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江苏靖江刘国钧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9-09 12:44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文化研究进入文学领域有点像双刃剑,在给学科带来活力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可能对文学研究构成某种“威胁”。      文学研究的“文学性”,不少学者已经      所谓“纯文学的焦虑”,也不能说是      。这种“焦虑”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现实问题。
A.消解 滋养 庸人自扰 B.消除 滋养 杞人忧天
C.消解 滋生 杞人忧天 D.消除 滋生 庸人自扰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特朗普在会议上多次要求联邦调查局局长柯米“放手”,中止因涉嫌与俄国高层有连结的前国家安全顾问弗林的调查。
   B.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播撒到世界各地。
   C.正好与如今将简单的道理表达得百折千回的风气相反,汪曾祺则把最复杂的事物写得明白如话,这与他洞察秋毫的功力是分不开的。
   D.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
3.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3分)(     )
A.登高远望,泰山的松树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游戏。(比喻)
B.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和稀饭。(借代)
C.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拟人)
D.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岗也动了。(夸张)
4.下面有关周国平语录,所强调的人生境界一致的选项是(3分)  (   )
  (1)人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
  (2)最深刻的幽默是一颗受了致命伤的心灵发出的微笑。
  (3)心如止水,光阴也就停住了。
  (4)生命,原本单纯的。
  (5)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态。
  (6)人自己要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
  (7)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凡,最终都要回归平凡,都要用平凡生活衡量其价值。
  (8)幽默是智慧的闪光,能博聪明人一笑。
A.(1)(7)/(2)(8)/(3)(6)/(4)(5)         B.(1)(6)/(2)(8)/(3)(5)/(4)(7)
C.(1)(6)/(2)(4)/(3)(7)/(5)(8)         D.(1)(7)/(2)(6)/(3)(4)/(5)(8)
5.下面是一幅公益广告图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图片以三口井为主体,每口井都配有一个木桶,而打水的绳子从“祖辈的井、父辈的井、子孙的井”顺序大幅增长。
B.图片巧妙地运用对比、比喻手法,随时间的向前推移,绳子越变越长,强调了打水的不易及人们贪婪的生活方式。
C.图片生动形象地点出了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地下水资源日渐匮乏的现实。呼吁人们要合理开发、利用和十分珍惜水资源。
D.图片没有人物的出现,没有响亮的口号,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10题。(19分)
游千山记
程启充①
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②,南抱辽阳,蓊郁而时有佳气。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风泠然,因宿于寺。时戊子日也,循东山,望螺峰,附太极石,入岩涧。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时,往香岩寺,乱溪而东,岩壑窈窕。
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遗世之想。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③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杂然如绣。
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坐石上,一老进麦饼。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乃自中会反祖越。
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有删改)
【注】①程启充,明代正德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顺、盖州等处十六年。②瓯脱:泛指边界。③浮白:满饮。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阁在山半,缘崖旋转                     缘:边缘
B.值饥,食之厌                           厌:满足
C.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           殚:尽
D.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克:能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 乃登万佛阁                       B. 自一览亭迤西而北
寺僧设斋,乃行                      健者匍匐而上
C. 有遗世之想                       D. 北隅以木梯登望之
余亦倚声和之                        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中草木繁盛,作者携下属徐、刘二人从盖州出发上山。
B.位于龙泉寺的万佛阁,从半山腾空而出,气势磅礴,游人凭栏远望,顿觉寒风四起。
C.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述游览千山的全过程,突出了千山“险峻秀丽”的特点。
D.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千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个人的豪情壮志。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3分)                                                                                         
②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3分)
10.文中的“千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叹,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两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
司马温公行状
苏轼
  公讳光,字君实。年十五,书无所不通。年二十,举进士甲科。改奉礼郎。以天章公在杭,辞所迁官,求签书苏州判官事以便亲,许之。未上,丁太夫人忧。未除,丁天章公忧。执丧累年,毁瘠如礼。
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及为枢密副使,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为河东忧。籍请公按视。公为画策:“宜因州中旧兵,益禁兵三千,筑二堡河西,可使堡外三十里虏不敢田,则州西六十里无虏矣。募民有能耕闲田者,复其税役十五年,官虽无所得,而籴自贱,可以渐纾河东之民。”籍移麟州,如公言。而兵官郭恩勇且狂,夜开城门,引千余人渡河,载酒食,遇敌死之。议者归罪于籍,罢节度使知青州。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
王安石始为政,行其法于天下,谓之新法。迩英进读,至萧何、曹参事。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孝惠、高后时,天下晏然,衣食滋殖。”后数日,吕惠卿进讲。因言:“先王之法,有五年一变者,巡狩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一变者,‘刑法世轻世重’是也。有百年不变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也。前日光言非是,其意以讽朝廷,且讥臣为条例司官耳。”上问公:“惠卿言何如?”公曰:“诸侯有变礼易乐者,王巡狩则诛之,王之不自变也。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平国用中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惠卿不能对。
  则以书喻安石,三往反,开喻苦至,犹幸安石之听而改也。且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士之忠信者,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谄谀之人,于今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必有卖公以自售者。”对宾客,辄指言之曰:“覆王氏者,必惠卿也。”其后六年,而惠卿叛安石,上书告其罪,苟可以覆王氏者,靡不为也。由是天下服公先知。
   公历事四朝,皆为人主所敬。然神宗知公最深。公思有以报之,常摘孟子之言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谓吾君不能谓之贼。”故虽议论违忤,而神宗识其意,待之愈厚。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丁太夫人忧                忧:父母丧事 
  B.籍请公按视                按:追究
  C.复其税役十五年            复:免除     
  D.天下晏然,衣食滋殖        晏:安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司马光因父亲在杭州任职,为了就近侍奉,辞去所任的官职,请求调任苏州,终因双亲离世,连续守孝服丧,未能成行。
  B.庞籍在麟州任职时,采纳了司马光的建议进行防卫。但因手下军官狂妄,夜晚外出遇敌战死,而受到牵连,被朝廷降职调离麟州。
  C.给皇帝讲读时,王安石提出先王治国之法,有几年一变的,也有百年不变的,主张进行变法。司马光则认为现在国家不具备变法的条件。
  D.司马光侍奉的四朝皇帝都很敬重他。神宗时,他的言论经常会违逆皇上的心意,但他认为这样做才是对皇上的恭敬和报答。
13.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6分)
①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
②士之忠信者,于公当路时,虽龃龉可憎,后必徐得其力。
14.司马光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请依据文意简要概括。(3分)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