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省襄城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10-01 13:53
2017—2018学年襄城高中高二09月份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B
详细解析:A 项逻辑关系错误,“不仅……而且……”构成递进关系,此处表述与原文相反。“起到美化环境作用”原文没有体现。C 项以偏概全,“只是避免灾害”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让人们记住这些妖怪,并以此控制他们”。D 项无中生有,“以动植物形象和文字最为普遍”在文中没有具体体现。
2.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概念范围缩小,原文说日常生活经常见到的是“吉祥组合图”,不是“金玉满堂”;文本理解错误,“人们不知道的文化载体”错误,原文是“人们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载体”,不自知含有不自觉的意味,常见却不自觉。
3.参考答案:D
详细解析:强加因果,原文表述“除了保有传统中对四灵、神仙、佛陀等图画的崇拜外,又生成了诸多脱离了宗教信仰、寄寓世俗美好祝愿的吉祥图案”,“生成了诸多脱离了宗教信仰的吉祥图案”与“宗教对于吉祥图案的影响逐渐减弱”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4.B(A“ 可以看出这些农民工自身素质确实很低”是过度推测;C“简省地勾勒出”错误,应是“细腻地表现了”;D打工挣钱是农民工背井离乡的重要原因,由此说他们一心向钱看有失偏颇。)
5.(1)多次写雨,照应标题“一个多雨的夏天”(1分)。雨是全文的叙事线索。作品写侯东升因雨而停工,因雨而心生烦恼想出去走走的所思所想,工友们盼雨而恨雨的矛盾的心理,因雨和妻子的争论,全文都是围绕“雨”而展开。(1分)
(2)“雨”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农民工让人心酸的现实处境。(1分)
(3)“雨”凸显主题,写工友们盼雨又恨雨的心理表现了农民工工作的辛劳,侯东升和妻子关于雨的争论表现了这些农民工的“边缘化”的生存状态。(2分)
6.(1)艺术效果上,以侯东升的疑问作结,留有空白,引人思考,耐人寻味。(2分)
  (2)人物形象上,表现侯东升的内心的困惑,以及对前途的迷茫。(2分)
  (3)小说主题上,表现了农民工边缘化的生存状态,深化了文章主旨。(2分)
7.C (A项材料二未提到“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材料三不仅“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监督”,也提出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B项材料二显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都缺乏;D 项“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无中生有。)  
8.C D  (A项“迫在眉睫”于文无据; B项没有调查数据,不能证明“客观性略为欠缺”;E项没有显示“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
9.①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师范生书写技能训练,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
   ②提高书法教师地位。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书法专职教师“入职名额编制”。
   ③提高书法地位。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加大奖励力度。
   ④寻求社会支持。与书法团体合作,聘请并培训有专长的人员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每条1分)
10.B
11.C (丁口即男女人口,清制,凡男子自十六至六十岁称丁,妇女称口,合称丁口;丁口也可代指“子”的意思,子在古代指儿女。)
12.C  (对于范仲淹等四人和高若讷的过往,他写诗赞扬范仲淹等四人,认为他们是贤者,讽刺了高若讷,说他“不肖”,所以题干中“他均作诗表示祝贺”错。)
13.⑴卖书的人买了这首诗,也获得了厚利。契丹使者刚好到宋朝,买了此诗返回,在幽州旅馆张贴。(“鬻”“适”“张”各1分,句意2分。)
⑵医生虽然有高明的医术,如果不能尽用,那么病将会日渐加重,即使有秦和与扁鹊这样的名医,也难以取得效果了。(“且”、“责”、“效”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蔡襄,字君谟,是兴化仙游人。科举考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因为言事被贬离开京城,余靖争论要救助他,尹洙请求与范仲淹一起贬谪,欧阳修写信责斥司谏高若讷,因此三个人都受牵连被贬谪。蔡襄写《四贤一不肖诗》,京城人士争着相互传送抄写。卖书的人买了这首诗,也获得了厚利。契丹使者刚好到宋朝,买了此诗返回,在幽州旅馆张贴。
庆历三年(1043),仁宗更换宰相,亲自提拔余靖、欧阳修及王素任谏官,蔡襄又写诗祝贺,三个人一同推荐蔡襄,仁宗又任命蔡襄掌管谏院事务。蔡襄为进谏之路开放而欢喜,同时也担心正人君子难以长久立于朝廷,于是上书说:“朝廷增加任用谏官,欧阳修、余靖、王素一天之间一同任命,朝廷内外互相庆贺。然而任用谏官不难,听取进谏却是难事;听取进谏不难,采纳谏言、按谏言办事却是难事。他们三人都忠诚刚正,一定能畅所欲言。君主有过失,不在未出现之前去纠正,流传于天下后代,事情愈加不能遮掩,这就叫彰扬君主的过失,希望陛下明察,不要造成只有好谏的名声却没有实际的效果。”夏竦被罢免枢密使职务,韩琦、范仲淹在位,蔡襄说:“陛下罢免夏竦而任用韩琦、范仲淹,士大夫在朝廷祝贺,百姓也在道路上唱歌庆贺,乃至用饮酒叫喊的方式来表达欢喜之情。况且贬退一邪人,进用一贤士,难道就能关系到天下的轻重吗?这是因为一邪被贬退那么其同类也被贬退,一贤被进用那么其同类也被进用。众邪一同被贬退,众贤一同被进用,国家能有不安定太平的吗?虽然这样,但我很忧虑。天下的大势,譬如病人,陛下已经得到良医了,对他信任不疑,不只使病好了,而且还使百姓长寿。医生虽然有高明的医术,如果不能尽用,那么病将会日渐加重,即使有秦和与扁鹊这样的名医,也难以取得效果了。”
因母亲年老,蔡襄请求任福州知州,改任福建路转运使,开拓古五塘灌溉民田,上奏请求减少五代时丁口税的一半。进升知制诰,升任龙图阁直学士、任开封知府。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第二次任福州知州。移任泉州知州,距离泉州城二十里的万安渡,人们越海而渡,往来畏其险恶。蔡襄立石为桥梁,梁长三百六十丈,在基底种植牡蛎来稳固桥梁,至今人们过海仍依赖于这种方式。又种植松树七百里来荫庇道路,闽人刻碑记载他的功德。治平三年(1066),母亲去世,他为母亲守丧。第二年蔡襄去世,终年五十六岁。乾道年中,赐蔡襄谥号叫“忠惠”。
14.B E  (题中B项“归隐田园”错,应是“雄心壮志”;E项“由己及人”错,应是“由人及己”。 )
15.①作者既觉得人生如梦,又对不如愿的大半生耿耿于怀;②既认为自己是一个匆匆过客,又深深担忧国家民族的命运;③既苦于世事,倦于宦游,想寄情山水,又愿意不计较个人得失,坚持复国理想。(每点2分)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结合着诗歌关键词句“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长为客”“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分析作答。
16.(1)云销雨霁,   (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7.D (①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此处误以表示守信用。②言不及义:形容说话内容无聊或说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此处不合语境。③象牙之塔:指脱离现实的个人幻想的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也作“象牙宝塔”。使用正确。④自出机杼: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写文章、古诗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此处应改为“闭门造车”。⑤山高水长:比喻人的崇高风度或名誉像山和水一样永久流传。⑥纲举目张:抓住事物关键便可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18.B(A语序不当,把“自从”提到“以美国为代表”前面;C.“……的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D.缺少宾语)
19.D(A“光临”是对客人用的敬辞,对于自身只能说“到”“去”。B“令郎”是对方的儿子,此处应为自己的孩子,可为“犬子”。C“钧裁”是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
20.①磨牙症虽 多见于儿童           ②而磨牙者自己却浑然不知
③三叉神经支配着人体的咀嚼肌(答对一空得1分,答对两空得3分,答对三空得5分。)
详细解析:①处,由“但成年人也不少见”可知横线处所填语句应与其构成转折关系,写出相反句意即可。②处,“虽然”领起转折关系从句,在横线处写出与“别人听得清清楚楚”相反的句意即可,注意不能缺少关联词。③处,上文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下文说“咀嚼肌进入非正常活动状态”,不难看出二者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处于中间横线处所填的语句能表明此二者关系即可。
21.①庄周借粮(或钱),监河侯用空话敷衍。   ②涸辙之鲋对庄周的大话十分愤激。
   ③那些说大话空话而不办实事的人,终遭人唾弃。(每空2分,超过字数每句扣1分)
22.写作指导:这次作文是完全仿照 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与中国有关的12 个关键词”的高考作文来出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的话题——中国文学,要求从中国文学历代的代表作家中“选择两三个作家”,只选一个的或选四个及其以上的,不符合写作要求。需要明确所选两三关键词之间的“有机关联”。这是限制性任务,也是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根据组合对象的不同,立意角度也很多。
参考立意:列举以下几种,以供参考。
1、屈原+陶渊明:古体诗发展的代表
2、屈原+李白+苏轼:传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3、屈原+杜甫+陆游:具有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诗人代表
4、陶渊明+李白:清新自然的诗风代表
5、陶渊明+王维:隐逸田园诗派的代表
6、李白+杜甫+王维:唐代不同诗风的代表
7、李白+杜甫: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风格
8、苏轼+关汉卿+曹雪芹:中国古代俗文学词曲小说代表
9、苏轼+陆游:两宋文学的高峰、宋代文学(宋词宋诗)的代表
10、曹雪芹+鲁迅:中国文学特别是古代与现代小说世界性影响代表
11、鲁迅+巴金+莫言:中国现当代小说世界性影响代表
12、巴金+莫言: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的文学家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