1分)。
    评分建议:共4分,意思对即可。
14.(4分)穿插熟悉的家中情形展现了过去父亲母亲对自己的爱(展现了父母爱子的形象),感受到家的舒适与亲切,增加了现在他与亲人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痛苦,也间接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之重。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6分)“就在吃晚饭的时候,伊戈尔中尉发现母亲特别注意看他那拿着匙子的手。”表明母亲对伊戈尔拿着匙子的姿势非常熟悉,猜测是自己的儿子。“他那当初从家里带到战场的包脚布已洗干净了,挂在晾衣绳上。”以母亲洗净熟悉的包脚布,间接表明母亲已经知道他的身份。
评分建议:每点3分,若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采纳赋分。
16.(6分)从伊戈尔身上,可以看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乐观接受灾难的坚强品格,珍爱亲情、为他人着想的不忍之心。从父亲、母亲身上,可以看到细心勤劳、慈祥热情、善解人意、慷慨好客、从容隐忍、冷静大度等品质。他们作为俄罗斯人,在严峻的灾难降临的时候,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对亲人的爱,以及舍我的牺牲精神,令人感动和敬佩。
评分建议:每点2分;若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采纳赋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7.(6分)首先指出中国文化介于出、入世之间,既现实又超脱;然后揭示中国画的神韵也是既入世又超脱。最后表明中国人的创作活动在直觉诗意中又有轻盈哲思的特点。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作者认为《出水芙蓉图》背后具有既深又淡的生命情怀,印证了“中国画应当可以看到画家背后的文化趣味和人文支撑”的观点;呼应了上文中关于《出水芙蓉图》的内容,使文章结构紧凑;举出实例加以论证,增强了说服力。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6分)中国文化传统历来“重神”;神韵是中国画的精髓,是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通过中国画的“神”,能看出画家背后的人与文,能体悟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画因内在神韵而有深厚的内容,才值得玩味。
    评分建议:每点2分,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七、作文(70分)
20.参考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语文试题Ⅱ(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21.(4分)夫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盖有不可胜言者矣
22.(2分)屈原  宋玉
23.(4分)词倚声而作,可以歌唱;词作饱含真情;语言丰富华丽;格调高洁悲壮。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5分)CE(C项,“毫无歆羡之意”错。翠翠见到小女孩手上的手镯,有些歆羡,唱起歌谣“只有我三妹没得什么戴,耳朵上长年戴条豆芽菜。”E项,“她送给王后的迷迭香象征阿谀, 三色堇则象征善变”错,奥菲利娅送给雷欧提斯的迷迭香表示记忆,三色堇表示相思。)
25.简答题(10分)
(1)(6分)提出承包的婆子可不向账房交账,但要也要承担相应的开支,使得账房不会反对;要求承包的婆子每年拿出若干钱,给园中其他照看当差之人,让不承包的婆子也得到实惠。
    评分建议: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2)(4分)阿 Q 被诬告为强盗同伙而被枪毙;白举人因损失钱财而无法追赃,对把总生怨;赵家因为秀才进城报官被剪了辫子又出了赏钱,全家大哭;看客们认为枪毙没有杀头好看而倍感遗憾。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6.(3分)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体裁都可以成为散文;散文的叙述,语言流畅自然,具有世俗性;各种文体的规范并不是僵硬的教条。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7.(6分)同:散文和小说都具有世俗化倾向(2分)。异:①散文必须纪实,小说允许虚构(2分);②小说的虚构具有传奇性、戏剧性和悬念,能打破现实的庸常;散文则洞悟平淡,用内心的起伏取代情节的跌宕(2分)。
28.(6分)文学发展到特定的时期,文体规范必须发生改变;鼓励创作者要去打破旧的文体规范的束缚;号召创作者在文体上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