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高 2018 届高三上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D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与原文“将祖先作为神明 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不符合。] 2.C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曲解原文“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 神’则是超人”的意思。] 3.B [根据原文内容,A、C、D 三项中的人物都属于“祖先神”,而 B 项中的“土地公” 既不是“祖先神”也不是“祖先鬼”,所以不属于祭祀祖先的范畴。] 4.AC [A 项“汲水的井”是没有的,其他的应该都有,按情理,秋子家的用水,可能源 自院子外的那条河。C 项使秋子想起未婚夫的原因是错误的。原文表述为秋子看到小男孩 脖颈深凹处很像未婚夫而想起未婚夫。] 5.①命运多难②敏感懂事③抱有希望(或努力改变自己)④坚毅忍受(意思对即可,每 点 1 分) (解析:秋子是一位备受命运打击、苦难深重而隐忍的普通女子。①命运多难。小时得 小儿麻痹症,左脚不能正常走路;战争结束了,婚事取消了。②敏感懂事。看见未婚夫 的母亲好像有话要同父亲谈,秋子便离席了。③抱有希望。订婚后,非常卖力的锻炼走 路,以至于脚根都起了泡。④坚毅忍受。长大时,放弃婚嫁的希望;为了未婚夫的弟弟, 忍痛走了极远的路;婚事取消后,没有哭闹,看别人家的房子来排遣。) 6.这个结尾好。(1 分)①强化小说主旨。秋子带着茫然的心境去看一座房子,作者将 房子的命运和秋子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房子因为战争,曾经停工;又因为战争结束, 加快了施工。写房子不知会有什么人搬进来,暗示战争后秋子的命运也不得而知。(2 分) ②突出人物形象。秋子没有进屋去宣泄悲哀,而是走到隔壁看人家造房子,看似平静的 举动,却表明命运使秋子变得坚强,学会了隐忍。(2 分)(认为不好的,能言之成理亦 可,共 5 分) 7.D(A 项,材料三有现实的事例,不止有分析评论;B 项,“更加深入”没有依据;C 项,略显狭隘错误,文中第二段第一句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并非只针对文艺领域。) 8.BD(A 项,初心是针对工匠讲的,并非指孩子。C 项,强加联系,中国的问题太多, 并非指向这一点。E 项,匠心只是说明了“工匠精神”创新这个层面。) 9.(1)关系:优秀是卓越的基础条件,卓越是优秀的升华。(2 分) (2)分析: ①日本工匠的奇迹来自于他们优秀的工艺技能;同时他们追求尽善尽美, 执着于职人荣誉,这种品质让他们跨越优秀,最终创造卓越。(不能答冈野信雄)(1 分) ②德国制造基业长青始于他们标准苛刻、关注细节的优秀品质;同时,德国人精益求精, 梦想成就百年品牌,这种卓越的追求,让他们在各领域一骑绝尘。(1 分) 10.C 11.B(白衣,指未做官的读书人) 12.C(“接着列举事例作对比”错,应为“接着列举事例作衬托”,文章举出申侯、吕 侯是岳神降生,傅说死后变为列星的古代传说来说明这类伟人降生到这世上来是有目的 的,从这世上逝去也是有所作为的。这就为下文论述浩然之气作了充分的铺垫,蓄足了 气势。是为了衬托韩愈的浩然正气。) 13.(1)一个平常人却能成为世世代代的榜样,一句话却能被天下人效法。这都是由于 他有用来参与天地化育、关系到事物兴盛衰亡的地方。 (“而”“法”“有以”各 1 分,大意 2 分。) (2)朝散郎王君涤来此地做官,凡是用来培养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韩公为榜 样。(“是”“所以”“一”各 1 分,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一个平常人却能成为世世代代的榜样,一句话却能被天下人效法。这都是由于他有 用来参与天地化育、关系到事物兴盛衰亡的地方。他的出生是有所来历的,他的去世是 有所作为的。所以,申伯、吕侯从山岳降生,傅说死后化为列星,从古至今传说的事, 是不可捏造的。孟子说:“我善于修养我的正气。”这种正气寓于寻常之中,充满在天 地之间,突然遇到它,王公会失去他们的显贵,晋国、楚国会失去他们的富有,张良、 陈平会失去他们的才智,孟贲、夏育会失去他们的勇敢,张仪、苏秦会失去他们的辩才。 这是谁使他们这样的呢?那必定有不依靠形体就能站立,不依靠力量就能行走,不等待 出生就能存在,不跟随死就能消灭的东西。所以,它在天上是星辰,在地上是河山,在 幽暗的地方是鬼神,而在明亮的地方又是人。这是道理上的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值得奇 怪的。 自东汉以来,道德丧失,文风败坏,异端邪说一起兴起,经历了唐代贞观、开元的 兴盛时期,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这些宰相辅佐,都不能挽救。惟独韩文公崛起 于平民,谈笑着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没有不跟从他,道德和文风又回到正道,大概到 现在有三百年了。古文运动兴起八个朝代之久的文风的衰败,他的道德挽救了天下人的 沉迷不悟,他的忠心冒犯了皇帝的恼怒,以勇气夺取了三军的统帅。这难道不是顶天立 地,关系到兴盛衰亡的命运,浩然正气独自存在的人吗? 有人曾经议论过天和人的分别,以为人是什么事都能做的,只有天不容许人作假。 智慧可以欺骗王公,却不可以欺骗小猪和鱼;实力可以得到天下,却不可以得到平常的 男人和平常的妇女的心。所以,韩公的一片真诚,能够拨开衡山的乌云,却不能挽回唐 宪宗的迷惑;能够驯服鳄鱼的凶暴,却不能消除皇甫鏄、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在南海的 人民中得到信任,建庙祭祀,世代相传,却不能使自己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安身。大概由 于韩公能感动的是天,他不能感动的是人啊! 起初潮州人不知道学习,韩公命进士赵德做他们的老师。从此以后,潮州的读书人, 都专心学习文章和品行,影响到一般平民,直到现在,潮州号称容易治理的地方。孔子 的话是可证实的,“君子学习了儒道就能够爱护人民,小人学习了儒道就能够容易使 唤。”潮州人奉事韩公,饮食必去祭祀,水灾旱灾瘟疫,凡是有要求,必定到那里祈祷。 可是庙在刺史公堂的后面,人民认为出入艰难。前任太守想把这个情况向朝廷反映,建 座新庙,没有结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此地做官。凡是教育读书人、治理人民 的措施,完全以韩公作为老师。人民已经心悦诚服,他就发出命令说:“愿意新建韩文 公新庙的,听便!”人民欢喜地奔向庙地,在潮州城的南方七里选择了一块地方,一年 就把庙建成了。 有人说:“韩公离开京城,万里迢迢,贬谪在潮州,不足一年就回去了。韩公死后 如果有知觉,那他也不会依恋于潮州的,这道理是明白的啊!”我回答说:“不是这样。 韩公的精神存在于天下,宛如水存在于地中,没有什么地方不存在。然而潮州人惟独信 仰他这样的 深沉,思念他到极点,祭祀时香烟缭绕,凄凉悲切,好像看见韩公一样。譬如,开 凿水井得到了泉水,就说水专门在这里,难道合理吗?”元丰元年,皇帝诏封韩公为昌 黎伯,所以庙门的额上题为“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州人请我书写此事刻在石碑上, 我就做了一首诗赠送给他们,让他们歌唱来祭祀韩公。 14. BD(B 项,“路上行人”理解错误。D 项,诗歌颈联都是虚写,想象朋友的行程所经 之地。) 15.①鼓励劝勉之情:诗歌领联劝勉朋友中举的机会很多,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 ②关怀牵挂之情:颈联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思念 之情当会萌生。 ③期冀、祝愿之情:尾联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 应该积极入世进取。 ④惜别之情。送别朋友时回故乡时,揽君衣袂,依依不舍。 (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可得 6 分。意思对即可。) 16.(1)妆成每被秋娘妒(2)绿云扰扰,梳晓鬟也(3)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17.C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18.A(B 中途易辙,可改为“在共享脚踏车过去两年……”C“根据……显示”句式杂糅 D“超过 30 多人”不合逻辑。) 19.①呼吸状况和鼻翼的宽窄有关 ②你能呼吸到良好的空气 ③呼吸功能相对较弱(4 分, 答对一句给 1 分,全对给 5 分) 20.示例:本公司系合资公司,即将开业,现拟聘行政秘书 3 名,要求本科学历,能熟练 操作办公软件,会粤语,英语口语流畅,有驾照,性别不限,有意者请拨打 168168。 (4 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现有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提炼表达的能力。它要求把一段话的主 要内容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本题设置为一则招聘启事,那么在上述要求的前提下还 需要注意招聘启事的正确写法。招聘启事正文主要包括用人的单位、部门、职位、条件、 待遇、询问事宜、联系办法、联系时间等项内容,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特别是介绍本 单位情况和应聘待遇等事项,不要言过其实。语言要清晰规范。因为材料未提供待遇问 题,且有字数限制,所以,做题时仅需将口语改为书面语并适当调整内容顺序即可。 21.示例 1:戏曲能展现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传递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所以, 戏曲进校园,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从一招一式、唱念做打中加深对传统文 化的理解和感悟。 示例 2:进校园也是戏曲圈粉良机。如今很多剧种失宠的原因,在于很多人缺少接触、 了解的机会,而戏曲进校园让学生与戏曲文化亲密接触,有望让更多年轻观众“路转粉”, 促进传统艺术薪火相传。 示例 3:艺术表演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其实艺术熏陶也是如此。它是 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一年一两次进校园活动即便声势再浩大,其影响力也毕 竟有限。所以,比戏曲进校园更可贵的,是戏曲“在”校园。(5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