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资料 > 高中语文试题 >

南昌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3)

来源:海博学习网 www.exam58.com    发布时间:2017-07-11 09:11
南昌三中2016-2017高一期末试卷答案
1-10题,每题3分
1.答案C。( 冠冕guān )
2.答案C。(燥动一躁动。)
3.答案A。(A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B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C权宜之计: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D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4.答案D。(《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
5.答案:D(A中“景德镇陶瓷”应改为“景德镇制瓷”,“首批” 应调整到“国家级”的前面。B中搭配不当,“山东大嫚”的后面应加上“的典型特征”;C中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虽然”应调至“内容”的前面。)
6.答案:选B。当看到一段话有虚词的时候,应根据虚词判定选项。在选填的四句话中有三句带有虚词,\'就连……也没有……惟有\',①③②必相连,选B。
7.A 仅仅。(B白白的。C类。D步行。)
8.D(①主谓之间,不译。②代词,他。③转折,可是。④转折,可是。)
9.C
10.C(“人们起初极为害怕,后来就都赞同信服了”是韩镛在废除淫祠时人们的反映)
11.(10分)(1)饶州地区民俗崇尚鬼神,有座觉山庙,从以前就有人兴妖作怪祸害百姓,做盗贼的人信奉这个尤其严重。(5分。大意1分,“尚”“以”“祸福”“尤”各1分)
   (2)而龚伯璲这些人正当权,朝廷都在议论改革,韩镛也提出意见,但没有被采纳。(5分。大意1分,被动句式1分,“辈”“用事”“更张”各1分)
【参考译文】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佑五年考中了进士,被授予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的官职,不久调任集贤都事。泰定四年,又转任国子博士,不久担任监察御史。当时能从进士做官的仅有百分之一,由吏职出身能做到显要官位的常常有十分之九。皇帝就想让中书参议傅岩起做吏部尚书,韩镛上书说:“吏部掌管官吏的考核、选拔,傅岩起从吏职起家做官,怎么能完全了解天下的贤才。况且尚书是三品官阶,傅岩起经多次升迁也才四品罢了,按照制度也不能升为尚书。”皇帝下诏同意他的奏言。
    天历元年,被授于浙西廉访司佥事的官职,打击奸诈、暴虐,罢免贪赃不法的官员,而特别推举乌程县尹干文传,他的政绩和品行是各县之最,凡是韩镛所到的郡县,都因为他的到来政务井井有条。天历二年,转任江浙财赋副总管。至顺元年,任国子司业,不久任南行台治书侍御史。顺帝初年,历任宣徽院及枢密院佥事。至正二年,任翰林侍讲学士,随即任侍御史,因为刚正不阿被当时的官员们所忌恨,议论政事的人诬告他贪赃肥私,于是他被罢官。至正五年,御史台官员辨白他所受的诬陷,于是又被起用参议中书省事务。
    至正七年,朝廷慎重选用州县长官,参知政事魏中立对皇帝说:“现在您定要找到贤良的州县长官,没有比得上韩镛的。”于是皇帝特意写上韩镛的姓名,授给他饶州路总管的官职。饶州地区民俗崇尚鬼神,有座觉山庙,从前就有人兴妖作怪祸害百姓,做盗贼的人尤其信奉,将要抢劫时,必定到庙中占卜吉凶。韩镛到任后,就拆毁了这座庙宇,将泥塑偶像沉入江中。凡是境内不合礼仪的过多的祠庙,全部毁掉。人们起初极为害怕,后来就都赞同信服了。韩镛知道百姓可以教化,让才华出众的人进入学宫,寻访品行学问都受人尊重的老成博学的人,作为《五经》教师,每月初一十五定必穿戴深衣幅巾来拜祭孔子,每月一定来考核功课,用来劝勉鼓励。每当处理政事的空闲,肯定要邀请接见师生,与他们讲论探究经义,由此人人自觉努力学习,因而饶州通过科第考试进入仕途的人,比其他郡县多。韩镛居住在官衙中,自己生活清净淡泊,同僚下属也都被他所教化。以前,朝廷的使臣到达地方州县,官府供奉极为奢侈,一旦不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们就怀恨在心,往往在朝廷中对地方官员竭力诽谤,那些出使到饶州的使臣,韩镛在郡舍接见他们,供给他们粗米饭,他们从饶州回去后都没有什么议论。后来皇帝降旨,因为缯帛过于脆薄,派使臣笞责行省官员和各州县长官,唯独韩镛没有受到责罚。韩镛治理政事,即使是小事,他考虑周详缜密大都像这样。
    至正十年,任中书参知政事。十一年,丞相脱脱在位,而龚伯璲这些人正当权,朝廷都在议论改革,韩镛也提出意见,但没有被采纳。有人认为韩镛擅长治理郡县,而在朝廷执政并非他的长处,于是外放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等到脱脱被罢免,受他重用的人都被处死,只有韩镛免去灾祸。于是调任西行台中丞,死在官任上。
12.(1)B D(4分)
  (B项,不是用典,诗人意在表达自己的不俗装束与不凡气度。D项,“景何限”结合全词是词人对美景由衷的赞美和感叹,并无惋惜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选对一个2分,选对两个4分。)
   (2)刻画了一位雅致洒脱,心境明澈、超脱而不慕名利的词人形象。(2分)。词人对所写之景的喜爱,如薰风小院,绿竹翠荷,侧面烘托出词人的情趣雅致。(2分)。词人轻纱细葛、羽扇纶巾、披襟散发的装束中自有一份洒脱非凡气度。“心清尘不染”、“洗涤无余”、“万事消磨”、“浮名薄利休羡”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明澈、不慕名利的超脱心境。(2分)。(每点2分,共6分)
13.(8分,每空1分)(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一蓑烟雨任平生
14.(12分)(1)B(3分)
(乡里人并非不需要时间观念,只是他们对时间的掌握来自自然环境,如太阳的位置等等。)
(2)(4分)
     ①居住环境,贴近自然。可联系第(1)(5)段内容分析;
     ②生活节奏,顺应自然。可联系第(2)段内容分析;
     ③物产丰富,自给自足。可联系第(4)(6)段内容分析;
     ④人际关系,淳朴自然。可联系第(3)(6)(9)段内容分析。
  (每点2分,既要有概括,也要有联系文本的简要分析;答到2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3)(5分)
    ①对乡下生活的不舍;对乡下自然质朴、富足而充满生机的生活的留恋;对热情而诚恳的老房东的喜爱;
    ②对离开乡村的无奈,暗含了对城市忙乱拥挤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乡下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5分。)
15.(12分)(1)C(3分)
   (“也是心中王小波先生的形象象征”错误,因为此时作者并不认识王小波。)
(2)A C(4分) (B项“嫉妒其才情”错误,这里只是表明对王小波才情的高度赞赏;D项“话不投机”错误,只是说到两人阐述的想法不同,性格直率;E项“因酒而结缘”错误,从文章看,两人是因书而结缘。)
(3)(5分)    ①相貌平平,模样有点凶;
    ②不拘小节,随意随性;(回电话的方式;见面交流的问答)
    ③憨厚、睿智,而又幽默;(从与作者的对话中可以看出)
    ④生前无名,死后才华作品被世人认可。(如很少人知道他的号码,《黄金时代》当时还不被重视,被随便塞在一小格中等)
  (每点2分,任意回答出三个方面,能联系文本作答,即可得5分)
16答案.(2分)贾宝玉     探春 
17.答案:(6分)海区特点、地质构造、历史记载
18.作文(60分)




------分隔线----------------------------