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C【解析】文中说“‘炫富’表面上是在展示美,但在观者的眼中却是丑,或者‘臭美’。“炫富”的内容,集中于名牌服饰、名酒、名表、名车、名度假地。奢侈品林林总总,共同点却只有一个,就是观念性的符号(“名”)”。据此可判断C项不符合。 2.B【解析】B项结合原文为“对追逐符号的人而言,大量珍贵的人力物力被降低为一纸商标的陪衬”,主体是“追逐符号的人”,这里把宫殿庙宇的建造与“追逐”精美的宫殿庙宇混为一谈。“大量珍贵的人力物力被降低为符号的陪衬”的主语是“追逐符号的人”,这里把宫殿庙宇的建造与“追逐”精美的宫殿庙宇混为一谈。 3.C【解析】C项应该是“不理解‘和而不同’”;另外,建造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与建设者是否理解“和而不同”,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4.C【解析】A项中秋水问棉花钱主要是希望金保将钱用来养鱼,并不是想用钱为他们办婚事;B项对人物“不思进取、胆小无能”的评价不准确;D项错在“诠释贫困的农村生活中的人们抗争的不易”上,过分拔高了主题。 5.写出水的清澈和环境的清幽(1分),侧面烘托(1分)秋水善良美好的心灵、勤劳(能干)的品格、充满活力的形象(2分),与下文秋水指着水塘说的话相照应,也为写秋水建议金保承包水塘的情节做铺垫(1分)。 6.①塑造以金保为代表的农村创业青年形象,(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概括,1分)金保投稿、学修理都失败了,想创业致富缺少勇气与决心,最后在未婚妻的鼓励下重新找到了奋斗的目标。(情节分析,1分)②作者借此肯定年轻一代的农民有理想有追求,同时揭示他们创业时缺乏远见,有畏难情绪。(创作人物形象意图,2分)③启示读者,人不仅要有理想有追求,而且要审时度势,找准自身的定位(或者“创业只有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的头脑与眼光”“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失败不应气馁,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决心”)(给读者的启示,2分) 7.A B项材料二显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存在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都缺乏;C项材料二未提到“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材料三不仅“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监理监督”,也提出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D项“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无中生有。 8.C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上述材料的理解。A项“迫在眉睫”于文无据;B项没有调查数据,不能证明“客观性略为欠缺”;D项没有显示“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 9.①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②提高书法教师地位。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书法专职教师“入职名额编制”。③提高地位。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加大奖励力度。④寻求社会支持。与书法团体合作,聘请并培训有专长的人员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10.【答案】C 【解析】文言断句要先推知句子大意,本句大意理解是“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弹劾山东巡抚钱珏贪污,钱珏上奏辩解,因为涉及郭琇曾给钱钰来信嘱托举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人,钱钰拒绝了,于是郭琇心怀怨恨让张星法捏造罪名弹劾,皇上下令法司审讯”。再依据断句的一般规律,“御史张星法”“钰”做主语,其前断开。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较多,学生对后半句句意那样揣测准确,因此判断失误较多。“因及琇尝致书嘱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却之遂挟嫌使星法诬劾下法司讯”没有特别典型的断句标志,只能依靠对句意的把握。这里学生可以考虑虚词在断句中起到的作用。 11.【答案】A 【解析】A“这三个阶段的考试由皇帝圈题,钦定名次”说法错误。只有到了殿试才由皇帝圈题,钦定名次。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较少,学生对科举考试的阶段特点掌握相对熟悉,对乡试、会试、殿试分别由什么级别考核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12.【答案】B 【解析】B项“罢免”一词不正确,原文为“降黜有差”,明珠等大臣或被降级或被废黜。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在对“降黜有差”的正确理解上。“降黜有差”有非常明显的提示,即降职和黜免有所差别,而不是简单的罢免。 13.【答案】①大学士明珠控政,与余国柱来往亲密,大肆谋求贿赂,权倾一时,时间久了被皇上察觉。 ②左都御史马齐在朝臣会审时多方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必定想要把我指使诬陷弹劾朝臣的罪名坐实。 【解析】文言翻译要先确定考点之后,再对整句进行翻译。把考点进行串联的过程中,要注意句子的顺序和省略成分的补充,要使翻译出的句子语意通顺。本题涉及的考点有①“柄政”:掌握政权,控制权柄;“比”:和,往来亲密;“颇营”:大肆谋求。“为上所觉”被动句。②“会讯”:会审;“锻炼”: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实”:动词,坐实罪名。“必欲实以指使诬劾罪”状语后置句。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很多,实词的考查难度太大,学生对句子中出现的“比”“颇营”“锻炼”“实”等词语的含义,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因此答案偏差很大。 【参考译文】 郭琇,字华野,山东即墨人。康熙九年中进士。十八年,授官江南吴 江知县。机智能干精明干练(材力:才智与能力。强幹:精明干练),善长判定诉讼案件(断:判定,判决。狱:案件)。征收赋税推行版串法(版串法:明清时的一种赋税制度),官吏不能够狼狈为奸。做官七年,他的政绩是江南一带最好的(治行:为政的成绩)。 二十五年,当时河督靳辅请求停止疏通下河(濬,同“浚”,开浚,疏通),修筑高家堰大堤,详细地测量堤外的田地作为屯田(清丈:详细地测量土地。屯田:将治理后的下河田地分给百姓耕种),说可以增加年收入几百万。巡抚于成龙意见不合(议:意见),皇上让尚书佛伦前往调查(勘:调查,查探),佛伦赞同靳辅的提议(主:主张、赞同)。二十七年,郭琇上疏弹劾靳辅治河无功,听信幕客陈潢的一面之词阻止疏通下河(偏听:听信一面之词)。皇上驾临乾清门,召集诸大臣,颁布郭琇的奏疏(下:颁布),令诸大臣一起审察商议。不久靳辅入宫觐见,(皇上)又召诸大臣一起议事。郭琇再次言明屯田害民(申:再次),最终靳辅被判免官(坐:判处。罢:免职),郭琇被提升担任佥都御史。大学士明珠控政(柄政:掌控政权),与余国柱来往亲密(比:和、亲),大肆谋求贿赂(颇:很,相当地。营:谋求),权倾一时,时间久了被皇上察觉。郭琇上疏弹劾明珠与国柱结党营私,详细地列出了各条罪状,并且还有佛伦、傅拉塔与靳辅等勾结串通的罪状(及:与“并”一个意思,和,并且。交通:勾结,串通),于是明珠等人相应地或被贬退或被废黜(降黜:贬退废黜。有差:有区别)。郭琇的耿直敢言名震天下。 二十八年,御史张星法弹劾山东巡抚钱珏贪污(黷:贪污),钱珏上奏辩解,因为涉及郭琇曾给钱钰来信嘱托举荐即墨知县高上达等人,(及:涉及、关联)钱钰拒绝了(却:退还、不受),于是郭琇心怀怨恨让张星法捏造罪名弹劾(挟嫌:心怀怨恨。诬劾:捏造罪名加以弹劾),(皇上)下令法司审讯(讯:审讯)。判决还没有下来,郭琇上疏说:“左都御史马齐在朝臣会审时多方罗织罪名陷人于罪(锻炼:罗织罪名,陷人于罪),必定想要把我指使诬陷弹劾朝臣的罪名坐实(实:坐实)。”诏书责怪郭琇怀疑揣测(疑揣:怀疑揣测)。不久法司上奏郭琇请求帮助举荐的事实(请讬:即“请托”,帮助),判处他免官的刑罚(当:判罪,处以……刑罚)。皇上因为郭琇平日耿直敢言(鯁:同“耿”),改为将他降官五级调用。 三十八年,皇上南巡,郭琇在德州迎驾。回到京城以后,(皇上)下令大学士阿兰泰等说:“原任左都御史郭琇,之前是吴江县令,官做得很好,百姓感念歌颂至今。这个人有胆量,可以授予湖广总督的职位,令他驾乘驿马疾行赴任(驰驿:驾乘驿马疾行)。”郭琇受命上任(上官:受命上任),上疏说:“黄州、武昌两府军粮二万七千有余(有奇:有余,有零头),运给荆州、郧阳汛地(汛地:中国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相隔千里(悬隔:相隔很远),运输费用不可计量(挽输:运输。輓:同“挽”。赀zī:计量),请求改用钱钞(折色:旧时谓所征田粮折价征银钞布帛或其他物产。)。江夏等十三州县有已亡明朝的藩王的产业(籓:同“藩”。),这些地方土地贫瘠赋税繁重,是百姓产粮的数倍,请求全部减少征收。江夏、嘉鱼、汉阳三县濒临长江的地方,洪水侵蚀,土地崩塌(齧:同“啮”,侵蚀。陊:同“堕”,山崩),有赋税却无法耕种的土地有三百多顷(田:名词作动词),请求免除这些田地的赋税(豁免:免除)。”(皇上)都答应推行(郭琇的奏请)。 四十年,因为生病(郭琇)请求辞官,皇上说:“郭琇病得很严重,想要找一个能代替的他的人都不可得到,能和郭琇一样的人有几个呢?”不久,郭琇因为病重再次上疏请求辞官,(皇上)仍然劝慰挽留他(慰留:劝慰挽留)。五十四年,郭琇去世。 14.CE【解析】C项“篱边老却陶潜菊”一句中“陶潜菊”即菊花,篱笆边的“菊花”老去,无人照料,既写出了自己离家在外的真实情景,又抒发了自己隐居心情不复存在的忧伤。“陶潜菊”之典故有渴望隐逸之心境却无淡泊洒脱之品格。E项本诗用语委婉含蓄,尾联则是直接抒情,表达了常年客居在外,期盼开怀的情感。 15.①思念家乡的愁苦。诗歌前四句写秋景,暗示诗人身在家外,从“未回”、“寄”、“老却”等词反映出诗人思念家乡之情。 ②怀才不遇的感叹。作者借用“袁绍杯”的典故,感叹自己遇到了严武,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③对亲友的怀念。“剑门犹阻北人来”一句点明剑门关兵事阻断朋友回来,表达了作者对北去友人的怀念及亲友南来的期盼。 ④只身漂泊的孤独(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颈联写作者雪岭独看落日,剑门阻隔无法通行,流露出漂泊的孤独、寂寞;尾联直抒胸臆,写出作者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以及对开怀喜悦心情的期盼。(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16. (1)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7. A【解析】①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②铄石流金,能使金石熔化,比喻天气极热,有别于“众口铄金”。③求田问舍: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此处望文生义。④萍水相逢:萍水相逢,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素不相识之人偶然相遇。⑤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⑥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18. C【解析】A项杂糅,去掉“感受到”。B项谓语残缺或者动宾搭配不当,应为“督促相关城市严控污染排放”。D项语义重复,去掉“超过”或“以上”。 19. C【解析】①、②是递进关系,③表示解释,④、⑤表示转折,⑥表示递迸。考虑所选词语和原句的连贯,选C。 20. ①庄周借粮(或钱),监河侯用空话敷衍; ②涸辙之鲋对庄周的大话十分愤激; ③那些说大话空话而不办实事的人,终遭人唾弃。(每空2分,超过字数每句扣1分) 21.①在选择高考选考科目上,男生总体上偏好理科,女生总体上偏好文科;②在政治和物理两个科目的选择上,男生和女生的差异尤为明显;③在地理和生物两科,男生和女生的选择较为接近。(答对一条给2分,答对两条给5分。差异图一般从同与异两个方面比较。) 22.【题意解读】首先要注意每“得”前面的限定语:“学习时”“成功后”“失败时”,这三个限定语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如“学习时”),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一些诸如成功与失败的人生态度方面的问题,体现江西卷命题基本思路。其次,为了防止学生以材料为纲而拼凑成文,只要求学生写其中“一得”,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要求。 1.准确立意:体现为都要围绕限定语写。 如果写第一“得”,只要是写学习时要沉得住气,如记叙学习时沉住气的表现或具体做法(如能拒绝诱惑,能心无旁骛,能放下包袱,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等),或论述为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沉得住气的原因、意义等; 如果写第二“得”,只要限定在“成功后”这个特定的语境下讲“弯得下腰”,第“二得”实际是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对待成功的问题,“成功后弯得下腰”可以理解为“不过分沉醉于暂时的成功而停止不前,仍需‘弯得下腰’继续前行”,或成功后不能自负、自傲,甚至功劳独揽,否则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如果写第三“得”,只要限定在“失败时”,论述为什么要“抬得起头”,或阐述如何“抬得起头”,或记叙“抬得起头”的表现即可。 2.偏题立意:抛开三个限定语而大谈“人生要沉得住气”“做人要学会弯腰”“生活要抬得起头”等,都属于偏题,一律在按30-36分打。 第一“得”:沉得住气,是事业的开始;沉得住气,是成熟的标志。有时候,沉得住气,需要韬光养晦,需要高瞻远瞩,才能有所作为。因为沉不住气,在人生的低谷,他们怨天尤人,诅咒命运的不公;在人生的高峰,他们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第二“得”:处世要低调,要学会忍耐。弯腰是一种姿态,是为了更好地挺起自己的脊梁;弯腰是一种风范,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韩信选择弯腰,司马迁选择弯腰。等等。 第三“得”:抬得起头。人生,不应畏惧暂时的失意,更不应丢弃可贵的自尊。“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凤凰涅槃,方见美丽。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