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河南省鲁山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9-26 14:25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提升了诗歌的品味”“使诗歌的面貌焕然一新”夸大其词,原文只是说“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
2.A(“形象地说明诗和禅的相互作用,表明了二者相互依赖的关系”有误,此段旨在说明“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
3.D(偷换概念,原文说的是“用禅家的妙谛来论述作诗的奥妙”而非“诗歌的奥妙”。)
4.C(C项表现了他的孤高自傲以及与时代的格格不入错,应为表现了铁拐李虽为乞丐却保持自己的尊严以及暗示了铁拐李的特殊经历。)
5.参考答案:
①不修边幅,举止特别。瘦高个,居无定所,以乞讨为生,头发虽理得顺当,却不剪胡子。
②能诗能文,学识渊博。经常在墙壁上题写诗文,还帮学校老师改正语法错误。
③对孩子有爱心和耐心。一笔一划地教苕货识字,用豌豆糖奖励孩子的进步。
④富有生活情趣。潦倒落魄时,用泥巴做口哨,还吹出不同的声音。
(每点3分,答两点给满分。)
6.参考答案:
①伏笔设置巧妙自然。能写诗文暗示铁拐李与众不同,纠正老师的语法错误再显人物特别,漂亮的城里女子的来访,更为人物身份的揭示与命运的转变设伏。
②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主人公铁拐李乞讨时的艰难处境让人怜悯,帮助孩子时的满足让人心生敬佩,突然的消失让人忧虑,苕货寄来的照片让人释然。
③结尾留白耐人寻味。铁拐李如今的境况并不直接说出,而是通过一张照片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使小说更有可读性,使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
(每点2分,要求有概括,有简要分析。)
7.B(原文是“此次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部分时段能见度低,对人体健康和交通等将产生较大影响”限定范围过宽,而B选项少了“部分时段能见度低”,故后文“交通运输”应去掉。)
8.BC(A“就必须改变目前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消耗的局面”无中生有。D项“而每年雾霾天数也呈不断上升的状态”由数据图可知,有下降有上升,并不是一直上升。E 说法绝对化,由“今年10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总体偏差,导致京津冀地区平均霾日数较去年同期偏多”,雾霾天气增多不只是有人为因素,还有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9.参考答案:(1)政府要改变理念,决不能决不能用环境污染换取数字政绩,决不能拿群众健康拉动GDP增长。
(2)政府要加强力度,强化监督职能,加强对违法企业的处罚、整顿力度。
(3)政府要规划合理,做好长远规范,着眼全局、不能顾此失彼。
详细解析:本题给分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给满分,引用原文意思对即可。
10.B(原文:潼关失守,思礼与吕崇责、李承光同走行在,肃宗责不坚守,引至纛下将斩之。宰相房琯谏,以为可收后效,遂独斩承光,赦思礼等。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守武功。)
11.C(大夫死叫“卒”)
12.C(从原文“寻副房琯战便桥,不利更为关内行营节度、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守武功”看出。)
13.(1)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又要宽免呢?”诸将认为他很壮烈。(“固”“贷”“壮”1分,“何……为”句式1分,句意1分)
(2)(皇帝)停住的地方戒严,随从的官员悄悄地送出他们的妻子儿女,皇帝派左右巡御史虞候记下他们的姓名,众人渐渐停止。(“潜”“孥”“识”“稍稍”和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王思礼,是高丽人,入居于营州。(他的)父亲担任朔方军将。王思礼熟习作战,(他)跟从王忠嗣到河西,与哥舒翰一同属任王忠嗣部下。哥舒翰担任陇右节度使,王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侍奉哥舒翰,因功授任右卫将军、关西兵马使。(王思礼)随从(哥舒翰)征讨九曲,延误了期限应当被处斩,临刑时,哥舒翰释放了他,王思礼慢慢地说:“死原本是罪有应得,为什么又要宽免呢?”诸将认为他很壮烈。天宝十三年,吐谷浑苏毗王真诚归附,(皇上)下诏让哥舒翰到磨环川接应,王思礼坠下马,脚跛得厉害。哥舒翰对监军李文宜说:“王思礼跛足,还能到何处呢?”不久,(王思礼)加授金城郡大守。
安禄山反叛,哥舒翰担任元帅,奏请朝廷派遣王思礼前往军中,唐玄宗说:“河、陇的精锐部队,都在潼关,吐蕃一旦有事端,只有倚靠王思礼了。”哥舒翰坚决请求,于是(王思礼)兼任太常卿,充任元帅府马军都将,哥舒翰把军事委托给(他)。王思礼秘密劝说哥舒翰上表请求诛杀杨国忠,哥舒翰不答应;又请求带领三十名骑兵把杨国忠劫持到潼关杀掉,哥舒翰说:“这就成了我造反,与安禄山的事有什么关系?”
潼关失守,王思礼与吕崇贲、李承光一同逃到(皇帝)外出停住的地方,唐肃宗责备(他们)不能坚守,拉到大旗下将要斩杀他们。宰相房琯劝谏,认为可以不杀他们以观后面的表现,便只斩杀了李承光,赦免了王思礼等人。不久(王思礼)辅佐房琯在便桥作战,失利,改任关内行营节度使、河西陇右伊西行营兵马使,镇守武功。叛贼安守忠前来挑战,王思礼退兵以保全扶风。叛贼分兵侵略大和关,距离凤翔五十里。李光进交战不利,(皇帝)停住的地方戒严,随从的官员悄悄地送出他们的妻子儿女,皇帝派左右巡御史虞候记下他们的姓名,众人渐渐停止。命令郭子仪率领朔方兵进击贼兵。正值崔光远行军司马王伯伦、判官李椿率兵两千驻守扶风。听说叛贼已经西去,想要乘虚袭击京城,直接到达高陵。叛贼率军返回攻击李椿等人,李椿已到中渭桥,杀守兵一千人,进攻苑门。王伯伦战死,李椿被捉住。在此之前,贼兵余众留驻武功,传说官军进入京师以后,便烧营逃走,从此贼兵不敢西进。
长安平定,王思礼先进城清理宫殿;收复东京,(他)多次立下战功。升任兵部尚书,封霍国公,享用五百户的租赋。不久兼任潞、沁等州节度使。乾元元年,统领关中、潞州行营兵三万、骑兵八千,与郭子仪在相州围攻叛贼,官军溃败,唯独李光弼、王思礼全军返还。不久(他)又在直千岭打败史思明别将一万多人。李光弼升任到河阳,(王思礼)代任河东节度副大使。上元元年,加授司空。自武德以来,三公不任宰相的,唯有王思礼一人。上元二年,(王思礼)去世,追赠太尉,谥号武烈。
14.CE(C项观察角度从远处俯视变成了近观;E项心境之凉理解错误。) 
15.(1)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2)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3)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
(答出手法给1分,分析给1分,以动衬静,远近结合也可给分,对比答成色彩映衬也可。)
诗歌赏析:
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沿湘江入洞庭湖所作。他前年为谏官所劾,罢任北归,也曾泛湘江而至洞庭,作《念奴娇•过洞庭》词,有“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等语,流露出一种疾俗愤世的情绪,这一首写得心气平和多了。他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庭”三字引出下文。“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范仲淹《岳阳楼记》云:“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是在岳阳楼上俯视洞庭之景。词人泊舟湖中,不复写湖之大如何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表明此刻的湖面,风平浪静,所以出现傍晚水波平静的景象,唯有鳞鳞细浪了。这样夕阳斜照湖面停泊的船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逢,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湾纹 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随着视野的转换,显示出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感。“ 红蓼”,指生于水边的红色蓼草。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云:“红蓼,即《诗》所谓游龙也。俗呼水红。江东人别泽蓼,呼之为火蓼。”唐代诗人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犹念悲秋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而词中的“红蓼”与“白鱼”相对,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入微。词人既写了远处一条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图,又写了似的双尾白鱼。鱼称“双尾”而“明”,是跃出水面之鱼,静中见动。“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尤耐人寻味。
这里作者变换出另一幅画面,而思绪已超越了时空对念的限制,直接转入夜景,使读者有更多的想象余地思考这个过程。再从画面本身看,是从行舟夜泊的角度落笔,摄取大自然中富有代表性的两种景象:一是疏星淡月,倒影湖中;二是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这 不仅与前面的“楚天阔”、“晚波平”的自然景象相呼 应,而且充分地展现了优美的词境。“夜凉”二字,既是词人的直感,又显示出流恋自然界的心态。
16.(1)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2)謇朝谇而夕替(3)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7.D
【解析】①跛鳖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②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句子说的是整个措施非常到位,十分全面,成语说的是规模,此处错用.
③“作”是创作的意思。“述而不作”是指只阐述前人的理论、演说,而自己并不提出新的见解。用在这里望文生义。
④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⑤引而不发: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句子说的是秦舞阳做事不积极主动,最终没有成就大业,句子说的是准备好时机,使用错误。
⑥金针度人: 金针,比喻秘法,诀窍;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古指采娘七夕祭织女,得金针而刺绣越发长进。比喻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
18.B(A“在导演诺兰接受采访时表示”介词封锁主语导致成分残缺,改为“导演诺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C推荐名额搭配不当;D首次放在“将文学这个抽象名词”前。)
19.D(本题属于文学常识题。A选项诗句主要是在外为官的人之间用的,B选项意为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不能表现出读书乐趣。C选项诗句多用于比喻某样事物出现的非常迅速。只有D选项才是恰当的应用。故答案为D。)
20.参考答案①与血型无关   ②蚊子才能锁定目标   ③更容易招蚊子
21.参考答案
成长=问题+反思(公式能反映出“成长”、“问题”、“反思”三者间的关系即可。)
人的成长随着问题与反思的增多而愈见丰富。(关系表述正确2分,表达通顺1分。)
22.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题,在审题立意上比单则材料作文更难把握。首先,要能正确分析材料,弄清每则材料的主旨:第一则材料是写巴尔扎克寻找缺口,正视缺口,通过缺口的弥补来提高,作品得以大成;第二则材料写沉香树被砍出缺口,在弥补缺口时,沉香这种香料出现,沉香就是补缺口的结晶。其次,从整体上把握两则材料之间的关系,辨析材料的异同,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挖掘材料蕴涵的意义。通过综合比较分析,不难发现,“缺口”是两则材料的契合点,两则材料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缺口”,并且都是指向“缺口”的积极意义——“缺口 ”能激励出新的作品,“缺口”能产生名贵的沉香。可见,两则材料的内涵是相同的,即正视缺口,划开缺口,缺口能积淀出成功与收获。最后,从材料的共同点入手,有的放矢,准确提炼出观点。围绕“缺口”,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可以这样立意:直面缺口,寻求成功;有一种缺口叫收获;人生需要缺口;在缺口处突破;缺口创造美丽等等。另外,把“缺口”的含义引申为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苦难、磨难等,谈它们与人生成功的关系也可以作为写作的立意点。我们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都会经历人生中的失败、挫折、苦难、磨难等,如能正确认识、对待它们,则将会成为我们成功的动力与源泉。
【误区提醒】
  第一,割裂两则材料的联系,只从一则材料立意,如从材料一写“换一种思维方式”、“创新”,材料二写 “有舍必有得”、“积累”等。
  第二,只谈“缺口”、“残缺”是一种美,如断臂的维纳斯,宝玉与黛玉的爱情,而不谈如何从“缺口”处,“残缺”处获得成功,如何发现“缺口”、“残缺”来圆满自己。
  第三,与命题主旨相悖,指向“缺口”的消极意义,如论“缺口就是缺口,如可怕的魔鬼”。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