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4)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7-13 10:58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考
高一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
1.C。【解析】A.绣闼(tà), 孛老(bó); B.恁地(nèn), 前倨后恭(jù); D.吮吸(shŭ n),辇车(niăn)
2.B。【解析】A.烦燥--躁,恶耗--噩;C.憋进--蹩,罪蘖--孽;D.辨证--辩,逻缉--辑
3.C。【解析】博闻强识:词性为动词,不能做名词用;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断,不能用于形容手势。 安步当车: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形容轻松缓慢地行走。也指人能够安守贫贱生活。
4.A。 【解析】B.“它能被解读成苦笑、笑哭了或者是无可奈何等等都可以”杂糅,“能”“都可以”去掉其一;C“诺奖评委会虽然已经给出了颁奖的理由”语序不当,改为“虽然诺奖评委会”;D.“推动”搭配“快速发展”可以,但不能与“企业广泛收益”搭配。
5.D【解析】本文段介绍元宵花灯的历史,阐释其文化内涵。②中的“处处”对应首句“息息相关”放在首位;⑥与①构成因果关系,①中的“口彩”对应⑥中的“人丁兴旺”;①的“过去”和④的“今天”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为①④;③是由灯笼突出“元宵节的花灯”的特殊地位;⑤承接上句的“元宵花灯”加以展开。故正确排序为:②⑥①④③⑤
6.C【解析】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7.B【解析】①④⑦⑨名词活用为动词\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③形容词用作动词\⑤动词用作名词\⑥⑧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8.D【解析】①⑤⑦宾语前置\②④⑥被动句\③定语后置\⑧⑨状语后置
9.D.让:推辞
10.A
11.C,不是司马迁,而是他的父亲。
三、(共28分)
12.(1)我之所以做这些,是因为要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前面,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面啊。(3分,“所以”表原因,1分;“先”“后”意动用法,1分,句子完整通 顺1分)
(2)白白地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谁还会知道你呢!(3分“空”,白白地;“膏”使动用法,使……肥沃;各1分,句子完整通顺1分)
(3)扬名后世来显耀父母,这是最大的孝道。(4分,“以”表结果,来;“显”,显耀,“此孝之大者”判断句;各1分,句子完整通顺1分)
13.(1)BE【解析】B陆词的景象既有壮美的一面,也有秀美的一面。“襟带”一句写壮阔之景,“两岸”三句,写秀美之景;E陆词的“鲈鱼莼菜”也是化用了张翰的典故。(答对一项2分,两项4分)
(2)①上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雄阔也有秀美的故乡秋景图,借景抒情,表达秋日怀乡之情;②下片前五句想象自己辞官归来时的轻快,表达对故乡的思念;③后用黄歇、袁崧的典故,写出家乡的平静、逍遥,表达对家乡自由安乐生活的向往;④最后用张翰的典故,表达自己也和张翰一样倦于官场生活,醉心山水,想荣归故里的思乡之情。(一点2分,答对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
14.(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莫道不销魂(3)千树万树梨花开  (4)晓镜但愁云鬓改 (5)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7)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四、现代文阅读(22分)
15.(1)AE(答对一项给3分,全对给5分)【解析】B“为下文成功讨回工钱作铺垫”错;C“暗示他是个坏人”于文无据,应表示农民工这个群体缺少社会关爱;D“顺叙的记叙方法”错,有插叙、补叙。
16.①烘托人物心理。第一段中“心里面像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运用比喻,烘托出农民工内心的烦躁。②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给蚂蚁打伞表明童童是个善良的孩子,③用蚂蚁的善良、勤劳,侧面写出了农民工是个勤劳善良的人。④推动情节的发展,正是因为有蚂蚁,农民工才能在下雨后见到孩子。(手法1分,分析1分,答对一点2分,答到三点5分。)【解析】既然是问“蚂蚁”的作用,就要先找出写蚂蚁的句子,然后在找出与它相关的人物,再分析之间的关系。可以找到第一节有“他站在一株枝繁叶茂的泡桐树下,心里面像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抓不到,撵不走,躁得不得了”,这一句主要是与农民工的关系,烘托人物烦躁的心理;中间有“不要踩到小蚂蚁”“刚才下雨时,我和叔叔一直在给他们打伞呢。”“叔叔愿意给蚂蚁打伞,叔叔是好人。”从这些内容上侧面体现了孩子与农民工的善良;也是因为有蚂蚁才给了农民工接近孩子的机会,才有了后面的故事,从情节上来说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17.①有责任感,第三段“他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规划过,但儿子一出生,他的心里就有了一幅宏伟的蓝图”。②善良勤劳,童童说“它们很善良,很勤劳”侧面写出了农民工的勤劳善良。③爱子心切,如“他撒腿就向小商店跑去”写出了绑架救子的急切;“心里面像 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 写出了急于绑架救子的烦躁;“他慌忙讨好地裂开嘴笑”急于绑架救子的紧张。(形象特点1分,分析1分,一点2分。)
18.示例一:我认为不是画蛇添足,①从情节上看:交待了农民工所作所为的原因,使情节合理化;②从结构上看:与开头“他站在一株枝繁叶茂的泡桐树下,心里面像有一堆蚂蚁在没头绪地四处爬行,抓不到,撵不走,躁得不得了”相呼应,说明当时的不安和烦躁是因为他准备绑架童童;也与文章中间“男人低着头,看着地上忙忙碌碌的小蚂蚁,良久没说话”遥相呼应,说明他见到老板,因害怕而低头,听到童童的一番话后,因愧疚而低头, 思绪复杂③从人物塑造上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表明他是个爱子心切的人;④从主题设置上看:深化主题,引发了人们对拖欠农民工工钱这一问题的思考。(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示例二:我认为是画蛇添足,①从情节上看:如果去掉这一段,故事“戛然而止,含蓄隽永”,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加入后使得文章过于直白无味;②从人物塑造方面:没有最后一段,人物的形象更正面,更可爱,也更易打动人;③从主旨方面看:侧重表现农民工对自己的孩子的爱,以及将自己的爱延伸对其他孩子上,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反应了和谐社会,人间有爱的主旨,感到温馨。
五、语言文字运用(7分)
19、(4分)答案D A项“责成”一般用于上极要求下级做某项工作,这里说学生会“责 成”学校领导,不当;B项“千金”用于称对方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孩子;C项“有幸”是谦辞,不能用于主办方对嘉宾说。
20、示例:①其实二者并不相同   ②意境的外延要小于意象。(答出一点得2分。大意吻合即可。)
六、写作(60分)
附:【文言文译文】
   汉王刘邦攻打楚霸王项羽之际,司马昂归降汉王,汉以 殷地为河内郡。司马昌生司马无泽,司马无泽担任汉朝市长之职。无泽生司马喜,司马喜封爵五大夫,死后都埋葬在高门。司马喜生司马谈,司马谈做了太史公。
    太史公从师唐都学习天文,从师杨何学习《易经》,从师黄子学习道家理论。太史公职掌天文,不管民事。太史公有子名迁。
    司马迁生于龙门,在黄河之北、龙门山之南过着耕种畜牧生活。年仅十岁便已习诵古文。二十岁开始南游江、淮地区,登会稽山,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于是司马迁出仕为郎中,奉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往南经略邛、笮、昆明,归来向朝廷复命。
    这一年,天子开始举行汉朝的封禅典礼,而太史公被滞留在周南,不能参与其事,所以心中愤懑,致病将死。其子司马迁适逢出使归来,在黄河、洛水之间拜见了父亲。太史公握着司马迁的手哭着说:“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夏之世便显扬功名,职掌天文之事。后世衰落,今天会断绝在我手里吗?你继做太史,就会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现在天子继承汉朝千年一统的大业,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而我不能随行,这是命啊,是命啊!我死之后,你必定要做太史;做了太史,不要忘记我想要撰写的著述啊。再说孝道始于奉养双亲,进而侍奉君主,最终在于立身扬名。天下称道歌诵周公,说他能够论述歌颂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周、邵的风尚,通晓太王、王季的思虑,乃至于公刘的功业,并尊崇始祖后稷。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衰败,礼乐衰颓,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典籍,修复振兴被废弃破坏的礼乐,论述《诗经》、《书经》,写作《春秋》,学者至今以之为准则。自获麟以来四百余年,诸侯相互兼并,史书丢弃殆尽。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我作为太史都未能予以论评载录,断绝了天下的修史传统,对此我甚感惶恐,你可要记在心上啊!”司马迁低下头流着眼泪说:“儿子虽然驽笨,但我会详述先人所整理的历史旧闻,不敢稍有缺漏。”
司马谈去世三年后司马迁任太史令,开始缀集历史书籍及国家收藏的档案文献。
    太史公说:“先人说过:‘自周公死后五百年而有孔子。孔子死后到现在五百年,有能继承清明之世,正定《易传》,接续《春秋》,意本《诗》、《书》、《礼》、《乐》的人吗?’其用意就在于此,在于此吧!我又怎敢推辞呢。”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