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自孔子之死后,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 子 厚 名 与 韩 并 子 厚 非 韩 比也 然 其 文 卒 配 韩 以传 亦 豪 杰 可 畏 者 也 韩 子 尝 语 人 文 矣 曰 云 云 子 厚 亦曰 云云。疑二子者徒语人以其辞耳,作文之本意,不如是其已也。 (节选自王安石《上人书》) 2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2. 王安石,字________,号________,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3. 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韩子和子厚态度的异同。 【答案】21. 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韩子尝语人文矣/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 22. (1). 介甫 (2). 半山 23. 同:韩柳二人其名,都值得敬畏;异:韩愈继承道统,更为不凡。 【解析】 21. 试题分析:注意标志性的词语“也”“矣”,再注意重点的动词“并”“传”,最后注意“曰云云”“子厚亦曰云云”结构的并列。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较容易注意标志性词语和并列的结构。 22.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23. 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二、名著阅读题 24.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刘备和曹操,曹操为了探听刘备的心志问他天下谁是英雄。刘备列举的很多人名字均被曹操否定。最后指着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当时刘备依附曹操,闻言惊得手中匙箸落于地下,幸得雷声大作,刘备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B.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写的开篇词。 C. 《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多脍灸人口事迹,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赚城斩车胄”等。 D.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火烧赤壁”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E. 三国演义既注意了历史真实的原貌,又不受历史人物、事件的限制,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加以合理的想象和加工,使情节丰富,人物更典型。 【答案】BC 【解析】试题分析:B项,开篇词是明代杨慎所写;C项,“赚城斩车胄”是关羽。 25. 简答题 (1)《红楼梦》第89回“人亡物在公子填词蛇影杯弓颦卿绝粒”中,“人”和“物”分别指什么?“蛇影杯弓”指什么? (2)鲁迅的《阿Q正传》中,当阿Q被绑赴刑场时,他“无师自通”地说出半句从未说过的话:“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这时从周围人丛里发出豺狼嗥叫一般的叫好声来。请简要分析当时的阿Q和周围那些看客的不同心理。 【答案】(1)“人”指晴雯,“物”指雀金裘。 “蛇影杯弓”指雪雁私下告诉紫鹃,有知府家请媒人要和宝玉定亲。其实这只是议而未定的事。(2)阿Q在临死前说出这句话,是想表现一下自己的英雄气概;周围那些看客大声叫好,为他们觉得这个死囚有意思,因看到了热闹而心里十分满足。 【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讲到哭,也正和笑一样,可以分成多少种类: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那是寡妇凄怨的哭;贾宝玉偶然一句两句话不对头触恼了妹妹,林黛玉便遮面哼哼唧唧,那是打情骂俏的哭;曾子死了,曾皙竟因哭子而失明,那是发自天性的真挚的哭;楚霸王在乌江别虞姬高唱“虞姬虞姬奈若何”而声泪俱下,那是英雄末路悲壮的哭;还有那风流皇帝陈后主向人诉苦说“此间日以泪洗面”,那是追怀往事抑郁的哭;至于像阿斗太子在晋武帝前背完了“先人坟墓远在岷蜀……”,因为没有眼泪便紧紧地闭上两眼以代哭,那便是傻孩子的假哭,卑卑不足道了。 然而我们不要轻看了哭呵!哭之为用,正大已哉!大到有意想不到之效力!你看那楚国的申包胥,只消一哭三天,便打动了秦国的“义愤”——但也许是发慈悲,义军一出,已经亡了的楚国便得因而复国,这种哭便不同凡响!吓,你只想,一哭三天,该多么难!这种哭,莫说是秦国,就是天地也该为之动容,而鬼神有知,也该陪着他哭,才算是合乎天理与人情! 不过,申包胥究竟已经是“古之人”了,而现在的世界又似乎和“七雄时代”也有点两样。所以当去年日本兵一声不响地夺取了我们东北半边天下的时候,虽说某公曾因之而“悲愤痛哭”,而某帅也曾因之“泣不成声”,但究竟不能一哭三天;因为不能一哭三天,所以虽说两公的哭是发乎中而凝乎泪,精忠诚挚,有天在上可以作证,但国际联盟究竟似乎比秦国差得太远,始终不肯发慈悲,把日本那张贪婪的口掰开,要回我们金瓯无缺的东北来! (节选自黎烈文《哭》,有删改) 26. 作者为什么列举申包胥“哭”的例子? 27. 联系全文,概括“哭”的主要原因。 28. 结合全文,简述我们应如何看待“哭”。 【答案】26. 作者列举申包胥“哭”的例子,是为了与当时一些人“哭”抗日无效作对比,强调“哭”要看对象,嘲讽见人见事就哭的现象。 27. ①因为遭遇伤心事以哭宣泄自己的伤心与苦痛;②因为遭遇亡国之痛,哭既宣泄内心的切肤之痛,更为博得同情。 28. ①哭,是我们表达情感、宣泄情绪的本能反应,我们民族自古善哭;②哭,由于场合、对象等不同,有着不同的作用,如申包胥的义哭能救国,而一些人的哭却不能救国;③哭,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能不加节制,一不如意就哭。 【解析】 26. 试题分析:注意分析和上下文的关系:与当时一些人“哭”抗日无效作对比,再从主旨的角度分析:强调“哭”要看对象,嘲讽见人见事就哭的现象。 2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从遭遇的内容的角度进行概括。 28. 试题分析: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类型,和足以观点明确,分析透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