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0-28 10:37
商丘市一高第二次月考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答案】1. D    2. D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A“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B与原文不符,原文“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百姓牢牢控制在手中”。C“土地制度保持了两千多年的稳定”犯了推断不当的错误。商鞅变法使得秦朝强大, 并不是此后土地制度保持稳定的原因,保持稳定的原因应是此后的朝代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
2. 试题分析:D.“采取措施遏制新的政治因素的萌生的观点”理解错误,应是采取措施缓解土地与中央集权或君权之间的矛盾.
3. 试题分析:C.原因分析不当。李唐政权的灭亡不是由于均田制消极因素的影响,而是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地方行政的主导权,出现了藩镇割据、边疆不守的局面。
4. D (这里“以小见大”的含义是由年又春扶贫的个例反映出农村扶贫过程中对自然破坏的一些问题,而不是“全面”展现农村生活。)
5.(5分)①突出高阳村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年又春想去扶贫形成顺应,也与后文受到破坏的情景形成对比。
②高阳山美丽的秋景,象征扶贫工作的成功.衬托年又春内心的满足和喜悦。
③暗示高阳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渲染下文悲凄的氛围。
6.(6分)①“缝山针”是主要人物年又春反思的产物,体现了他勇于反思、敢于直面自己错误的精神。
②由开发高阳山到“用针缝山”,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照应前文对高阳山破坏的情节。
③“缝山针”预示经济发展力式的转变,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前景,警示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自然,凸显了小说主题。
7.C(3分)(A项“都从肯定的角度评价这档综艺节目”说法绝对,材料三的看法有所保留。B项材料三选取武亦姝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腹有诗书 气自华’的道理”,而是为了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D项“并不都抱以乐观的态度”理解有误,三则材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都抱以乐观的态度。 )
8.B、E(5分)(A项“第一、第三则材料的观点更能代表观众们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普遍看法”理解有误,第三则材料是部分教育界人士的观点,不一定能代表观众们的普遍看法。C项“三家媒体的受众不同”理解不准确,三家媒体的受众有交叉。D项“三则材料……重在阐述对诗词综艺节目火爆现象的看法”理解有误,材料二是从主创者的角度侧重阐述举办“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和初衷。)
9.(4分)①“中国诗词大会”带领人们重温经典诗词,从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让人们在原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了诗意和远方;②“中国诗词大会”所选择的诗歌都很接地气,从而拉近了传统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人们爱上古诗词,有助于推动古诗词的普及;③“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综艺节目的爆红,引发人们对诗词教育乃至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④“中国诗词大会”集中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引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催生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10. A
11. B (德宗,是庙号)
12.C(“张建封向皇帝求情”与文意不符。农夫被拘,皇帝查明缘由后,罢免宦官,赏赐农夫十匹帛,而非张建封求情。)
13.(1)只要说是宫市就没有谁敢盘问,大多给的钱不到原价的十分之一。(得分点:但、谁何、与、直,句意1分)
(2)残余拖欠的赋税日积月累,绝没有可以收回的,即使免除,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好处。(得分点:残逋、积负、敛、虽,句意1分)
14.AD (A.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确实渲染了出使场面的宏大非凡,因为依据注解,此次词人的友人也跟随出使,词人作此词赠别,意在肯定此次出使的意义与价值,而不是借出使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D.“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只是暗示了史达祖此次出使实际上还有“借此窥察敌情,为北伐战争作准备”的任务。达祖平戎手段很多,此次小试更无难处,所以不仅可以完成出使使命,还可以为北伐做好侦察工作。出使贺寿而消灭金国,过于 夸张了。)
15.①伤悼故国之情,作者设想友人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看到故国荒凉破坏,故垒布满烟尘;也抒写了自己的伤悼故国之情。
②对友人文才武略的盛赞之情,词中借用毛遂自荐的典故,暗示友人是有才之人,同时也直接评价友人文采斐然,且素有平戎之才。
③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借用典故,设想友人到达金国时,作者将从江南寄梅花以表思念,也希望友人能捎回书信以慰相思之情。
④诗人对国家未来的自信豪迈之情,友人名动金国,说明南宋并不缺乏才俊,同时“立勋未晚”也洋溢着个人建立功业,国家必有未来的自信与豪迈。
(答出三条即可,每条2分)
16.(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17. D (从善如流,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不合语境。无所不为,意思是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用在此处,使用对象不当。按部就班:原指写文章按照内容需要来安排章节、选词、定句;后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妙手回春,意思是谓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在一起。)
18. A(B第二个分句缺主语,应在“将受到”前加上“违规旅行社”。C并列不当,“正能量”包括“正义、善良”,不能并列。D偷换主语。)
19. C(A马齿徒增:称自己白白增长年岁,谦辞;B惠顾,敬辞;D府上,敬辞)
20.①往往取决于运动量的大小(往往跟运动量有很大关系)②减肥效果就不理想③身体负担能力较强
21.②它们即使强大起来,也未必能避免成为其它动物的口中餐。
  ③对于弱小的动物来说,这里也有它们的生存之地。
22.参考立意:
①对人应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③应该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④学会变压力为动力。⑤遇到困难和挫折应该坚强而不是逃避。⑥严格的评价制度是服务业生存的关键。
【文言文翻译】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居在兖州。小时候喜爱 文章,能言善辩,性格豪达崇尚气节,自以为能以功业扬名。李光弼镇守河南,盗贼在苏州、常州出没,残害抢掠乡县。代宗下诏命宦官马日新与李光弼部下一起去征讨。建封见过宦官,请求前去晓谕盗贼,可以不用交战。于是到盗贼驻地晓谕祸福,一天就使数千人投降。朝廷就将他们放归乡里,张建封也因此出名。当时马燧任三城镇遏使,向来了解张建封,上表朝廷举荐他任判官,升监察御史。马燧讨伐李灵耀,军中事务大都向他咨询。杨 炎想让他担任要职,卢杞不喜欢他,出任岳州刺史。
李希烈打败梁崇义以后,专横跋扈不遵守臣下礼仪,寿州刺史崔昭与他互通消息,德宗召见宰相吩咐他选取替代崔昭的人,卢杞仓促之间来不仅挑选其他官吏,就禀告德宗任用张建封。李希烈多次打败官军,非常嚣张,于是超越本分即天子位。当时天下还有很多变乱,张建封于是修缮城壕,加紧练兵,四境归附悦服。李希烈派遣猛将强兵前来交战,张建封都使他们遭受挫败。叛贼平定,建封加官晋爵。
当时,宦官主持宫市,没有诏文验证,只要说是宫市就没有谁敢盘问,大致给的钱不抵原价的十分之一。又要索取宫门进奉和脚力钱,甚至有满载货物来到市集结果空手而回的。有农夫卖一驴车柴,宦官用数尺帛交换,又索要其他费用,并且赶驴入宫,农夫交出柴而不收帛,想赶紧离去,宦官不允许,农夫发怒道:“只有死路一条了。”于是痛殴宦官。有关部门拘捕了农夫上奏,皇帝罢免了宦官,赐给农夫十匹帛,然而宫市并没有废除。谏官不断上书论谏,皇上都不采纳,因此张建封趁机会向皇帝陈述此事,皇帝欣然接受。又赶上皇帝下诏书免除老百姓拖欠的赋税,皇帝询问怎么样,张建封回答说:“残余拖欠的赋税日积月累,绝没有可以收回的,即使免除,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好处。”
张建封治理徐州十年,亲自处理政务,全军都治理得很好。善于容忍他人过失,即使非常狡猾的人也绝不枉法宽免他(即在法内宽免)。他的言辞忠义激奋,因此部下都心悦诚服。他生性喜爱贤士,无论贤能与否游历他的门下他都同礼相待,因此来到他这里的人就如同到了家一样。许孟容、韩愈都是他从幕府中上 奏给朝廷的人,有文章在当时流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