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B.岸坐/客皆惊/ 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C.率坐客許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向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D.举坐客竚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间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徳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向已的封号。 B.社稷社,“社”游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C.太子,指封建时代对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王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王被燕同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 B.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C.高渐离在得知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圮,不再担惊受怕地躲藏了,于娃换h了自己原来的行装。 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檀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0分) (1)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5分) (2)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 塞上曲送元美① [明]李举龙 白羽②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注】①元美即工世贞(字元美),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②白羽:羽书,又名羽檄,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插鸟羽示紧急,故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运用比喻,以“馆”喻“白羽”,既形容乌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还暗示形势逼人。 B.次句运用拟人,以“胡烽不断”比拟异族频频入侵,战报立入朝廷,局势之严峻尽在不言中。 C.前两句选用白羽、寒塞、胡烽、长安四组意象,强调军倚的紧急,为元戈的出行渲染气 D.第三句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既衬托怙竞,暗示时间,乂与下文“征人”矜月相照应。 E.后两句承上面来,写军士出征应战,节奏由舒缓变急促,内容从战事转抒情,豪放中有缠绵。 15.三、四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烛之武劝说杂伯,貌似诚恭,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这个句子是“ , 。” (2)《荆轲刺秦王》中“_ ”一句,抓住“头发”这个细节,运用夸张式描写刻画出众宾客为荆轲送行时的神态,渲染了一种极其悲壮的气氛。 (3)《鸿门宴》中有两个句子,意思是要注意人的行为不计较细枝末节。这两个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个学生的进步,其实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说老师劳苦功高不为过。 B.既然我们两个意见不一致,就没有必要再往一块走了,以后我们只能是秋毫无犯。 C.一个国家只有依靠白己的实力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要不然只能落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地步。 D.你说他就说他,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你知道你这叫什么吗?这是典型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春秋争霸战争打破了列国分野,各民族交往频繁,相互学相互促进,共同走上了封建制。 B.《左传》虽然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其作,但是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C. 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书籍,学识渊博、德才兼备,任鲁国史官时尽职尽责,被当时人所崇拜。 D.烛之武的事迹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个人通过努力,使整个国家得到了安定,他才是真英雄。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① 他们从你身边走过,② 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③ 你还不引人注目。而④ 当你长成一株大树时,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⑤ 会看到你,⑥ 欣赏你。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虽然 或者 因为 / / 并且 B 虽然 / 除非 / / 并且 C 即使 / 除非 / 也 并且 D 即使 甚至 因为 / 也 并且 20.下面的漫画,内涵深刻、丰富。请拟写一个能揭示其内涵的标题,不超过6个字,不得以“无题” 或“写字”为标題,也不要出现英文字母或数学符号;然后说说理出。(6分) ![]() (1)标题: (2分,不超过6个字) (2)拟写理由(4分) 。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t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30 字。(5分)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四、写作(60分) 请以“记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丁 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