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20 分) 戚元鲁墓志铭 曾 巩 戚氏宋人,为宋之世家。当五代之际,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曰同文,号正素先生,赠尚书兵部侍郎。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以论事激切至今传之者,曰纶,为枢密直学士,赠太尉。有子恭谨恂恂、不妄言动、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余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为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其子也,名师道,字元鲁。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盖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传绪浸远,虽其位不大,而行应礼义,世世不绝如此,故余以谓宋之世家也。 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孰谓不幸而今死矣!故其死也,无远近亲疏,凡知其为人者,皆为之悲,而至今言者尚为之慨然也。 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娶陈氏,内殿承制习之女;再娶王氏,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鲁死,而元鲁盖无兄弟。呜呼!天之报施于斯人如此,何也?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以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葬元鲁于其父之墓侧,以其配陈氏、王氏。将葬,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铭曰: 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无以传其绪曷以告哀纳铭于墓。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有抗志不仕 抗:崇高。 B. 有子恭谨恂恂 恂恂:小心谨慎。 C. 故一时与之游者 游:交往。 D. 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 速:快递。 15. 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 远近学者皆归之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 以进士中其科 以事秦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 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 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作者说戚家是宋之世家,是因为从曾祖戚同文至祖父戚纶至父亲戚舜臣直至戚元鲁,都世代为官,虽然官职不高,可是一直礼义传家。 B. 作者笔下的戚元鲁孝友忠信,好学不倦,好恶与众不同。跟他交往的名人都认为他品学兼优,将来必成有用之材,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令人扼腕。 C. 靠着父亲在朝为官,戚元鲁也进入了仕途,历任崇安县尉、永城主簿,最后死在山阳主簿任上,年仅35岁,而他的两任妻子和一个儿子都先于他去世。 D. 受元鲁生前所托,其同僚赵师陟写信来求墓志铭,后来其堂兄戚遵道也有请,作者就写下了这篇叙议抒结合的墓志铭,文中赞美、同情、怀念、哀悼之情兼而有之。 17.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无以传其绪曷以告哀纳铭于墓 1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4分) (2)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4分) (二)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9~20题。(8分) 塞下曲 (唐)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①,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②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塞下曲 (唐)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注]①蕃州部落: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结束:戎装打扮。②燕歌:戍边将士所唱的《燕歌行》。 19.这两首《塞下曲》同属盛唐诗歌 中的 诗派,这一诗派的代表性诗人王翰有一句著名的诗句: ,古来征战几人回?(2分) 20.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这两首诗(可简称“李诗”“许诗”)的抒情手法和思想感情。(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题。(6 分) 一 子贡曰:“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 二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韩非子•解老》) 21. 同样谈及外在文饰与内在本质的关系,子贡和韩非子的观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2分) 子 贡: 韩非子: 22. 子贡和韩非子的“文质观”,你更认同哪一个?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其为人也, ,乐以忘忧, 。”(《论语》) (2)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 。(《诗经•氓》) (3) ,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李密《陈情表》) (4)于是饮酒乐甚, 。歌曰:“桂棹兮兰桨, 。”(苏轼《赤壁赋》)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四、作文(60分) 2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作家王安忆在选编《给孩子的故事》一书中,选择了不少表现“苦难”和“残酷”的故事,她希望这些故事能“澄澈地映照世界”,让孩子们在故事里成长。 有不少教育家并不同意王安忆的这一看法,他们认为应该让孩子多感受世界的温存,少让他们接触残酷的事情。 对这两种说法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这两种说法加以综合评说。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