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四川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上期10月综合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0-08 11:00
成都七中 2018届高三上期 10 月综合测试
语文试题答案
1.D 解析 “要解决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新问题,首先是……”不准确,原文是“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原文中“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文化创新将无从谈起”,这一点指“只有恢复经典文化的学习、传承和研究”,而不是“将经典文化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制之中”。
2.C 解析 “与之相反,我国却把民族‘元典’排斥在高等教育体制之外”不正确。根据原文,我国是“一定程度上”把民族的“元典”学排斥在高等教育体制之外。
3.C 解析 “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载体”“中国文化的根脉”是“中华元典”,“五经”“四书”只是其中的代表。
4.BE。B 项,文中没有批判一些农村人观念的传统落后。E 项,当得知孙子要挖坑时,流下的眼泪一方面是可以实现愿望,另一方面也有对人世的不舍与无奈。
5.(1)交代老人生活状况,老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不被理解,突出了人物形象。
(2)老人在地上画圈,是个悬念,同时也为下文主人公对死亡方式对选择作铺垫。
(3)表达出老人和土地之间深厚的感情,同时揭示老人悲剧的原因。
6.示例一:改编不成功。(1)故事围绕老人展开,介绍了他的生活状态,交代了人物结局,插入的片段反而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2)小说主人公人物形象已经刻画得很丰满,加入的部分,显得累赘。(3)小说主旨明晰,插入其他内容,反而会对主题的理解造成干扰。(4)小说语言风格富有诗意,《西游记》的插入会打破这种诗意的宁静之美。
示例二:改编成功。(1)丰富了作品的内容,《西》是大家熟悉的内容,使读者更有认同感。(2)孙悟空是渴望自由,追求梦想,反抗现实的典型形象,以此来映照主人公,更显突出来人物形象。(3)被压五指山象征老人的理想被现实阻碍,也得不到儿女的理解,更加深化了文章主题。
7.D
8.D(“仁宗”是庙号)
9.C(并不是 “告老还乡”,而是“专心纂修”)
10.(1)前任官积压公文三千件,世延到任后,不出三个月,全部处理完毕。
(2)帖木迭儿又拿其他事向皇帝诬告,世延被关进刑狱,帖木迭儿想逼迫他自杀,但世延不为所动,在狱中囚禁了两年。
参考译文:
赵世延,字子敬。世延天资聪慧,朝气蓬勃,喜爱读书,专心推究儒家关于本体与现象的学说。二十岁时,世祖召见,让他进入枢密院御史台学习官政,至元二十一年,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年仅二十四岁。
元贞元年,授江南行御史台都事,由于母丧,未赴任。十年,授安西路总管。安西,过去是京兆行省与御史台衙门所在地,号称会府。前任官积压公文三千件,世延到任后,不出三个月,全部处理完毕。陕民闹饥荒,省台决定请求朝廷赈灾。世延说:“救灾如救火,应先开仓赈济,以后朝廷如不同意,愿倾尽我的家产偿还。”省台听从了他的意见,救活的人很多。
延祐元年,省臣奏:“近奉诏汉人参政用儒生,赵世延为适当人选。”皇帝说:“世延确实可以用,但他祖先雍古氏,不是汉人,其官职应该居右。”于是授中书参知政事。第二年,仁宗驾崩,帖木迭儿又居相位,他极力报复世延,叮嘱他的同党何志道,诱导世延的堂弟胥益儿哈呼诬告世延有罪,逮捕世延并指对,至夔路遇赦。世延因病到荆门并留下就医。帖木迭儿派使者强迫他至京师,并让他的党羽罗织罪名使他的罪状成立。适逢皇帝下旨,终于赦免,不再问罪。帖木迭儿又拿其他事向皇帝诬告,世延被关进刑狱,帖木迭儿想逼迫他自杀,但世延不为所动,又被囚禁了两年。中书左丞相拜住屡次说世延无罪,得旨出狱,回家养病。不久,帖木迭儿死,这件事才罢休。
至顺元年,诏令世延与虞集等人纂修《皇朝经世大典》,世延多次上奏:“臣衰老,请求解除中书政务,专心纂修。”皇帝说“:老臣中像你这样的人才没几个了,求退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四月,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封鲁国公。这年秋天,因病给中书省写信谈辞去官职的事。元统三年十一月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至正二年,谥号文忠。
11.(1)C D(C 中的“如约”一说无依据 D 漏掉了在越州的元稹,是三人的彼此思念)
(2)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 分)。一二句实写诗人在长安遥望如雪的明月
(1 分);中间两联虚写,三四句想象友人身处的洛城月光与帝都月光一样(1 分);五六句想象此刻身处越州的友人也正在欣赏月光下的洞庭湖景(1 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并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感(1 分)。
12. (1)BE(B“旧时王谢堂前燕”是刘禹锡的诗。E 词主要表达出对陶渊明的赞颂,没有“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
(2)①以陶渊明的诗歌历经千年还有百篇传世,突出世人对其的认可,赞颂他的诗才;②将出身高贵的王谢子弟与陶渊明对比,说王谢子弟比不过“柴桑陌上尘”,以此赞颂陶渊明的高贵脱俗。(每点 3 分,共 6 分)
13.(1)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2)以手抚膺坐长叹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14.D.(①从善如流: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 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对象错误。②无可非议: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正确。③安土重迁: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望文生义。④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正确。⑤玲珑剔透:玲珑,精巧细致;剔透,孔穴明晰。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正确。⑥百里挑一: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不合语境,应该为“凤毛麟角”。)
15.C(A. “近年来”与“将”不和逻辑;B“针对”缺少宾语中心语; D 项结构混乱,应把“政府拿出科研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改为“拿政府的科研经费来研发技术”。)
16.D(A 项说自己“将专程前来”不得体。 B 项“高见”“洗耳恭听”不当。C 项“鼎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17.(1) 扶贫政策讲公平的同时(2 分);(2)一些地方的措施值得借鉴(2 分);(3)我们应当用好的激励制度。(2 分)
18.示例:古今中外,选择无处不在,人生就是一次选择的旅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对生命价值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海明威对意志的选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爱憎分明的选择;“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这是食指对未来的无悔选择。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